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生漫步(我思故我在) |

昨天组织天津版 诸位老师去锦州道、长春道一带外拍调研,大概在走到和平路口处时收到了一些关于学习外语的广告,号称这个沙龙、那个沙龙。走在前面的李老先生问我:“嘛叫沙龙?理发、照相、学外语怎么都用这个词?而且一沾沙龙价就贵。”
走在旁边的张老师接过茬:“那您也沙龙一把去,理理发。”
“你看看,我这脑袋上还有几根毛,值沙龙那价吗?自己坐家里,照着镜子,拿刮胡刀就剃了,还沙龙了,先把我杀了吧!”
“沙龙,就是又傻又聋。”不知是谁在旁边又搭了一句话。
大家说笑归说笑,但沙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又从哪来呢?在我的印象里,沙龙应该是法国货。大概在17世纪初期,法国文化尚处在模仿西欧与自我认同阶段。尤其是意大利文化,对此时的法国来说,可以说是高雅的象征,出生在意大利的朗布依耶夫人,率先在法国自己的家中主持沙龙,招待来宾。她专门请来意大利的设计师之处建造了府邸,有益于当时的法国贵族相区分,以表示自己的高雅趣味。被邀请的客人,大都是一些上层的贵族,抑或纨绔子弟,也有少数名声较大且又需要贵族支持的文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才貌出众、举止文雅、才思敏捷。沙龙的主要活动,其实就是相互攀谈,相互赞美,组织一些化妆舞会、游园会等,其意就是追求一种雅风,以显示自己的才华与众不同。
什么叫雅风呢?我给您举个例子,参加沙龙的贵宾,彼此说话不能用俗语,男士像夸奖女士的脚长得漂亮,必须说:“您那亲爱的受苦人真是美极了,我真想热烈的去亲吻它。”女士想喝水,要说:“我渴望体内的盆浴能够肆意!”不仅如此,男女之间要表现出真真假假的调情,极力模仿骑士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甚至假戏真做,然后再克制,维持彼此精神情侣的关系。这才称得上雅,蔚蔚成风,就是雅风。沙龙上彼此的对话,经加工便可以变成雅风诗,描写雅士、雅女的故事就是雅风小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沙龙中,女士们是占主导地位的。他们一般都是贵妇人,雅女或者寡居的贵族。被邀请的男士们,要想骑士精神,对贵妇人俯首帖耳,建立的精神的恋爱关系。如著名沙龙主持人贵妇人斯居代里夫人与诗人彼里松的精神伴侣关系维持了将近半个世纪,并被广为传颂。其实这些,在西方的中世纪以后的骑士小说中层出不穷,英雄与美女,骑士与贵妇,一直是西方文学热衷于描写的主题。相反地,我们中国的恋爱模式一般是,才子佳人、相敬如宾式的。即使有英雄美女,也被当成悲剧或者红颜祸水的警戒来描写,最著名的就是霸王别姬和纣王与妲己的故事。
根据中国文化的特征,我们是不会产生沙龙的。首先我中国女性,标榜无才便是德,最理想化的便是才女形象。但这些才女,一般都是弱不禁风,深居幽窗的贞烈之士,林黛玉妹妹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也就说中国文化中,缺少贵妇意识,贵妇必须符合礼教传统,才称之为贵,也就是以善为美。西方的妇女虽然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不高,但他们的基督教传统中有圣母崇拜,直接衍化成了骑士精神的追求核心。
由此可见,沙龙可以泛指精神贵族的客厅集合或者风尚,其核心便在于贵!中国是不会产生沙龙的,与之相适应的是堂会,是彰显贵的,艺人是映衬贵的,绝不准许去追求贵!
小议一段,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