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读一了嵩山近作(修订版)

(2012-02-11 11:30:43)
标签:

转载

 

(前言:此文得众好友点拨指正,已历四稿,仍有言不尽意之处。正如好友胡西龙所言,写文章也是一种内心的修炼。我依然做不到圆融无碍。但日日好日,在春天来临的时候我总是给自己开了个好头,一笔一画总是会荡漾开去。感谢我够朋友的朋友们!另外,前文也不再删除,两相对照,不知我用力是否过猛,诸君大可开启予我,助我前行。先谢了!)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修订版)

——读一了嵩山近作

                                                                       文/冯国伟

 

2011年12月,我又一次来到郑州一了的艺术仓库,见到了刚从嵩山十方精舍下山的一了。自然,我们谈起了他山上的生活,但最吸引我的还是他带来的从山上画的一批画。在冬日清冷的仓库内,这批洋溢着蓬勃生机、画面一片绽然、画意禅意机趣的作品,让人满怀喜悦和感动。瞬间,我像一根火柴“嚓”地一下点燃了,心中又涌出了想写写这些作品的冲动。

写什么呢?其实在欣赏画作的第一刻就有了答案。我想写的是一了的心花,以及这朵心花是如何开始怒放的。

(一)

心花何花?

心花即慧心。在中国艺术的传统血脉里,由佛骨禅道滋养的心花是中国艺术最为独特和最具风采的奇葩。且不说久远的魏晋风流,汉唐风骨,宋元风尚,明清风致,即以当代大家齐白石的“天真烂漫”,黄宾虹的“浑厚华滋”,徐悲鸿的“一意孤行”,无不绽放着他们个人的心花。

心中有花,当然画中开出的是花;心中有粪,那画里自然铜臭横流,令人作呕。

可叹的是,今日的画坛,心花已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成为了一个被物欲蒙蔽和规避的词。在天天喊叫创新和开拓的时代,在天天比拼财富和名利的市场,心花早已蒙上了一层污垢,洗也洗不干净,甚至在某些画家的笔下早已死去。

我却在一了的艺术之旅和作品中看到了这朵心花,干净而纯粹。

一了的心花出生于西北甘肃皋兰的乡村,西北的辽阔和泥土的气息给了他最初的纯洁和质朴。16岁时他从皋兰出走到省会城市兰州,最初业师正是禅艺双修的陇上高人——铁魔居士。他开启了一了修禅向艺之心。其后一了出走中原,办《禅艺研究》报,写《听月斋随笔》,出《魔界》,写《囚境》,画《语世》,办“出生入死——中原20年个展”,赴日本交流,获韩国双年展大奖,开创一了艺术仓库,修建嵩山十方精舍道场,与众弟子一起参修禅智、研习艺理。一路走来,一了不惜自外于书坛、艺坛,不惜成为艺术界的“害虫”,不惜将自己“囚”在现代汉字中,不惜远离山下的浮华名利上山八年。都无非是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心中那一朵纯洁的花。

(二)

我问:心花如何怒放?

一了答:心花即在,自然怒放。

如果说一了二十年的汉字书写体验是付予心花的土壤和水份,到了他从书而画,创作出“语世”系列作品时,这心花已经破土而出,冒出了新芽。在钢筋水泥的都市,在僵化没落的艺坛,一了的画只是一株春天的小芽,却带来了巨大的反响和轰动。他笔下的那批灵兽带着乡村的野气和味道,带着土地的厚朴和纯真,带着民间的灵动和自由,肆无忌惮地跑过现代艺术的城堡和荒原。其时对应着他“囚境”现代汉字系列作品的余势,是“囚境”之后的破茧,是一种原地的挣扎和解脱。但因为这种解脱来得不期而遇,显得气势汹汹而粗野狂乱。这是一种积蓄日久后的集中释放,有新鲜感,有冲击力,更有杀伤力,也有其蛮不讲理生猛霸道的地方。这时的一了画起画来真是“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野蛮地画,没有什么清规戒律,反而在这个喜欢玩成熟和技巧的时代显出了难得一见的童真和质朴。

这种不讲理的画法自然在讲求范式和规矩的画界引起众多不解甚至排斥,但不乏节击喝采者。远如日本著名艺评家海上雅臣、韩国著名艺术家金兑庭的迭口称赞,近如国内石虎先生、丁立人先生等前辈引为知音。石虎先生亲为一了主持“出生入死——一了艺术展”,并言:“我以67岁这样的年龄的艺术家,用良心说话,他的艺术感动了我!”“我想,文化走入异化,可以在崛起的中国延续派系,最希望的就是有母语的,有着五千年文化传承的中国人的本色艺术家,真正的出自中国人自己的那个真诚的、灵魂的,那份真诚的像金子一样灵魂的重要艺术家。一了就是这样的艺术家。”“一了一下笔就是自己,直接进入了绘画的本质,直指灵魂、人心,一点弯路也没走。我一直主张的不会画是最会画,让他真正实践完成了,接下来要大画,远离学院派,建构自己的道路和语言。”

一了这种来自内心和灵魂深入的绘画,自然是他的心花所开。

但我总觉得进一了“语世”系列的画法单刀直入,毕竟太耗原气,亦不能持久。恰在此时,一了做了两件事,一是上嵩山,二是西行敦煌游学。因为是有备而去,敦煌之烂漫天真,嵩山之顿悟明性,完全打开了一了的内心世界。千般风华转而化在了他嵩山的近作中,如佛光普照,澄澈清明,让我们得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打开自身的疆域,如何画出内心的喜悦,如何让一朵心花在内心慢慢成长。

(三)

心花何样?

一了的嵩山系列给了我全新的视觉感受和体悟。与前期心花的破土而出不同,这是一批心花怒放的作品。这批作品是一了“语世”后的又一全新领域和空间,完全可以与灵兽系列并立而自现光芒,也可以说是一了新的阶段性作品,对于他的艺术成长至关重要。它的恣肆风流,它的宽博灿烂,它的机智灵动,它的意蕴内质无不是独立而卓然的。我们虽然能感到其中一以贯之的自由和质朴,亦能感受到其鲜明的变化。

其一是触觉的变化。我们看之前一了所画的灵兽,触之有金属的冰冷感。那些灵兽无论在树上、山上、地上,无论在飞翔、奔跑还是嬉戏,它的姿态、眼神、动作无不在明白无误地告诉你它对这个世界的不满、愤怒、陌生、冰冷、坚硬、孤独和蔑视。我们由此可以感之,彼时一了创作时内心的孤傲和与这个世界的距离感。但是在嵩山这批作品面前,我们突然感受到怎么完全不一样了。一批“心花”一下子绽放在了我们面前。那些成熟的柿子树,那些极力绽放的花骨朵,那些飞翔起舞的竹子,那些姿态各异的山石,那些拈花微笑的佛,如同冬日暖阳不仅照暖了我们的眼,也照暖了我们的心。山上的生活清冷孤寂,反倒是这种清凉境,生出了画家的喜悦心。

其二是视觉的变化。之前一了的作品虽偶有大红之类的暖色,但主体都是以灰黑为主的墨色运用。这既是他二十余年书法修为的自然转换,也与他灵兽题材所要表达的厚重、朴拙意味有关。嵩山系列一下变化了。因着画家在山中的喜悦心,这批作品大都以大红、大黄为主调,纷纷扬扬、挥挥洒洒,非常扩张和弥漫。你站在这些作品面前多端详一会,就会感到那些心花会通过饱满的色彩,向外扩张的线条,以不可计数的量能向你扑面而来,视觉上非常具有3D电影的特技效果。

其三是空间的变化。除了视觉的直观感受之外,其实留心一下,你会发现,在这些“心花”背后,其实还隐藏着更大的空间变化。之前一了的灵兽更多的还是在局部空间的挣扎和生存,既使有较大面积的空白,但引起我们联想的还是现实世界的局部,还是一了这个人与身边世界的较量和纠缠。而到了“心花”世界,我们却看到那些绽放和飞翔的心花早已挣脱了个人的界限而到达了一个无垠的世界或者说宇宙。“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隐于嵩山,多年修禅向艺的一了终于在作品中表现出了他对自然的观看。心有多大,心花就有多大。一了的“心花”能开放的如此灿烂是有缘由的。

其四是内心的变化。无论触觉、视觉还是空间其实都是外在的一种呈现,而最能体现一了艺术品质的还是他内心的变化。从灵兽到心花,一了的画从对外部世界的纠结、对立和冲突,到了一种心态的包容和观照,这既是山上清冷生活给予一了内心的提示,也是他多年向禅好艺之心的显现和提升。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虽然一了在山上参禅研艺,却绝非以方外之士自居。在他的微博上,他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和对丑恶人性的痛斥时常与他的画境对峙着、矛盾着也兼容着。此时,再看他那些在天空飞翔的鱼,看那些离地高飞的竹子,看那些自由生长的花朵,我们就看到了一了的影子,看到了一了的修为,看到了一了的理想国,看到了一颗渴望摆脱秩序和程式的自由之心,也看到了一种不确定的未来和可能。

(四)

一了拈花微笑,他心花已开,自在于嵩山。但一了并无意做隐士,当和尚。

他也从不掩饰自己的雄心和意图。他有言:“什么修身养性之地?这是放虎归山之地!倘若没有欲望,又怎会上山?上山了,是为了追求猛虎之志!苍鹰之志!卧薪尝胆,猛虎下山!欲望不是坏东西,哪个伟人没有欲望?只是有些欲望对于我们人来讲是宽宏大度的,很超然,很干净,很接近灵魂。”

正因为如此,一了才敢于说出,“时代走时代的,我走我的。”他才敢于宣称贴着自己的心生活。他才敢于放弃山下的喧哗而选择上山。他才敢于说,达摩之后,嵩山禅风禅骨,下流将去,风流复燃,这是自然而然的,因为嵩山有了十方精舍。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嵩山静心于与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的晤对,才能画出一批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心花怒放之作。

他的画境越大,对这个时代的包容和影响就越深远。

我曾闻及韩国艺术家金兑庭曾言:这个时代,怎么这个人突然出来?是啊,我也在问为什么?为什么一了会选择上山,而且是嵩山?为什么一了的笔墨总是会幻化出与这个时代气质不同的作品?为什么一了的心花会怒放的如此热烈?为什么这个自外于艺坛的人却反而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为什么一了会成为一种现象和焦点?

此时,一了是一了,一了又显然不是一了。作为个人的一了不论他如何叛逆、抗争、纠结、绽放、奔突,他只是他自己。只有将这种价值投掷于这个时代的潮流和浪尖时,他的高蹈、前行和先锋性才能锐利地刺出来,他的行为对这个时代的烛照和反射才能透彻地显出来,他的精神对这个艺术时代物欲化的规避和清洁作用才能起作用,他的艺术对当代稳固的艺术谱系的扩张和冲击才能更为有力和有效,他对艺术的担当和抱负、他对人道的张扬和物欲的棒喝才会在不远的将来更加凸显出来,并必然会成为一派气象和风骨。

这不是标准答案。看花看出喜悦,看语世看出孤傲,看囚境看出冲突和纠结。看一了,实在是今天我们个人的修为和愿望必要的参照。亦如心花,早已隐隐于我们的内心,静待开放。

山上的日子刚刚开始,一了的心花刚刚开放。所以,不急的。这一点,一了最清楚:“我于画画,恰似少年心事,情窦初开,小荷才露尖尖角哩,含苞待放而欲放,远未修到怒放之时。不急的,山上独乐画之,犹如炖汤酿酒,愈老愈好。线质老辣厚道而道性,奇异智慧的心灵图式,古今东西真画民艺杂交乱炖的混沌化境,这种山花烂漫的澄明通达渐渐会在笔下生长出来的,我当然心中有数有备而来。”

2012-2-2初稿

2012-2-6修订于兰州

 

一了新作全新呈现: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心花,就这样开始怒放鈥斺敹烈涣酸陨浇鳎ㄎ赐旮澹


   2011年我眼中的一了:《浪得虚名和忘形得意——闲扯一了和他的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85eb210100pyb3.html

 

2002年我眼中的一了:《幻像背后的一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85eb2101000b0t.html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