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井(散文)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 |
洋井,比普通的井水要深。压洋井,是利用水压将地下水抽上来。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个大院里的居民共用一口洋井。
那口洋井,就在我家门前。在我最早的记忆中,它就像一个独臂铁人。压洋井的时候,只要把它的长胳膊抬起来再放下,一股清泉就会从它的嘴里咕咚一声冒出来。
邻居奶奶说,这井里藏着一个小仙女,谁能在压井的时候让小仙女出来,小仙女就属于谁,她会去谁家干活,收拾家,做很多的美味佳肴,比如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有一大碗红烧肉。我们这些听故事的孩子都期望这个小仙女去自己家,所以一有打水的活便抢着去做。
那时候,大院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井边了。天刚一透亮,大院里的叔叔阿姨们仿佛事先约好了似的,都提着水桶走出家门,来到井边,把水桶放在地上。水桶一个挨着一个,像摆长蛇阵一样。大人们则聚在一起聊天,男的一伙,女的一群。孩子们也从各家屋里跑了出来,看到人多莫名地兴奋。这时候为了赶时间,压洋井这活是不能让孩子们插手的,轮到哪家就由哪家大人来做。我们就在旁边看,等着小仙女出来。
如果是夏天,井边没人打水了,妈妈就把家里的大铝盆搬过来,放在那里接上满满一盆水,让毒日头晒上一天,凉水变成温水,好留着晚上给弟弟们洗澡用。
那时候,我常在炎热的夏日午后,和一些玩伴们溜出家门,来到老柳荫覆的井旁,有时俯身盆边,看着我们一张张面孔和天色云影重叠在一起,在清亮的水上荡漾。更将从家里带来的瓷杯中盛满清冷的井水,坐在井边的柳树下,小口地啜饮着,听那些不知疲倦的鸣蝉声喧哗成一片。如果这时有奶奶或者阿姨抱着一盆要洗的衣服来到井边,我和同伴们就赶紧起身,争抢着要为她们压水。把铁人的长胳膊高高擎起,使劲儿跳个高把身体伏在上面,依靠整个身体的重量把那只长胳膊压下来,反反复复,轮换着做,直到清清的井水从盆边溢出来滴落在地面上。
很显然,我们压洋井的时候谁也没见小仙女的出现。
一口井,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像一条鱼。我童年时对奇迹的向往就维系在一口井上了。相信小仙女的存在,我就可以乐观,可以期待。
而今,那口洋井,已经从我家门前消失很多年了,也从我的生活中消失已久。时光流逝,带走了那口洋井,也带走了一部分奇迹。那口洋井,成了某种遗物,成了某种记忆。但我总不忍心抛弃童年时代对那口井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