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南方来的这场雪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读张惠雯的《雪从南方来》

(2023-09-07 10:56:22)
标签:

优秀小说

著名作家

华文新秀

得大奖作品

分类: 阅读

从南方来的这场雪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读张惠雯的《雪从南方来》

从南方来的这场雪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读张惠雯的《雪从南方来》


从南方来的这场雪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读张惠雯的《雪从南方来》


张惠雯的最新小说集《在北方》受到国内读者广泛关注。集子的头一篇便是《雪从南方来》,它写的是爱情,是亲情,更是悲情,“不同凡响”是我对它的评价。

一,迟到的真相,惊雷爆响

他(文中的身份是爸爸,我们权且称他小敏爸),其实是一个刚届退休的男子。两天前,他收到了一封在纽约工作的小敏的电邮。邮件里小敏向他忏悔了一件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事。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女儿小敏写到“爸爸,你还记得那天晚上发生的事吧?我告诉你徐宁阿姨和我争吵之后把妈妈的照片撕成了碎片。但是,爸爸,那并不是她撕的。我让你看到的妈妈照片的碎片是我自己撕的。我那时候只有十二岁……我害怕徐宁阿姨把你从我身边抢走……从我五岁时你带我来到美国,我们相依为命,我一直觉得生活就是我们两个人的生活,家就是我们两个人的家。你选择了相信我,而她离开了我们家。爸爸,是我欺骗了你!请你原谅十二岁的我的幼稚、自私和妒忌。”

这封邮件,太出乎他的意料了。“他惊愕、困惑,像个突然患病的人一样不断用手指紧紧地按压额头”。小敏提到的徐宁阿姨是爸爸先前的女伴,已经住进小敏家。女伴的离开,十几年来他从没忘过,但不很内疚,他自认为徐宁做得太过分,欺负一个身边无妈的孩子(小敏爸妈是离婚的),怎么说也是她的错。

           原来真相不是这样,对于十几年来坚持独身至今的他简直是爆响了一个惊雷!震慑了他的心灵。

      这个故事的开头,较之顺序写来讨巧的多,此息不仅震慑了小敏爸,更是抓住了读者的眼球,读者急切地想知道这家人的过去,想知道小敏和徐宁阿姨间发生了什么,更想知道真相爆出后男主的生活和心情。所以作者在开篇之初就匠心独运,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呆板与波澜不惊。

二, 三个人物,三种人生

1,先说小敏。小敏是五岁随离婚的爸爸从北京来到美国的。初到时,一直跟爸爸颠沛流离从一处搬到另一处,艰难度日。直到几年后爸爸的奋斗为她置办了像样的家:有了像样的家具,有了自己专属的书桌和“公主床”。在小小的她的心里,这家里永远只有二个人:爸爸和她。谁料想,有一天竟然有一个叫徐宁的阿姨住进了自己的家。她的直觉,这就是闯入和侵犯,侵犯了她的利益!。所以她处处跟徐宁阿姨作对,直到编撰了一个丑恶的谎言,把阿姨气走,退出她的生活领地。那时的她只有十二岁,心智还不成熟,还不懂得,徐宁对于爸爸有多么重要,我们无法谴责她功于心计的恶毒。

孩子终究在慢慢长大,过去对家对爸爸的依附也慢慢变得松懈,甚至想独立出去,不再受爸爸的束缚。“那年,小敏申请的所有大学都在东岸,但没有一所在马萨诸塞。”她说“她希望到自己熟悉的地方之外生活;她也希望离家远一点,这样她不会那么依赖他。”呵呵,这当然是年轻人选择离开家长的美妙借口,反观现在的年轻人还不都这样啊。最后小敏进了远远的纽约大学。小敏并没因进了大学而忘了独居在家的爸爸。你看,她与爸爸约定,一周通一次电话,每月见一次面,每个大节日都在一起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朋友的增多,小敏对这个约定逐渐做了减法,直至交了男友,连每月见一次面都打了水漂。无法责怪小敏对爸爸的忽视,更不能说她无情。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走在通往阳光大道,初享冲破家庭亲人“束缚”之后的快乐里,沉浸在美妙的爱情中……这就是年轻人成长的模样!

小敏的可爱之处还在于她遇见了男友蒂姆,忽然意识到自己对爸爸犯下的大错:“当我自己明白什么是爱情,什么是一种在生命里相互扶持、陪伴的珍贵关系时,当我明白这种事对我们每个人多么重要时,我为过去的任性而感到羞愧。”她终于明白了她赶走了爸爸女友徐宁阿姨对爸爸是致命的一击。所以她采取了在电邮里忏悔。这忏悔虽说来得迟了,一切都无法挽回。但她是一个知错认错,勇于改错的好青年,这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儿,是一个能得到读者认可并原谅的人物。

2,小敏爸。我敢说小敏爸绝对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他带小敏来美国那年36岁,小敏才5岁。他经历了所有来美华人都吃过的苦,不,他更苦的是还要兼顾一个幼女。他居所无着,物质严重匮乏,但他极尽全力给女儿垒砌一个“安乐窝”。他甚至从不同公寓的垃圾回收站捡拾过别人丢弃的几件家具,擦洗干净来用。心细的他顾及女儿的自尊,谎称是买来的二手货。

离婚来美后的他,视小敏“是他生活里唯一重要的人,她是女儿,是他的小女友,还是他家里的女主人。”虽贫穷如洗,但女儿是他的精神支柱。他在心里做过决定,不会在小敏年幼的时候给她找个继母“以免她有任何被伤害的危险”。他含辛茹苦坚持了七八年的独居生活。

然而,四十多岁的男子毕竟也渴望爱情,自从遇到了做护士的徐宁,才明白了什么是男女之爱。“他们迅速建立起一种亲密的无间的关系”。由平时的约会变成了将徐宁领进家,与他和女儿共同生活。”后来徐宁的愤然离开,让他后悔这个决定,觉得是自己犯的最大的错误。我们读者一定不会苟同他这个看法,他最大的错,不在此,错在对小敏的过分宠溺,错在他一直要求徐宁迁就容忍小敏的种种无礼来换取家里的安宁,错在“他让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替他做了生活的选择!”相信了孩子的谎言,不给徐宁声辩的可能与时间,让心爱的女伴决绝离去,从此孤寂一生!

这个人物,一个男性人物,犯的错误,往往是母亲们常犯的。男子在爱情与子女中间做如此选择,比较少见。因此也更有独特的可看性。他具有母性的柔情偏狭,男性的武断専行,终铸成大错。也许这就是作家们提倡的“这一个”吧。

3,徐宁。一个阳光而爱笑的护士,到哪里都能容入其间。但偏偏在入住了小敏家后遇阻。面对小敏的淡漠,不屑直至敌视,徐宁都做了种种努力:接近、爱护、体谅、示好、委曲求全,一样不落地落实,以维护家庭的安宁,以换取小敏的接纳,以巩固与男友的爱。然而,一切努力化为东流水,小敏不为所动,还设计陷害赶她出去。此时的她。已经明白了一切实质,她的男友昏庸到被女儿蒙住了双眼,不辨是非曲直,一味袒护女儿,这个家已然没了她的容身之地:“我应该早就明白的,我应该早想到结果会是这样……”第二天徐宁就收拾东西离开了,不接电话,不回复短信和邮件,进而换掉了号码,以彻底摆脱男友。

徐宁,为人良善,光明磊落,为追求爱情,受了太多的委屈直至诬陷。但她处事果敢,能洞明事件的本质,当断则断,绝不优柔寡断。她是一个新女性,作者对她倾注了赞美之情,给了她一个美好的结局,与有情人终成了眷属。

三个人物,三种人生。他们是作者笔下的鲜明镜像,我们从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照见了自己!

三,并非闲笔:一个车库、一只苹果、一个湖泊

   小敏爸在回复女儿的忏悔信时说,他依稀有些印象,既然是很久以前的事,他们都不必再为此痛苦、愧疚,最好的办法是忘掉。

果真能忘掉吗?是“依稀”有些印象吗?好像不是那回事儿。他关了电脑,急急跑进车库,看似是去把堆在那里的杂物清理掉,大雪时可以停放汽车。其实他想借清理,把那件令他窒息的消息抛诸脑后。

  车库里的杂物一片狼藉,有高尔夫球、杆,袋、有小敏的仿真圣诞树,挂件彩灯、有春夏季节整理花园用的锄头,耙子,铁锨,铲子等农具、有小敏的许多各季穿的各式各样的鞋子、有两辆黑与黄的自行车是父女俩骑着野游的……这些经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杂物,每样东西都附着着一段旧时光,这情景颇像人的记忆,件件都记录着他和小敏过往的生活,想忘,忘不掉,想理,理还乱。车库这一段再现了补充了故事进展的清晰脉络。心不在焉的整理如暗流下的旋涡,冲击着主人翁难以平复的心潮。

那只红苹果,是沮丧的小敏爸午间走进小饭馆后的赠品,他手抚着苹果,眼观着男食客瞎起劲地向陌生女献殷勤,想到了早就属于他人的徐宁,想到了自己老境的颓唐,心里万分落寞。晚归家后,家里阔大,整洁,光亮,然而清寂,似乎不缺任何东西,又似乎缺少许许多多,那就是如黑白片里出现的徐宁。雪夜降临,雪下得越来越紧。他懒得为自己烧一顿暖身的饭,顺手将那只红苹果一切四瓣,充作晚餐。

 

一个湖泊。那是他和小敏经常流连忘返的湖泊,是骑着自行车环湖你追我赶的湖泊。更是开车去纽约见女儿必经之地的湖泊。现在他无意间又来到湖泊边,衰草、枯枝、腐烂破碎的落叶、冻僵了的小径、寒风吹皱了的银光闪闪的湖面,一群加拿大鹅在湖面游着,一切阴冷肃杀。他瑟缩着,自然想起了徐宁在他家里的那段日子,“那种阴冷、压抑、暗含着怨愤的气氛弥漫在家里的每个角落,压灭了每一点快乐的念头”。更多的,家里曾有过的徐宁给予的温暖,眼前全变成了萧瑟的冬湖。

故事发展中时不时出现的车库、红苹果、湖泊景色连同窗外越下越大的雪,它们交替出现,是景也是情,是直抒胸臆也是陪衬烘托,全文的哀伤情调全方位笼罩。所以文中无一处闲笔。

四,言而不尽的结尾

    结尾,作者尽情描绘了这场从南方飘来的雪,飞旋的,漫舞的雪覆盖了大地的角角落落,带给人们惊喜与振奋,许多人都在拍照发朋友圈,宣告自己那里也在下雪。但男主打消了这个念头,在他看来,这场从南方飘来的雪,给他带来的,不是雪景的美丽而是毁了他一生的坏消息。

从此他将开启另一种更落寞孤寂的人生。雪,在这里有了更贴切的象征意义——对他,“不过是漫漫长冬的开始”,没什么好兴奋的!

然,这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各人不尽相同吧。 

                                              20239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