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未曾谋面的朱羊兄

分类: 图书或者电影 |
收到周海亮的新书
朱 羊

图为朱羊兄所赠老纸币
因为周海亮,我正式将小小说写作确定为自己的文学目标。没错,是目标,不是理想,有理想的作家,应该是路遥与陈忠实那样的,手里有《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像莫言那样,拿个诺贝尔回来,否则,你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作家呢。
2008年之前,我凭借自己胡乱写的一堆连自己都记不住的东西,出了书,成了省作家协会成员,完成了小时候当作家的心愿,我觉得这就行了,文学这座珠穆朗玛太高了,大师云集,我辈甭说登顶了,在山底下,都觉得空气稀薄,气喘吁吁,手里有个作家证,到哪儿,想显摆一下时,说自己是一名作家,也觉得怪不错的,虽然瞧上去,五大三粗的,但也算一个文化人啊。
就这样,一直混到2016年的下半年,我是在一个网站上看到一篇介绍周海亮的文章,一个靠写小说吃饭的人,一个五年里出了26部书的人,自称是野生作家,从一开始尚惦记温饱,到现在的全国知名作家。简直太有穿越感了!
这个周海亮,倒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于是,百度搜索,不怕不知道,就怕吓一跳,围绕这个名字,再去读他的小小说,对我的人生确是一个颠覆,以前我曾为自己上过《小说界》、《短篇小说》沾沾自喜呢,但你看一眼《刀马旦》吧,方知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字,千百字的小说,发乎情,止与理,融尽多少沧桑,给人感悟与启示。难怪,他因此一炮而红。而为了这点的爆发,他积蓄多年,苦写了六百多篇的习作,而少有人问津。
从此,一读不可收,我几乎读遍了周海亮发在博客里的小小说,他的小小说,取材尤其丰富,历史、战争、爱情还有武侠,无所不容,尤其是他的战火硝烟系列,更是男人必读的激情阅读。更有他的小人物生存系列,打工者,为理想而挣扎的文学青年,例如《周四十》,一个靠写作为生的人,拼命写,充其量每天不过四十元,最终因为生存的巨大的压力,被迫放弃了追逐的梦想,成了金钱的俘虏。满纸辛酸无奈,直击人的灵魂。
因为周海亮,我知道了什么才是小小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选择一个作家当偶像,恐怖也是让很多人迷醉的事吧,但我心甘情愿地做起了他的粉丝,一个超级“凉粉儿”。那段时间,每看完一篇他的作品,我都会情不自禁留言点赞,也许是精诚所致吧,有时,他会回复一句谢谢,或给一个笑脸的表情。这对我来说,无疑是最高的褒奖和巨大鼓舞。有时,我会因此同我的朋友们显摆:看,周海亮给我回话了!
从周海亮这里,不仅让我学到很多的东西,还知道了杨晓敏、安石榴等一大批为小小说事业奋斗不息的名家大手。更结识了一批充满激情活力,在写作道路上,默默前行的文友……
两个月前,我和一群文友,忙着参加一个武侠小小说征文比赛,大家觉得,武侠小说都让金庸写绝了,哪还有别人的饭碗呢?为了给文友们增强信心,我破例给周海亮发了一条求援信息,让他将去年得奖的武侠小小说《四大冥捕》发来,让大家学习一下。没过多一会儿,文章发来了,文友们很是诧异,你认识周海亮?我故作高深,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联系,名人大多很忙碌的。心里那个自豪呢,岂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啊。
经过了大半年的努力,我的作品终于登上了《金山》和《天池小小说》等小小说权威刊物,更有幸与偶像同刊今年第三期的《小说月刊》,在接到朋友们点赞祝福的同时,我怎能忘却初心,我的《撤离》和《拼刺刀》,能够清楚地看到周海亮的烙印。
一个作家与一个粉丝,终于成了朋友。我很珍惜,这种纯粹的,因为文字而结成的友谊,弥足珍贵。如今,大家都喜欢给自己立个小目标,那么,我也立一个吧,那就是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一个很隆重的场合上,亲眼见到周海亮。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周海亮,他说,会的,一定会的!
前一篇:中篇习作:《圣母颂》(2)
后一篇:中篇习作:《圣母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