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雄美人

(2008-07-07 14:06:28)
标签:

二哥

大嫂

郡主

英雄美人

周瑜

荆州

赤壁

娱乐

分类: 声音花园

   选歌:  童丽《情关》王菲《英雄》苏曼《佳人曲》

 

   选择赤壁这段历史,吴宇森是很有眼力的。

 

   这段历史如此浓缩,既有运筹帷幄风云变幻,又有英雄美人旖旎情怀。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轮流登场,个个形象鲜明活灵活现。

 

   在电视上看到了《赤壁》在都江堰的隆重首映礼,对那星光熠熠欣羡不已。梁朝伟自然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帅着,而小乔这个大美女也是媒体关注的亮点。林志玲可真是女人中的女人,柔媚入骨,连我这个女人听她说话都要酥了下来。

 

   当主持人问她对剧中的男人如何评价时,她深情款款的回答“小乔心中只有周瑜”。

 

   那一刻,不管事先人们都她有何种非议,我觉得她几乎就是小乔的化身。

 

   相比来说,旁边的赵薇就是另一个类型的了。她饰演的孙尚香其实是我一直比较感兴趣的人物。这个背叛兄长,抛弃家国的女子,是如何在男人的阴谋中挣扎,并努力争取自己的真爱。

 

   在网上查到这样一段文字,不知道是演义还是历史:

 

    “孙夫人,乃孙权之妹,名字不详。刘备向东吴借荆州不还,鲁肃身负干系;周瑜一为救友,二为国计,于是上书孙权,教使「美人计」,进妹予刘备为夫人,诱其丧志而疏远属下。孙夫人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身边侍婢百余人,皆亲自执刀侍立。不料在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安排下,假婚成真姻;后来夫人更助刘备返蜀,于路上怒斥追袭的吴将。后刘备入益州,使赵云领留营司马,留守荆州。此时孙权闻知刘备西征,于是遣周善引领舟船以迎孙夫人,而夫人带着后主刘禅回吴,幸得赵云与张飞勒兵截江,方重夺刘禅。彝陵之战,刘备战败,有讹言传入吴中,道刘备已死,孙夫人伤心不已,望西痛哭,投江而死。后人为其立庙,号曰「枭姬庙」。”

 

    枭姬,这简直是我见过的最火爆的称号了。一个火一样的女子就这样跃然纸上。

 

    以前曾经在节目里读过《曲有误,周郎顾》的故事。关于小乔和周瑜的英雄美人佳话,已有太多的传说。周瑜也似乎是个万人迷,在各种故事当中都是一个闪亮的存在。而我昨天却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叫《孙尚香的爱恨情仇》。从孙尚香的视角,讲述她对周瑜望而却步的思恋。

 

    其实这是有可能的,周瑜这样的男人,天生就是明星。在那个小小的江东,年貌相当的女子可能都暗暗怀着一颗羞涩的心,如绿色植物般枝蔓丛生。只是有小乔这样的美女袅袅萦绕,才让多少心事就这样自惭的埋葬。所以,这个故事是那样的怅然,让很久没有读故事的我,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念给大家。

 

    由于时间关系,我做了大幅度的删减,只选了故事的前半部分。今天上网一搜才发现原来这个故事写了不少。所以转帖到这里,供大家欣赏。

 

殇------孙尚香的爱恨情仇
作者:林若离

 

(一)

   我不是美女。

   其实母亲觉得我是美的。但是在江东这样的地方,如果不是绝色,就只能算中人之姿了。

   我的大嫂就是江东著名的美女。她过门的那一天,我在后堂陪她,拉开她红盖头的一角偷看她。婢女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儿地说“不可以的,小姐,不可以的”。大嫂在盖头下笑了,“真是个急脾气的孩子,你比我妹妹还小两岁呢。”

   我在盖头下偷看她。灯烛的光透过红色锦缎映在她脸上,微明微暗的红光笼罩着她,我张大了嘴巴像个傻瓜一样看着她。原来,美女真的和我们不同。我看着她的眉,她的眼,她的笑容里的羞涩和温婉,觉得我就像泥巴稻草扎出来的人,张牙舞爪的粗糙。

   我想,我是从那一天开始,喜欢好看的人。

   也是在那一天,我知道自己不是个好看的人。我不再朝这个方向努力,不再关心脂粉裙饰。我跟大哥撒娇,让他找人教我武艺。我常常穿男孩子的衣服。

   是的。如果已经不美。那我就只能特别。

   我的母亲为此有点苦恼。二哥更是不屑,他说:你这样子会嫁不出去的。我用剑尖指着他,哼,要你发愁么?大哥会给我找个好人家的。

   我不喜欢二哥。可能是因为二哥长得不好看。

   我的大哥和二哥都是我大姨娘生的。可是大哥英俊挺拔,二哥却长得很怪异,他的眼珠是淡绿色的,凶我的时候发出幽幽的绿光来。

   我不喜欢二哥,还因为他不如大哥疼我。

   他在母亲面前对我很谦让,背地里却常常凶我。他觉得我太过骄纵了。大哥却说,女孩子生来就是被骄纵宠爱的,为什么不由着她?

 

(二)

 

   但大哥也不再骄纵我了。因为他病了。

   他英俊的面容被一层蜡黄的颜色盖住。我的大嫂守在他卧榻旁边,三天三夜不说一句话,就那么看着他,看他脸上黯淡的黄色越来越深。

   我很忧愁。虽然我并是真的懂得什么是忧愁。我一会儿拉着大哥的手,一会儿拉拉大嫂的手。大哥的手很烫。大嫂的手很冷。

   母亲没有守在这里。她频繁来看大哥,可是看着看着就要落泪,她在房里走来走去,口里念叨着:姐姐,这可怎么是好啊姐姐。

   二哥只来过一次。他跪在大哥的床前很久都没有出声。后来他突然抱住大哥,他呜咽的声音含混不清。但我还是听清了。他说,哥哥,你是我唯一的亲人啊。

   我知道,二哥从来不把母亲和我当做他的亲人。虽然他对母亲很恭敬,在人前对我很爱护。

   不过我也不觉得那有什么重要。

   我忽然发现大哥的手冷了。大嫂的手像冰块一样从我的手中滑落。她终于开口说话。她说:夫君。

   她的夫君没有回应她。

   我失去了大哥。

   身边那些纷繁的各色各样的人依然开口叫着:主公。

   现在他们叫的是二哥。

 

 (三)

   老实说,我对“死亡”没有什么概念。我才十四岁。我的父亲是死去多时的了。我对他毫无记忆。

   我对大哥有很多记忆。可是我不觉得他是“死”了。他生病了,要去别的地方养病,我现在见不到他。

   我仍然骑着马到城外去,守城的兵将居然不放我出门。

   主公有令,郡主近日不得出城。

   胡说,大哥从来不会不让我到城外去。

   主公有令,末将只是奉命行事,望郡主海涵。

   我忽然想起,他们的“主公”,是二哥而不是大哥了。那大哥呢?大哥再也不会对手下人吩咐:非干军国要事,郡主之令,如策之令。大哥再也不会教我骑马射箭,沿着江边与我赛马了。

   死,就是这个人再也不会出现了。

   我跳下马来,抱着马鞍失声痛哭。拦我的兵将齐齐跪倒。

   我从来没流过那么多眼泪。

 

   大嫂,是一滴眼泪也没有流的。

   她的悲伤不需要用眼泪来表达。因为,大哥死的第二天,这位江东著名的美女,就再也不是美女了。

   不。我不是说她容貌有什么变化。她的眉眼,头发,身材都没有变化。只是她再也不是美女了。她成了一具雕像,从头到脚,再没有一丝光彩。像暴雨洗刷后的花朵,形状还在,却色香尽失。

 

 (四)

   母亲让我多陪陪大嫂。

   大嫂说,你要是闷就求你二哥放你出城去散心。我是不需要人陪的。我父亲也叫我妹妹进宫来陪我,我都叫她不要来。

   你妹妹,和你一样好看吗?

   不。她比我好看。

   那她嫁人了吗?你嫁给了我大哥。只有我大哥这样的人才配娶你。她比你还好看,该嫁给谁呢?

   她已经嫁人了呀。她嫁的是周瑜。你没听说过吗?

   是谁?

   是周瑜呀。

   我们江东叫周瑜的人很多吗?

   叫周瑜的人是不是很多我不知道。但她嫁的,是“曲有误,周郎顾”的那个周瑜啊,在你哥哥手下做中郎将的,你不认得吗?

   我不认得。

 

 (五)

   我认得周瑜。

   那天我从马上摔下来。

   那时我刚学会骑马不久。

   大哥去检阅兵马。我也要去。我说我会骑马了,我穿男装,跟着你去。大哥从来拿我没办法。

   我第一次看到那样的场面。数不清的人和马,队列森严,空气里有萧杀之气。

   我的枣红马也是第一次看见那样的场面。它大概很紧张,慢慢开始狂躁起来,突然一声长嘶抬起前蹄把我甩下来。

   我慌极了。我本来就不好看,要是再摔残了就更不好看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个时刻会关心自己好不好看的问题。

   在坠地前的一刹那,我听到另一匹马的嘶鸣,一只手把我拦腰抄起拽到马上。我被一个人夹在他的胸前,在手足胡乱扑腾的同时我看见一张极其英俊的脸。

   他把我带回大哥身边。

   原来是郡主,得罪了。

   你怎么知道我是郡主?

   我穿了男装的。以为别人看不出我的身份。我看见他的脸微微红了一下,但没说话。

   大哥笑我:傻丫头。

   我一直以为大哥是这世界上最好看的男人。

   直到我看见他。

   大哥说他叫周瑜。大哥说周瑜和他情同手足,周瑜是他的兄弟,就像二哥一样。

   不。周瑜怎么能同二哥一样呢。我又不喜欢二哥。

 

   我想起来了。我不是从大嫂嫁进来的那天开始喜欢好看的人的。

   是从看到周瑜的那天。

 

   (六)

   检阅完毕回城的路上,大哥和周瑜讨论他们的“军国大事”。我听不懂。

   我一路上抚摩着枣红马的鬃毛。你,你,居然敢摔我。哼。看我回去叫马夫饿着你。

   我忽然听见他们提到我。

   郡主今天受惊了吧。

   我这个妹妹啊。先父早逝,我又对她疏于管教,生性顽劣,毫无闺秀静好之气。

   哪里。郡主生性活泼,娇俏动人。

   我勒着缰绳,让枣红马走得慢一些。

 

   母亲听说我从马上摔下来,叫下人们看着我,不许我再骑马惹事。

   我问母亲,如果我是别人家的女儿,他还会觉得我美吗?

   母亲笑。一个女子命运好坏,并不是由美不美决定的。生得太美的女子往往命薄如纸。娘觉得你美得刚刚好。

   那你年轻时美吗?

   你父亲觉得是美的。我的姐姐很美,但很早就过世了,留下你两个哥哥。我有时想,如果她不是那么美,或许寿数还能长一些。你大哥钟意了乔公的长女,我心里总有些忐忑。

   乔公的女儿很美吗?

   很美。人们都说他的两个女儿是我们江东最美的女人。

 

(七)

   一个女子命运好坏,并不是由美不美决定的。

   但一个女子的爱情,却和美不美关系极大吧?

   虽然这里人人呼我作“郡主”,向我行礼,还有人夸我“娇俏动人”,却终究,是不能和美女相比的。

   那么英俊的周瑜,娶了比大嫂更美的女子。

   而我居然不知道。

   我怎么会不知道呢?

   是了。他成亲的日子,也是大哥成亲的日子。身边的人都在为大哥的喜事忙碌着,谈论着,我还像个跟屁虫一样大嫂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看不够她的美。

   而比大嫂更美,是怎么样的美呢?

 

(八)

   我对二哥说,我的婢女们和我一起习武有好一阵了。我想让她们和你的兵士们比试比试。

   你这不是胡闹么?刀剑无情,伤了如何?要我在母亲面前怎么交代?

   比武么,又不是上阵杀敌,点到为止好了。你挑一些谨慎的兵士。

   不可。

   要是大哥,一定会答应的。

   我知道二哥不是真心疼我。但他对大哥是真心的。

   他果然答应了。让周瑜亲自挑选吧,千万不可大意。都是大哥当日纵容了你。

   是的。大哥当日那么纵容我。但,再多纵容,他却没有留意到妹妹的心思。若不然,他怎么会和周瑜一起成亲?他怎么会让周瑜娶了他的妻妹?是在他眼里,十四岁的妹妹太小还是个孩子?或者,他是被他自己的幸福冲昏了头,留心不到妹妹的变化?

 

(九)

   我又见到了周瑜。

   我想穿坠马时的那一身衣裳。

   仙儿不让。

   小姐,我们都穿绿色,你穿红色。或者我们都穿黑色,你穿紫色。

   我听仙儿的。别的侍女都呼我“郡主”,只有她一直叫我“小姐”。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她总是为我考虑得很周到。

   我穿了火红的一套衣裳,配了银色的铠甲。

   如果我不够美,至少,我和那些抚琴绣花的小姐们是不同的。

   他说:郡主。

   他行礼时微微低着头,我看见他光洁的额头和英挺的眉峰。

   劳烦将军了。

   我在他抬头之前转身走开。

   我不愿意和他的目光对视。小乔是怎么样的美人呀,该是眼波流转如秋水如星辰,看过了她的眼神,再看我这样的姿色平凡女子,会不会像看到死鱼眼睛?

   在周瑜的面前,我总是骄傲不起来。

   觉得自己简直就像沙场边上丛生的野草,黯淡粗糙杂乱无章。

 

 

(十)

   比武当然是我们赢了。那些兵士们事先得到吩咐,要小心不能伤了郡主的侍女更不能惊着郡主。他们只有抵挡的份儿。不过抵挡得很漂亮,不是那么明显地露出“让”的痕迹。看来周瑜是用心挑选了的,不只要谨慎,还有聪明。

   二哥后来说:你高兴了吧?

   我不高兴。

   我在伞下看。周瑜在对面。

   隔着舞枪弄棒的人群,我看见他脸上隐约笑意。那是带着嘲讽的笑意。

   他也许在想,我这样锦衣玉食的女子,只能在“做戏”当中得到虚假的乐趣。

   还是,他会觉得,我根本看不出他手下兵士的容让而兀自欢喜,像白痴一样令他觉得可笑。

   江边过来的风吹拂着我的脸。我忽然觉得索然无趣。

   结束。

   他说:恭喜郡主练兵有方啊。

   我说:也恭喜将军。娶了江东的最美的女子做夫人。

   郡主过奖了。贱内不及孙夫人和郡主远矣。

   我低下头去。

   他说,贱内。是谦恭的称呼。称呼他的女人。

   小乔是他的女人。

   而他永远称呼我:郡主。

   他说江东最美的女人比我差远了,是多么言不由衷的客套。而当日,他说我“娇俏动人”,亦不过是客套吧?

   是不是客套,我永远也没法知道。因为不能问。

 

(十一)

   我终于也有机会见到了小乔。

   她很美。

   但我不觉得她比大嫂美。当然,是大哥在世时的大嫂。(大哥离去后的大嫂形容枯槁,和“美”字绝缘了。)

   她很柔弱。是惹人怜爱的那种。

   仙儿说:乔二小姐很美。但小姐你也很美啊。是两种类型的美。

   怎么还叫乔二小姐,应该称呼人家周夫人的。

   仙儿不再说话。

   我一直不知道仙儿怎么能看出我的心思。

   但,何苦呢?就算我的贴身侍女固执地称人家乔二小姐,“周夫人”这个词也和我无关。

   我只是他口中的“郡主”。

  
   (十二)

   这些年。

   我的马术、射艺、刀剑和拳脚功夫都越来越好了。

   我的母亲因此越来越发愁。

   二哥一再开解母亲,他一定会为我找一个好夫婿的。其实我知道他并不怎么把我的事情放在心上。他已经娶到第四房夫人了,可是没有一个有当年大嫂一半的美。就像,我觉得他再怎么努力也没有大哥一半的好。

   我越来越思念大哥了。

   年少时不懂得的忧愁,随着年笙渐长,疼痛慢慢呈现出来。

   我懂得了大嫂为什么会一夜之间容光尽失。

   我虽然不能认识许多人,但也在各种机缘之中见过了许多人,再没有人能有大哥那样的神采、气魄、果敢与英武。

   除了周瑜。

   有时我会想,是不是造物弄人。时世那么混乱,一定有什么差错发生过。周瑜才更像大哥的亲兄弟,人品、性格、气度,甚至,同样的英俊。二哥怎么也不像同大哥有什么关联。我近来发现他的胡子越发长出紫色来。

  是的。如果周瑜是我的二哥,我就不必有那些难过了。而既然世间男子都无法同我的两个哥哥相比,那么嫁给谁都不会有分别,我也不必用“若非英雄吾不事之”的托词迟迟不嫁。

 

(十三)

   我越来越多与大嫂在一起。

   我们共同思念着一个男人。

   对于我们两个而言,时间,已经不是为了发生什么才存在,而仅仅是为了回忆曾发生过什么而存在了。

   当然,常常去陪伴大嫂,于我,还有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我可以经常看到小乔。

   如果我不能经常看见周瑜,那么,能看见小乔也是好的。

   他的眼光曾在她的眼波里停留。他的手,曾轻柔抚过她的面庞。那我就看她的眼睛和她的面庞吧。

   仙儿总是陪着我的。

   有天从大嫂那里回来,她忽然对我说:小姐,你有没有发现乔二小姐好象见老呢。小姐,即使我不是你的丫头,我也觉得今时你比她更美。

   是吗?

   我再遇到小乔时着力打量她。果然呢。我看见她眼角的细纹。

   她原本长我两岁。但今时她好象长我五岁以上了。

   我还未褪去少女的底色,她已是个十足的少妇了。她也该是个十足的少妇了,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我今时真的美过她吗?仅仅因为我更年轻,更没有被岁月刻下痕迹?

   我忽然哀痛得厉害。当日多少人说她绝美我也不曾妒忌。当日得知周瑜和她成亲我也不曾妒忌。可是我如今竟然妒忌得厉害,妒忌得心口疼痛。

   我妒忌她比我衰老更快。妒忌时光在她眼角刻下的风霜。因为那是她和周瑜共同度过的时光刻下的痕迹,她的衰老里有他和她的回忆。

   而我没有。我的青春毫无痕迹。

   我忽然想嫁人了。

  

(十四)

   二哥也的确很想把我嫁出去了。

   二哥很在意别人怎么看他。所以虽然他内心并不把母亲和我当亲人,却总要表现得很关心我们的样子来。人人都说他侍母至孝。我都二十二岁还待字闺中,虽然有我自己的狂言在先,他也觉得实在不像样子了。

   何况,他觉察到了我的变化。

   虽然我仍在说“若非英雄吾不事之”,他还是从口气的强弱里听到了不同。毕竟,二哥已是坐拥东南的诸侯,洞察人心的本领自不在话下。

   其实,我想,不能嫁给自己爱的人,是谁,是英雄还是狗熊,都已经不重要了。

   如果说还有条件的话,那么我希望他年轻,英俊,好让我在日日相对的岁月里至少眼睛舒服一些。

 

(十五)

   二哥看中的人选,无非是世家子弟或得力的青年将军。

   他知道我骄纵惯了心思固执。他说,在这些人里面,任由我选,直到有我钟意的人。

   其实,谁和谁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对大嫂说,不如你替我选吧。

   大嫂的手滑过我的脸。我听见她的叹息。

   我奇怪她的手指怎么会这般粗糙。不是磨砺过的粗糙,她是不需要做任何会磨粗手指的事情的。是失去水分的粗糙。可是这也是不与江南的气候相应的。

   没有爱情滋润的女人,连皮肤也留不住水分吗?

   妹妹,你想嫁得像小乔一样好,是吗?

   若是小乔来选呢?她会在这些人里选中谁?

   她不会选中谁。她已经选了周瑜。

   如果让她选呢?如果她没有周瑜呢?

  

   我知道我问得失态了。

   是的。我在心里问过许多次。如果小乔没有周瑜呢?如果周瑜没有小乔呢?如果,周瑜不是小乔的周瑜呢?

   我二十二岁了。

 

(十六)

   小乔昨天来过。我替你问过她。

   她会选谁呢?不,她会替我选谁呢?

   她说选谁都好,只要不是刘备。

   刘备?和刘备有什么关系?那个到处逃亡居无定所的大汉皇叔?父亲如果在世会有他那么老吗?

 

   后来我知道,我的二哥,已经派人到荆州提亲了。

   当然,二哥虽然不是真心爱护我,也并不想真的把我嫁给刘备。那不过是他想要夺回荆州的计策。

   夺回荆州和嫁掉我,这两件事都是他要做的。是分别做。

   他还是想给我找一个年貌相当的夫婿的。要不怎么对得起大哥在世时对我的宠爱呢。

 

(十七)

   可是我决定真的嫁给刘备。

   因为我知道了,向二哥献那条计策的人,是周瑜。

 

(十八)

   我听说诸葛孔明背诵曹操《铜雀台赋》之后,周瑜从椅子上跳起来,面向北方大骂。

   因为孔明劝他把江东“二乔”送给曹操。

   “二乔”就是我的大嫂和他的夫人。

   虽然大嫂已经不再是美女。周夫人也在岁月里颜色衰减。

   可是事关他的女人。

 

   我没见过他愤怒的样子。

   但我见过大哥生气的样子。大哥其实脾气并不好。当时人人都叫他“小霸王”,曹操叫他“狮儿”。英俊的人,生气也是好看的。我没见过狮子,但我能想象雄狮怒吼一跃而起的样子。

   周瑜愤怒的样子不知道像不像大哥。

   但我知道,周瑜会为之冲冠而怒的,只能是他的女人。只能是小乔。

 

   我之于他,说到底,还是无关的人。所以才会被心平气和视作棋局之子。所以他可以献出这样的计策。

 

   从我坠马的那天起,我就决心,如果不能在他的眼中是美的,至少,要在他眼中是特别的。

   我有了这样的机会。

   如果我也能令周郎愤怒的话,那只能是因为------我破坏了他的计策。

  

  (十九)

   即使我不想破坏周瑜和二哥的计划,诸葛孔明那么聪明的的人也不会让他们如愿。荆州来的人已经把消息传遍全城,就是说,如果想保留体面的话,嫁也要嫁,不嫁也要嫁。

   何况,我对母亲说,我愿意嫁给刘备。

   母亲说,刘备算得上当世英雄,但,是你想要的那种英雄吗?

   我说是。他总好过那些锦绣堆里长出来的浮浪子弟。你看我终日和刀剑为伍,怎么能缔结凡俗的姻缘呢?不如让我跟他去。

   母亲对二哥和周瑜动了怒。

   但她同意了这门亲事。

 

(二十)

   二哥为我准备了丰盛的嫁妆。

   成亲那天我看见他的目光。他很少长时间地看着我。

   他有些许内疚吧。我想。

   我看见了周瑜。

   八年来,我见到他的机会并不多。

   他喜欢穿白色的衣服。依然英武,而岁月又给他加上了儒雅。

   他向我道喜。

   我也向他道喜。他早已当了都督。小乔又为他新添了一个女儿。

   不。我不能想到小乔。我想到她会因为给他生了第三个孩子而增加一些皱纹,想到这个我就妒忌得无法呼吸。而我不能在宾客面前失态。

   我转脸去看我的夫君。

   我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这个半老的男人。

   我只好去看他身边的人。

   他身边的将军也着白衣。

   很多年了。在大哥和周瑜之后,我又看到了一个英俊的男人。而我原以为,除了大哥和周瑜,这世上再没有什么英俊的男人了。

   为了不让自己的目光总是跟着周瑜,我开始经常注视这个叫做赵云的人。

   还好,用来分散自己注意力的这个人也是极其英俊的。

 

(二十一)

   “香香”。

   我有一阵眩晕。

   我是怎么了?我在哪里?为什么一个这么老态尽显的男人堆着满脸近乎谄媚的笑容管我叫“香香”?

   你会后悔吗?临别时大嫂问我。

   我没有回答。

   如今我也自问了,后悔吗?

   后悔吗?

   为了给一个男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要付出一生的时光做代价,值得吗?

   而对于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来说,所有一举一动耍尽百宝他也可以视而不见。

   如果,赌气和自我伤害是武器,那也只能伤害爱自己的人,却永远撼不动不爱自己的人。

   当男人面对自己不爱的女人,他就是铜墙铁壁。

   而我,却为此必须听一个我感到厌恶的男人叫我“香香”。?

   我对身边这个人微笑着施礼。

   “妾身孙仁,愿侍夫君。”

 

 (二十二)

   很多人说刘备是英雄。

   我不这么觉得。

   不是因为他长得不好看。也不是因为他老了。

   我想,如果我的父亲在世,即使华发已生,即使皮肤松弛,他的气度风范也还是值得女人迷恋的。

   我不记得自己的父亲。但我记得大哥。如果大哥能活到老年,就会是我想的这样。

   而刘备,他见到我那些佩刀的婢女居然会发抖。

   他更愿意听一些温软的曲子看俗艳的舞姿。我任由他。

   我仍然一个人出去骑马射箭。

   有一次,我遇到赵云。

 

 (二十三)

   后来我常常想,世上究竟有没有“宿命”这回事呢?

   因为遇到赵云的那一次,我丢了一样东西。

   是一把羽扇。

   是周瑜的羽扇。

   那是大嫂给我的嫁妆。

   是大哥和周瑜结拜时交换的信物。

   我每次骑马时都会带在身上。

   我想,有这把扇子在,我就不会害怕坠马。

 

 (二十四)

   赵云问我,主公没有陪主母一起来吗?

   他的主公,沉醉在酒乐温柔乡里。可是我并不想在属下面前表现出对刘备的看不起。

   “是我不让夫君陪我。他半生奔波操劳,难得歇上几日。你叫我夫人就好了。”

   主母?多古怪的称呼。

   “属下久仰夫人武艺高强,且有鸿鹄之志,可谓巾帼不让须眉。”

   “赵将军过奖了。赵将军长坂坡救阿斗,在曹营杀了个七进七出才真是英雄,我江东妇孺尽知啊。”

   妇孺尽知?我却是前几日听母亲说起才知道。我从不关心别人的故事。这些年,我只关注一个人的一举一动。周瑜。

   但我也必须学习着说这些客套的话了。

   就像,赵云说他久仰我武艺高强有鸿鹄之志,又何尝不是客套?

   就像当年,有人说我“娇俏动人”,

   又何尝不是客套?

 

   心里疼痛,索性策马回城。路上走得太急了,回府后向怀中探去,扇子没了。

 

(二十五)

   我原路返回去。

   我让枣红马走得很慢。不能放过每一寸走过的路。每一寸。

   我责骂自己。

   我迁怒于路过的人。我的枣红马曾飞驰过挑担进城的人、路边摊贩、官宦家眷的轿子……我迁怒于他们。我迁怒于我今天遇到过的赵云。

   我一直返回到江边。

   再从江边回府。

   暮色渐来。

   我快要虚脱了。

   我从来没有觉得骑马会有今天这么累。

   我满头大汗仪态尽失。

 

   我从来没有得到过周瑜。

   我只得到了他的扇子。

   我连他的扇子也丢了。

 

(二十六)

   我在府门前又遇到赵云。

   他从府里出来,有一点讶异:主母刚刚回来吗?

   这么晚了赵将军还要出去?

   是的。要去一趟都督府。

  

   我在路上捡到一点周都督的东西。

   是什么?

   周都督的扇子。扇柄上刻着“公谨”两个字。

   “那是我的!”

   我知道错了。可是话已出口。

   心砰砰地跳着。怎么收场?怎么收场?

   还好暮色已经深了。我想赵云应该看不清我的表情。

   那就交还给夫人了。

   他没有下马,径直把扇子递来。

   暮色里只看见他模糊的白衣。

   良久。我说,那是周夫人赠我的。

 

(二十七)

   我陪刘备饮酒。

   毕竟,他是我的夫君。

   婢女说,赵将军求见。

   我在刘备开口之前拦住了他。

   夫君。赵将军若来同你谈军国要事,妾身必得回避。夫君不要妾身陪在身边?

   那怎么会?何况现如今也没有什么军国要事。让赵将军歇息去吧。

 

   从还扇的那天起,我不给赵云见到刘备的机会。

 

(二十八)

   我射箭的时候遇到赵云。

   准确地说,应该不能算遇到。是赵云找到这个地方来的。

   “主母为何阻拦我见主公?”

   “你的主公不想见你与我何干?”

   “主母怕什么?”

   “我不怕什么。我说过了叫我夫人。”

   “主母以……夫人以为赵云会说什么吗?”

   “你会说什么?”

   “我不会说。”

   “你不会说的是什么?”

   “夫人明白。“

 

   是的。我明白。刘备手下赫赫有名的大将,又是以智勇双全闻名的,怎么会相信那扇子是小乔赠我的。

   闺中好友互赠留念,再怎么,也不会赠出自己丈夫随身之物。

   何况,我和小乔,又哪里有什么交情?

   其实我并不在意刘备怎么看我。也不在意所谓名节。

   但,捡到这把扇子的人,应该会觉得这扇子是周瑜赠我的吧。

   我在乎周瑜的名节。因为我知道他在乎。

   我在赵云面前再怎么解释也枉然。他如果没有看破,又何必亲自去都督府?派个小厮或兵卒可做的事,赫赫有名的上将,怎么会亲历亲为?

   我如何能不拦他?

 

(二十九)

   我见主公是为别的事。请夫人相信,属下对男女情事并无兴趣。

   我相信。听说赵范想把他美貌无双的嫂子樊氏许配给将军,差点被将军杀了。想来将军确实不感兴趣。

   江风吹来。我闻到酒气。

   他是醉了之后才斗胆前来质问我。

   他对我很愤怒吧。

   英俊的男人,愤怒的样子也是好看的。我又想起大哥了。

   他很久都没有说话。

   “樊氏很美吗?”

   我想,他面对樊氏,大约像周瑜面对我吧?不动心的女人,美,或不美,都不重要,都撼不动他们的铁壁铜墙。

   “很美。但没有姗姗美。”

   “姗姗是谁?”

   我忽然对他的过往产生了兴趣。这个英挺的男人,对死亡从无畏惧,对男女情事了无兴趣的男人,也有过青涩的初恋吗?

 

(三十)

   姗姗就是姗姗。

   她后来嫁了人,别人才称她樊氏。

   将军是说,姗姗和樊氏是同一个人?

   不。我只认得姗姗。不认得樊氏。樊氏是赵范的大嫂。

 

(三十一)

   我十五岁离开常山。姗姗只有十四岁。她很美。又爱哭。

   她胆子很小。我教她骑马,她老学不会,因为她害怕。

   她喜欢坐在山顶上,看我骑马从山坡上一路跑上来。

   她也喜欢笑。她笑的时候很好看。

 

   后来呢?

 

   后来我离开常山。在不同地方征战。乱世。可是乱世能给人机会。

 

   后来呢?

 

   后来我回到常山。但没有见到姗姗。她父亲是商人,举家搬迁,不知所终。何况过了那么多年,想来她即使在,也早已嫁作人妇。

 

(三十二)

   那樊氏呢?

 

   樊氏?

 

   天气淡阴。我看见他笑得很苦。不,他不像大哥。大哥的一喜一怒都是明朗的。而面前这个人,表情里有太多隐忍。

 

   我在赵范家里喝酒。因为是同姓,一时兴起结了兄弟。多喝了几杯。他叫他的寡嫂来把酒。后来——

   后来的事我知道了。他要把嫂子许配给你,你说他的嫂子就是你的嫂子,你不能娶她,还怒斥了他——

   不。不是这样的。我喝多了。我觉得他的嫂子很像姗姗。非常像。

   我早到了该成亲的年纪了。找不到姗姗我也得成亲。既然不是姗姗,是什么样的女人都无所谓了。可是我不能娶一个那么像姗姗的女人。那样太痛苦了,对我,对她,对姗姗来说都是。

   所以我拒绝了他。用那么好的理由,用那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当托词,是因为真正的原因不能出口。就像夫人,说要嫁一个举世无双的英雄,也不过是托词。

   你既然想得清楚,那么做了,也没有什么不好。

   没有什么不好。没有什么不好?

   我说过我当时喝得太多了。

   那又怎样?

   不怎样。我酒醒了之后发现,樊氏不是长得像姗姗。

   不像吗?

   不像。她就是姗姗。

   我一直叫她姗姗,都快忘了,她姓樊。她叫樊姗姗。

 

(三十三)

   “你怎么会认她不出?”

   “是啊。我怎么会认她不出?

   十年不见。

   十年不见也不该认不出的。我实在喝了太多酒。”

   不。十年不见应该会认不出的。十年,那个叫姗姗的女子,从少女到妇人,出嫁,生子,丧夫,时世离乱,该在她的容颜上有多少刻画啊?

   江东最著名的美女小乔,锦衣玉食,伴乘龙佳婿,尚且会老。何况乱世中流离的妇人?

   “那你为什么不改口?”

   “我如何改口?”

   “我那样义正严词地拒绝了,世人尽知。”

   “英雄的名誉比姗姗重要?”

   “姗姗又如何容得我改口?”

   那个叫姗姗的女子,亦是如我一样吧。她可以改嫁,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名节,却爱惜他的美誉。像我如今不愿有人对周瑜猜疑。

   还是,她真以为他是拒绝了他?或者,她甚至以为他是认出了她才拒绝她?

   那太残忍了。

 

(三十四)

   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子龙无意中知道了夫人的秘密。

   如果夫人也知道了子龙的秘密,大概会安心一些吧。

   夫人现在相信子龙不会说了?

   我信。那你又凭什么相信我不会说出你的秘密?因为我们互有把柄?

   夫人可以这样认为。虽然子龙并不是靠这个决定信不信一个人。

 

   靠近江边的地段,空气总是温润的,甚至有极细微若有若无的水点扑在脸上。不是雨。温湿的空气里还有桂花香气。

   这样的地方,这样的天气,和这样英俊的人谈话。一切都是美的。

   可是,谈的话,又像交易,多煞风景啊。

 

(三十五)

   赵云终于不受阻拦地见到了刘备。

   按照诸葛孔明的步骤,我们,该回荆州去了。

   借口到江边祭祖,我们上路了。

   我没有带着我的嫁妆们。只带着我的剑,还有周瑜的扇子。

   追兵的马蹄声近。

 

(三十六)

   赵云要留下来断后。我也要留下。

   刘备带着三百人仓皇往江边去了。

   我暗暗地笑,众人口中的英雄,原来如此。

 

   “夫人何必留下呢?”

   “我是东吴的郡主,兵将们还忌惮我三分。”

   “从你离开府邸的那一刻起,江东的人就不会再当你是郡主了。这毕竟不是女人的事,夫人还是随主公先行吧。”

   “子龙觉得尚香是一般的女人吗?”

   出口就是错。我怎么会在他面前自称“尚香”?我在刘备面前尚且刻意自称“孙仁”。

   是因为知道了彼此隐秘的心事,所以变得亲切?我开始叫他“子龙”而不是“赵将军”。而他,至少,不会再把“夫人”称呼成“主母”。

 

   我当然要留下。我要亲自面对东吴的追兵。因为那是周瑜统帅的兵马。

   我要让周瑜看到,我不是他棋局中一颗无声的棋子。他永远也想不到我会做出些什么。我要让他记得,我是个特别的女人。

 

(三十七)

   我喝退了徐盛、丁奉,又骂退了陈武、潘璋。

   我有点疲倦了。

   “主公应该去得远了,夫人也快走吧。”

   是的。该走了。

   我自己也不确定还能不能喝退再来的人。总会有再追来的人。而最后来的人,为了取刘备的命,也会取我的命。

   因为如今江东的主人,是孙权而不是孙策。二哥能忍耐我的限度,快要到了。

  
( 三十八)

   我们在江边见到了诸葛孔明。

   我疲倦得厉害。赵云把我扶上船。

   岸上万箭齐发的时候我们已经远过江心了。

   可是还有水军呢。在战鼓声中来的,是周瑜的船队。

   他亲自追来了。

   我在那一刻有一点恍惚。

   周瑜追来了。他是追我回江东吗?带着千军万马追我回去?

   我们坐的小船在风浪里歪斜得厉害。江水翻上来打湿了衣服,只觉得一片冰冷裹紧了我的双腿。

   我在冰冷中醒过神来。周瑜不是来追我的。他是来取刘备的命。

   我们从江北上岸,换了车马。预先埋伏的军队和周瑜的追兵交战了。

   我没有回头。

   后来我听见身后远远传来兵士呼喊声音: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我怆然泪下。

   我感激孔明。是他让我试图特别的离开变得更加特别。彻底的失败会比成功更能在周瑜心里烙下深刻印记。我痛恨孔明。痛恨他折辱了周瑜的骄傲。像周瑜那样的男人,永远应该玉树临风傲然控万事于掌中,而孔明居然令他失手。

   不管怎样,我离开了江东。离开了我生长了二十二年的故乡。离开了我深爱的人。

   发现我流泪的人,不是我的夫君,而是赵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