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他人,快乐自己(图)
让座是一种美德
2007年1月22日
15:38 文/视点阿东

主动让座:关爱别人,就是快乐自己(资料图)
昨天,坐公交车送女儿去学舞蹈。途中,遇到一位中年女乘客带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上车。这时,车上已没有空位,我于是主动让了座。那位女乘客很是感动,连忙说“不用!不用!还是你坐吧。”只见那小孩和他妈妈一起站在车门旁,随着车子的颠簸起伏,摇摇晃晃的。我说她有小孩,我没关系。谦让再三,我还是让她和她的儿子坐了下来。女乘客对我说了声“谢谢”,我不禁感动很是快慰......
见此,与她妈妈一起坐在后座的女儿说:“爸爸,你站着不会腿软吧?”我说,爸爸年轻,能坚持。女儿接着对那女乘客说:“阿姨,我也给爷爷奶奶让过座,这是老师和爸爸妈妈教我的。”阿姨甚是夸奖她......
那女乘客下车时,还忘不了跟我道谢,并叫我接着坐。我说我也很快就到了。后来,一直站在我身旁的一位女孩犹豫了一下就坐下了。
我认为,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弱病残和孕妇”等需要特殊照顾的人让座,这应该是每一位非“特殊人群”都应该做到一种最基本的义务。让座,这对在都市生活的人们来说,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了。有许多人甚至麻木得会说,这根本就不值一提。果真如此吗?
让座是一种美德。除了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这也是个人道德素质的一种检验。另外,如果有小孩在身边,这对他人和自己的小孩本身也都是一种很好的说教。“现身说法”比任何一种理论上的教育都要奏效!
这时,我又联想到网上曾有的报道,去年,上海就曾经出现过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太太坐地铁时,却始终未有人让座。因为老太太年迈体弱,身体随着地铁的运行摇晃不止,只能死死地抓住车厢里的铁杆,以求保持身体的平衡。这是,旁边都是一些年富力强的年轻那女,报道中的图片显示,他们的眼睛都盯着老太太,却又熟视无睹,麻木不仁......令人心寒啊!后来,这起地铁事件也引发上海对排外心理的大讨论,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对地铁、公交车等给与“特殊人群”主动让座的争论。
紧接着,又有报道说,北京曾有位孕妇,一个月来,坐公交车就只遇到少数的几次有人让座。挺着个大肚子,“站”公交车的滋味真是不好受!这时,你可能又会说,她这种情况完全可以去坐出租车。是的,这是一种选择。但是,老百姓毕竟是“老百姓”,公交车终归是人们出行的首选。重要的是,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学会关爱,应该主动让座!
还有患病的老者,坐公交车前往医院看病时,手拿病历向有座位的乘客苦苦哀求亦无济于事;有的提出让座甚至被乘客殴打......有关此类的事件实在是太多了,它每天都在各个城市和我们的身边上演着。笔者生活在广州多年,也曾多次前往深圳等地,总体感觉是,也许是城市居民的素质问题和政府宣教的影响,深圳主动让座的几率就比广州要高。
让座真的就有那么难吗?!试想:谁没有小孩?(或将来会有小孩)谁家没有老人?(或你朋友家有老人)谁家没有要生产的孕妇?(也许你的亲人家就有孕妇)还有残疾人等同属弱势的群体。将心比心,你还会无动于衷,还会麻木不仁吗?!
有人可能会说,有时主动让座,却并未能得到当事乘客的友好接受——就连“谢谢”都不说一句,似乎这就是因为“理所应当”的事。但毕竟这是少数。况且,我们让座并非为了得到他人的赞许,关键是借此提高个人素质、体现美好道德,以及倡导社会关爱。(在此,也提醒得到他人让座的乘客,在接受他人照顾和关心之余,别忘了说声“谢谢”,这也是你本人素质的一种表现)
让座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站起来,向有需要帮助的人说一身:“你坐这吧”。主动让座,你所收获的,将是满心的愉悦......
让座如此,其它亦然。关爱别人,就是快乐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