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午夜的音乐狂欢——江湖听痴人
(2009-07-15 19:31:18)
标签:
娱乐 |
分类: 岁月如水 |
也许是因为做了这个和江湖有关的节目。我现在越发喜欢江湖这个四合院了。
如果有一个晚上我们想无所事事的听点音乐,就会去那里。不用担心去晚了没有座位,也不用担心十点以后热闹散场。总有不期而遇的音乐,或快或慢的调试我们的心情。而十点之后,热闹刚刚开始。
那一晚,是痴人乐队。我们去的时候刚好是中场。朋友们觉得我该是个业内人士,所以不停问我痴人是唱什么的。其实我真的不知道,我也不确定如果是朋克之类的太闹的音乐我们是否该换个厢房切蛋糕。
直到主唱咿咿呀呀的唱出了这样一句:
“人到中年心懒散,好似孤雁落南山……”
我开始被吸引了。这是一个纯男人的乐队,而且阵容很庞大,主唱就有三个人。
如果从女人的角度来讲,三个主唱各有风情。他们的声音也象他们的面相一样各有特点。
张逸松身形最小,白净面皮,留点小胡子,看人的时候眼睛里也带笑,可以归入飘逸轻灵的风流剑客那一脉。他的声音也最婉转,他们用曲艺方式演绎摇滚和流行的时候正有那一份悠扬曲折的意绪。
王燚(这个字在拼音输入法里要向后翻几十篇才能敲出来),短发,更阳刚一点,声音就像你听过的很多搞摇滚的青年一样,有些沙哑,也很用力。我喜欢看他在暖暖的灯光下微仰头唱歌的样子,看起来有一种专注的魅力。
而吴泽琦,算是最抢镜的一个,半只手臂上都是纹身,光头,戴着大圆耳环,看起来像个印度的欧巴桑。可他的声音是最亮最野的一个,每当他懒洋洋地举起话筒亮一嗓子的时候,总会把全场的目光从舞台正中移到靠在角落里的他身上。
几个主唱虽然看来依然年轻,但我相信他们的心已不那么年轻,不然不会唱出这样心意阑珊的歌词。“阴晴由不得人,世事由不得人。”这大概是每一个红尘中熬过来的人都会有的感慨。因为加入了古典诗词的意境,所以他们的音乐中多了几许飘逸。大概是因为已经不是毛头小孩,也或者是因为乐队成员都有一份白天的正经工作,所以他们的歌中少了很多地下乐队的辛苦和纠结。副歌大都很上口,有几首甚至可以和足球歌曲媲美。每当他们一起高声合唱的时候,我也会随着现场的震耳欲聋的音效心潮澎湃起来。
我发现,这种男人们大气十足的豪迈歌声总会让我心驰神往。这种情结回想起来可能是来自于大学时代。那时学校有个吉协,他们有首会歌叫《枫叶红》,非常好听。有天傍晚路过我们的教学楼,听见男孩们在二楼阶梯教室合唱那首歌。我还记得那天的夕阳,火红火红的烧遍了大半个天空,也烧红了年少时那颗容易激动的心。
如今,时光摇身一变,男孩们已经换成了男人们,而我们,有的穿着职业装,从白天的工作里匆匆赶来,有的已经当妈妈,微笑的时候懂得拿捏分寸,有的刚愤愤的抱怨过糟糕的天气和拥挤的路况。就这样,从这个城市的四面八方赶来,坐在一个灯光昏暗的热闹酒吧里,把自己交给一场音乐,放任了一颗与节奏一起跳跃的心。
“仲夏夜有风,心随风舞动。谁能无动于衷……”
有音乐的催化,人们很容易摆脱粗糙的拘于世礼的壳,容易对彼此微笑,也容易因为简单的快乐而亲切起来。
演出结束,我买了他们的一张CD。回来听的感觉不如在现场。这可能是很多地下乐队都有的问题。进棚录音需要更精致的录音和制作,对于经济实力的考量经常在此可见一斑。当然,也许是因为音乐在现场时特有的魅力是听CD无法比拟的。我喜欢歌手在舞台上的样子,即使他或她并不真的那么帅或者漂亮,但是在音乐的映照下,他们身上会散发出无比明亮的光芒。那样自信的唱着自己的歌,让他们变得非常美丽,那样享受音乐的状态总让我羡慕的要命。
喜欢《不惑》这首歌,附上歌词:
人到中年心懒散
好似孤雁落南山
一夜风雨早走远
只留岁月在眉间
回想当年
笑看明月缺又圆
一席蓑衣能取暖
不畏秋雨不畏寒
坠入红尘能和谁患难
一声长叹解心宽
残阳西下我不忍看
不想热泪落枕边
谁听见 谁看见
谁埋怨 谁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