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似乎还缺些什么?

标签:
文化天津陈佩斯戏台穆森 |
分类: 人生漫步(我思故我在) |
我们似乎还缺些什么?
年前年后经历了两件事,记录于此:
年前接受南方媒体采访,谈天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人家声明是来学习取经的,我自然是主要谈成绩和可借鉴的部分。遗憾的是,当记者试图采访市规划局时,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上演了。
记者问我,这些事是哪个职能部门管。我答,规划局保护规划处专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记者通过114查询到天津规划局的电话,拨打过去想按程序通过局办协调采访。但规划局前台弄清记者的来意后,居然告知没局办电话。记者问,那局里有负责这项工作的部门吗?对方建议“去五大道那问问吧!”
诚然,根据我长期的经验,外地记者在天津贸然采访保护这样的“敏感”问题,可能会遇到拖沓,但万万没想到会是如此结果。记者苦笑,怎么做一个正面报道也这么难呢?斯情斯景,我又能说什么呢?为遮羞赶紧把局新闻发言人和保护规划处电话给记者。至于最终是否采访到,便不得而知了。此其一也。
正月初五,陈佩斯、杨立新领衔主演的喜剧大戏《戏台》在天津文化中心大剧院首演。下午4点多,我提前到剧院取票,被告知因地铁施工故障造成停电,暂时无法取票,“六点多再来吧,已经在修了”。虽有不快,但毕竟是临时故障,心中自我安慰:我们的文化中心应会有配套备电系统,或者启动临时预案调发电车呗。在周边吃过晚饭,时间已过傍晚7点,再次来到大剧院,只见大批观众仍苦苦等待在一片漆黑中。“凡网上购票的,只要有座位号的,我们给您手写票”。
“我只有二维码,行吗?”我问道。
“现在没电,我们扫不了。您知道自己的座位号吗?”
“购完票也没个短信确认告知座位号!”很多人和我一样退出排队的人群,打开手机登录官网查座位号,“怎么官网上不呢?”
“对不起,服务器在我们这,因没电无法启动。”
原计划7点半开演的《戏台》,时间却已到了8点半。即使现场服务人员的态度再耐心和善,大家的焦急亦是无法解除的。但当大家听说,演员在后台正在用临时照明设备化妆,随时准备上场演出时,观众中“退票”的声音瞬间减少了。天津观众懂戏、爱戏、捧角儿。电停了5个多小时,演出推迟了近两个小时,外面已下起了蒙蒙细雨,陈佩斯因高烧声音嘶哑(后半场几乎发不出声),千余名观众一次次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就演出这样开始了:
“这包子是往哪送啊?”
“德祥戏院”
“别去了,那儿停电了。听说呀,是地铁施工把电缆挖坏啦。”
“停电啦还咋演呢?”
“你不演,观众他不走啊。这么冷的天,外面还下着雨,观众等了俩小时了。”
“天津观众忒好啦!!”
演员的临时发挥是对观众发自内心的敬重,观众的叫好一片是对演员艺术创作最好的尊重。演出结束已过凌晨,一向热情不会轻易放过角儿的天津观众,心疼陈佩斯,知道他已无法言语。午夜的舞台上,陈佩斯与杨立新带领全组人员向天津观众深鞠一躬,一切尽在不言中……
由于一系列的突发情况,我已无法用专业标准评价这场演出,但其无疑是精彩的!向真正热爱戏剧,守护喜剧的演员和观众致敬!向天津这座戏剧之城致敬!一流的演员一流的作品是冲着一流的观众而来,我们更应做到一流的服务。
年前年后两件事,说明我们这座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市民基础的城市在管理上似乎还缺些什么?只有一流的服务才能对得起一流的城市!我深爱着天津,期待着我们的家在各方面都做到一流。我坚信,能,肯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