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人家的孩子”长大了

(2023-09-18 11:00:54)
标签:

寒门出贵子

奋斗

成才

分类: 阅读

“别人家的孩子”长大了 


 

桑胜月

 “别人家的孩子”长大了

 


 

现在家长的口里常常说着相似的话,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怎么样呢?优秀啊,获什么什么大奖了,考上清华北大了……恨不能把“别人家的孩子”领进自己家。也有的说,不稀奇的,人家爸妈啥文化啊,教授、学者,咱能跟人家比?颇有点龙生龙,凤生凤,我等非龙凤之家,焉能与之相比的自卑。

  我想问一问,有一类“别人家的孩子”你可曾看见?今夏,我可是看见了。

 那天起了个早,来到一个熟菜摊。说到熟,那可是有十几年了,眼见着男摊主慢慢变老,变成了如今的“帕金森”,连称重都双手抖抖豁豁,还在和妻坚守着。定睛看,磅秤边多出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大女孩儿,帮着男主用力地切冬瓜,收钱钞。问之,原是先前的那个小女娃,现是合肥某大学的在读生!暑假里帮爸妈练摊呢!那天我在摊前站了许久。

  在我感慨良多的那几天,买鱼回家的女儿说,鱼摊小郑的儿子来了。我知道的,小郑夫妇有个宝贝儿子,今年在家乡高考,小郑夫妻还特意歇摊几天回家陪护的。这次来一定是要在上海好好看看耍耍的。女儿说,自己也是这么关照小郑的,让儿子好好看看大上海。但她儿子说,会看的,早上先帮你们把生意做好,一天长着呢……于是,这孩子不仅摊前卖鱼,还会骑车穿街走巷送鱼上门,难怪小郑这几天笑得合不拢嘴哦!我问女儿,见到卖肉的吗?她女儿来看她了吗?女儿说,她女儿正在外地读着医学博士,不回来了。又一个没想到,菜场尽出人才!

  今夏酷热,我很少下楼,但有时也胆敢违反女儿们的禁令,偷偷下去倒个垃圾。一次偶尔的下楼,就看到了垃圾房前多出了一位新人——学生模样的男孩儿!这垃圾房自有人承包后,垃圾房、垃圾桶规整得“桥归桥,路归路”煞拉似清,毫无异味儿。来承包的是三四个男女,据说是亲属一家人。

  但怎么又出现了个半大孩子,不停地分拣垃圾,像模像样地挥动扫帚清扫道路呢?有邻居告诉我,是承包人里某人的儿子,也是放暑假到上海玩的。来玩的?分明是劳动课哦。紧邻垃圾房的是一座网球场,暑假里天天有中学生来挥拍打球,教练是非洲黑人哥,价钱不菲。这才是“玩”!这才是度假!场地内外,二重天。但我从楼上俯视,没见过那个男孩儿停过手里的活透过网孔墙看同龄人的挥拍,他顾自轻快地扫着长长的甬道……

不大出门的我,居然尽知窗外事。这事不大,但叩击着我善感的心。这些不被人关注的“别人家的孩子”已然渐渐长大,他们不曾有在父母跟前撒娇的童年,更不敢奢望跟着父母赴三亚、上黄山、去看兵马俑;有的还曾是留守儿童。长大后的他们居然这么有出息,这么懂得分担父母的重担,我为孩子们点赞!

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们是外表粗粝,活得艰辛的父母结的果。但这不起眼的父母有一颗明白的心: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自己节衣缩食,也要孩子读书深造。他们更懂得让孩子吃苦磨炼是必要的,谁的一辈子都不总是顺遂的,到那时,再坎坷的路都能独立走。像这样活得通透的父母,我对他们油然而生敬意!

 下面让我再说一个“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后的故事作结:

 小胡,郊区农民的儿子,从小跟父亲在稻田、小果园里跌打滚爬,是父亲的好帮手。儿子被父亲供进大学,毕业后成了白领。父亲却一天老似一天,还伺弄着他的稻田和那硕果累累的梨树,不忍舍弃。稻谷丰收,梨子成熟倒成了老父销售的难题。于是小胡做了个大胆的抉择:节假日必回家助力。一年的秋与夏,小胡栉风沐雨,双休日开着小中巴一趟趟进城为父亲做推销员,一年又一年,从不间断。

 各位看官,你怎么看?

2023、9、11 刊于新民晚报,并优选入夜光杯公众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