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一样的冲动,不一样的下场
(2009-07-01 15:53:38)
标签:
高考零分作文最牛古体诗作文甲骨文作文杂谈 |
分类: 文字战争 |
转载一篇所谓的高考零分作文
2009年高考湖北语文卷作文题目:站在____门口
一对蛔虫父子从肮脏龌脞的肛门探出头来,看外面的世界,小蛔虫头一次看到外面的风景
,很是好奇,他问爸爸:
“爸爸,爸爸,外面那绿绿的是什么?”
“孩子,那是草地。”
“顶上那蓝蓝的又是什么?”
“哦,那是蓝天,孩子。”
“那洁白的是什么呢?一片一片飘着的。”
“嗬嗬,那是白云。”
“外面景色那么美,为什么我们老是呆在这里面呢?”
“孩子,这是我们的祖国!”蛔虫父亲神情庄重的说。
高考阅卷结束之后,各式各样的作文打着各式各样的名头在网络上制造噱头,夺人眼球。这其中,高考零分作文一如既往地占有相当的“市场”。
很反常也很有意思的情况是,这些号称在高考阅卷中被判处零分极刑的文章在网络上确实一片叫好之声,囔囔着“该得满分”的网友不在少数。
倘若它们确实是高考零分文章,那么姑且不论文章质量,就先说这些文章的作者在考场上写这种文章的行为。他们也太不识时务了,起决定性作用的分数是那些评卷老师打出来的,而不是这些在网络上力挺的人打的。就算自认再再有才,阅卷场上没有伯乐老师来辨识一样是劣马一匹,而且是阅卷场上最次的。至于阅卷老师是慧眼识英才呢,还是有人眼没眼珠呢,那只能看运气了。比较保险的还是把评卷老师都成有眼无珠的好(毕竟评卷时间这么赶,有眼有珠也得变成有眼无珠才能完成任务),马马虎虎保守凑一篇就好了。现实地说,网友的赞誉美誉加传阅还不比不上阅卷老师的高抬贵手。一时的冲动最多就给人们提供一时的谈资,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再说说这些零分作文本身。有的是有个性有质量,象我转载的这一篇就是一篇不错的讽刺寓言,只可惜放错了地方,但也有的是有个性没质量的,象那些通篇就一两个字的如同那篇“叽叽喳喳”的一样。还有一类最次的就是没个性也没质量的,不过貌似没见过这种文章流传网上,但我相信有这种文章存在。然而,不管是哪一类的文章都逃脱不了哗众取宠的恶名,掀起一时的大浪而后又是一阵风平浪静,无济于事。有才有个性,那也要有适当的舞台,随地乱舞跟幼童尿急随地就撒的行为是同一性质。
关于作文,最近吵得很热的就是那篇最牛的古体诗作文还有那篇甲骨文作文了。
先说前者吧,这事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前几年还有四川的先例呢。至于文章本身嘛,只能说是旧瓶装旧酒了,内容旧,没什么新奇的,形式也旧,就古体诗而已,只是这古体诗在高考中被封杀太久了,甫一出现倒成了新事物了。一篇作文写到这份上,内容不出彩而尽沾形式的光,就好比一个貌不出众而浓妆华衣的女子只是一个衣架子一般,这作文也就空壳一个而已。我也拜读了这位超牛考生的新作,还是一样的复制品,用一句话说就是,噫吁唏,茫乎乱哉,晃晃乎如雾里看花,水中捞月,莫名而不知所云兮。
再来呢,就是这篇甲骨文作文了。这篇真的是超级牛,形式比之古体诗更是源远流长啊,若非读译文恐怕都不知所云。拜读了译文,感觉上和那篇古体满分作文一样,还是内容不出彩而尽沾形式的光——只可惜他没沾上光,反倒染了霉气,他的作文连10分都没有。不过好歹还是在网络上造成了轰动,这也当归功于甲骨文这一形式而不是他的内容有多么精彩出色。话说回来,按他的译文,也不至于被判得那么低,给的理由居然还是离题,阅卷老师这回不仅仅是有眼无珠了,连那眼也让这繁乱的甲骨文给整没了,于是乎狠下杀手以泄心头之恨。说穿了,就是公报私仇了——改卷改得那么辛苦,还有这种找茬的?杀,杀,通杀!不过找的理由貌似不是那么有说服力啊。
我在想高考试卷变成机密,是否也有这种欲盖弥彰的成分,查卷变成登天难事,判错了也就将错就错。现在的查卷也就走个形式,找找登分有没有错误而已,根本就不会再把考生的试卷当众重判,这样查的结果自然是无误了
言归正传,关于高考作文,运气的成分真的很大。像上面两位“大师”,作文内容也都差不多,就中等水平,只是形式上不一样而已。两个都走复古路线,只是一个复古太厉害了,直接蹦到殷商时期了,结果由于脱离现实世界太过严重被判处极刑。当然,这和改卷老师的口味有关。不过,就像一位博友所言,“改试卷不是在给自己挑女婿,评卷老师不应纯粹主观评判”,评卷还是尽可能客观的好。
零分作文,超牛作文,甲骨文作文……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