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按语:由我团队发起并主办的首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天津论坛,自闭幕以来,社会反响很大。继央视国际、天津电视台《都市报道》、天津电台、《今晚报》、人民网、北方网、天津文化信息网等媒体争相报道后,国家文物局机关报《中国文物报》的头版上也刊登了天津论坛的详细消息(由副主编曹兵武亲自撰文),并向全国文博界进行推广。

本报讯
记者曹兵武报道
由民间组织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发起并自费主办的首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天津论坛于11月1日至2日在天津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并同时探讨落实该团队在6月首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颁奖会议上提出并获与会专家和全体年度人物共同签署的保护城市老建筑的《北京倡议》精神。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著名专家谢辰生、张忠培、周治良、张廷皓、陈志华、杨志军、李先逵、来新夏等以及天津本地的政协文史委、文物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局、文史馆、博物馆、社科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金融城开发有限公司、天津市风貌建筑整理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和知名专家,入选2008年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和年度贡献奖的人物代表丹青、曾一智等以及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的核心成员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罗哲文、张文彬、郑孝燮等著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为表示对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行动的支持,也特地向论坛发来贺信或书面发言。
与会者实地考察了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近年参与调查、拍记、宣传和呼吁保护的部分若干历史文化街区、老建筑,围绕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执法,相关部门、社会大众和志愿者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性,唤醒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推动地方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及执行力度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草签了呼吁公众和社会各界重视和积极参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天津宣言》。
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是自发的、致力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公益性团队,主要成员皆为津地的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他们常年利用业余时间活跃在天津文化遗产保护第一线,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提高民众文保意识,义务调研建筑遗产,撰写各类调研报告和保护建议并提供给相关部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两年来,团队给有关方面撰写了数十件材料,举报和监督非法或盲目拆除历史建筑的行为,使一批历史建筑因此获得保全。团队的实践和这次论坛是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创举,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公民的文化自觉和文保责任意识。
据悉,本次论坛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由民间发起的全国性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为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士、相关部门与公众的对话、互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论坛同时还呼吁建立全国性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联盟。
会议第一天,杨志军司长在考察天津静园
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秘书长丹青先生在静园接受天津电视台采访
我管他们叫做文保四大天王:丹青、陈志华、杨志军、曹兵武
大家在考察天津原日租界建筑的保护情况
文保泰斗谢辰生先生做主旨发言
“中国体育馆之父”北京亚运会副总指挥兼总建筑师周治良先生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先生
天津史学界巨匠来新夏教授
大师之间的握手
天津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参事室副主任陈雍先生
中国民族建筑学会副会长,原建设部外事司司长,博士生导师李先逵先生
天津博物馆党委书记陈克先生
来新夏、陈雍、陈克、罗澍伟四位津门大家
谭汝为教授和张绍祖先生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张利民先生
黄殿祺先生与天大建筑学院教授徐苏斌女士
规划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文化局代表
我们对会议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