一个问答
(2011-08-18 18:27:24)
标签:
杂谈 |
分类: 书信 |
问:有些人说单纯靠文字为生的人就像生活在琼瑶小说里的世界亦幻亦真,很多时候脱离了现实的基础,缺少了与人之间的正面交流。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是否认为一味沉浸在文字中的人,在现实中会有全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你觉得自己在文字以外的性格是怎样的,周围的朋友对你的文字评价如何,对你本人的性格又是怎样评价的?你认为一个好的文字创作者应该具有哪些品质或者特点,相比于其他文学创作者,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又在哪里?
答:所谓现实,本来就由各种不同的人,不同的动物,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圈子构成。什么叫现实的基础?我认为吃喝拉撒就是基础。交流是必须的,人与人之间可以有交流,与万物也可以有,尤其当写作者处于累积的阶段,但这种交流是阶段性的,可以被暂时搁置,甚至必须被搁置。由于工作的独特性,写作的确会比其他职业稍微要封闭一些,其实又会比教师备案的状态要封闭多少呢?往往断绝交流的环境才能够助长一部作品的顺利完成。
当然写作者分很多种,有的热衷于亲身体验,有的习惯于冷眼旁观。不管是体验型的作者,还是旁观型的作者,他们的内心一定会有块地界,别的东西进不去,就像魔术师的后台。
靠文字为生的人跟别的职业也没有什么不同,在全民写作的年代,大可不必对作家进行如此“妖魔化”,生活在琼瑶小说里的人可能是桀骜不驯的艺术家,是泪湿沾襟的纤纤淑女,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却绝对不会是琼瑶奶奶本人。正是有了画家满手糊涂的油彩,才有画中层次分明的轮廓。和扛着钢筋水泥的建筑工人相比,写作者手上拿着的只是笔和键盘罢了,一样搭建。
任何职业都可能产生沉迷。一味沉浸于写作,和一味沉浸于游戏没有区别,自然会有和现实脱节的状况,我认识的写字的朋友中不乏“生活白痴”,但我不认为这些是问题。如先前所言,吃喝拉撒是生活的基础,只要能正常应付这个便好,写作不至于使我们丧失恋爱与做爱的能力,也不至于让我们倒退行走、用鼻孔吃饭,或者红灯行绿灯停。至多比别人要静一点,看和听的时候多一点,用语言表达的时候不那么利索。思考的过程稍长不是坏事,就算留下笨拙的印象,但总不会错得很离谱。
秋微的《女少年》里有一句话,其实可以作为写作者的行为指南:“当女作家,可以文艺,但不能矫情。精神上要很出世,做事行为上特别入世,这才是真文艺。”
文字之内我是一个很……难以形容的人,但文字之外,拜天秤这个和谐的星族所赐,大概还算得随和开朗好相处。没有特别入世,但也决然不矫情,要知道,像文学那样生活其实是很需要勇气也很需要神经质的一件事。文字里的角色,至多只能算是内心的某一面,一只唯有自己可以打开的小盒子,一段属于自己的午夜独舞,太多人看到会吓死的。
朋友都觉得我的文字相较于一贯呈现的形象,有些过于沉静和冷色。但倘若他们再接近我一点,就会发现这种冷存在于我的骨子中,并且它也不是真正的、单一的冷。也许因为平常生活所保持的距离,很少有人可以对我的性格做出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价,这很正常,人们总是看到某一个角度,而且总是他们想看到的那一角度。通常说来有几个关键词:淡定,善良,和平,敏锐——就像所有的天秤座。
好的文字创作者,应该对创作有足够的耐心和诚意,最好还要有胆识和智慧,可以像越狱那样翻越不必要的限制和障碍,翻越套路和约定俗成的语言体系。当然,最最重要的依旧是勤奋。
我唯一的优势,恐怕是比一部分同龄的写作者痛得更多,对生命的理解更多。除此之外没有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