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河大漠—中国历史上的文韬武略 基督教会与儒家

(2008-06-20 19:23:19)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长河大漠————中国历史上的文韬武略

                                  基督教会与儒家

 

宋宜昌

 

    翻开一部欧洲中世纪史,几乎有一半在讲教会和宗教变革。在拉丁世界:包括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教会和教皇的力量非常强大,当国王软弱时,它的力量超过了国王;当国王强有力时,它起码也与国王旗鼓相当。如果仅从精神、信仰和文化上讲,它占绝对优势,无人与它比肩。

    在中国古代,大致与基督教会相仿的力量恐怕就是儒家和儒教了。

    把教会和儒家拿来直接比较,不仅困难,有时简直缺乏可比性。如果把它们当成两类完全不同的事物,到会使思考变得简化。硬要说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大概就是它们垄断了文字的传授。

    孔子诞生于中国春秋时期鲁襄公二十一年,周历十月,夏历八月二十七日,折算成公历即公元前552年9月9日。与基督教传人耶稣相比,早了五百五十余年。

    孔子的学说经典主要存于《论语》,它既是一部规劝帝王如何治国的理论书,又是规范臣下如何辅佐君王的行为法则,还是普通人治家处事交往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道德说教。如果更仔细地研读,并且配合孔子的弟子(虽非亲授)孟子对孔子学说的广义禅释,读书人可以从中领悟到深沉博大的精神力量。

    当年孔子讲学之前后,中国文明呈现了一种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的生机勃勃格局。然而累经千年,唯孔门独大,的确值得思考。一本轻薄的《论语》,飘飘扬扬地把中国人的灵魂浸润了两千年。就拿当代来讲,“五四”批孔,“文革”批孔,那些激烈抨击孔子的人们惑已作古,然而今日中国却在全世界组建了数百家孔子学院,传播中文和中国文化。如果不是中国人的基因中活着孔子的元素,中国基本的社会生活中,有与孔子思想共鸣的东西,那从何解释呢?

    基督教不是创立最早的宗教。在波斯,有琐罗亚斯得教(中国称景教,拜火教)在印度,有乔答摩创立的佛教,均在基督教之先。然而基督教确是世界上影响力虽大的宗教,也是教徒最多的宗教(包括天主教、各派新教、东正教)。

    今天,我们泛指的“西方”,也是一个基督教世界。自从大航海时代以来,西方,也即基督教的力量不断扩展,一度在全球占据了统治地位。对于这种持续时间之久,影响面之广大的精神力量和它造成的物质世界的现实,我们是不能加以忽视的。

    研究基督教,再没有比中世纪更好的舞台了。就像研究恐龙,你必须回到侏罗纪一样。

像儒教和基督教这样的世界性宗教,远不是一两篇博客所能表述的。我这里仅仅是举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中国的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和东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把基督教定为国教的历史变局。从此,儒教在东方中国一举成为至尊,并向朝鲜、日本、越南辐射;而基督教则扩张到整个罗马帝国境内,又向帝国的各个边疆,特别是日尔曼地区和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辐射。两大宗教——虽然把儒教作为宗教在今人嘴里有些勉强——以此奠定千秋大业,成为几达世界40%人口的基本信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