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喷气支线机的血肉之战

(2007-09-21 10:30:39)
标签:

时事评论

分类: 汇入江河
汇入江河
 

 

 喷气支线机的血肉之战

 

宋宜昌

 

    中国航空工业经过那么多年的徘徊犹豫之后,终于选定了喷气支线客机作为突破口,下大力气研发自有知识产权的民机,ARJ-21机明年要下线试飞了,大家都为此感到高兴。

 

喷气支线机的血肉之战 

ARJ-21

 

    无独有偶,俄罗斯的“超级喷气”-100喷气支线机,即RRJ机也要在今明两年试飞。支线客机的市场上,一下子多出来两个新来的竞争者。

    本来,支线客机市场还是块不错的蛋糕。在过去,荷兰的F-27“友谊”机,德国MBB的容克机,西班牙、印尼和意大利的几款螺旋桨运输机都还十分活跃。但到喷气支线机登场后,世界上只剩下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两家了。庞巴迪是CRJ系列,巴西是EBM系列。这两家公司本来都有雄心壮志由100座级过渡到150座级,也就是波音737系列和空客A320系列的世袭领地。但均遭到波音和空客蓄谋已久,策划周密的打压,庞巴迪先行败阵,巴西人随后有了一点儿突破,然而再往前走,困难重重。

    从今天看,波音、空客,以及它们背后的美国和西欧,对支线喷气客机总算是网开一面,允许发展,只把门限定在150座级,也就是中国流行称呼的“大飞机”。谁敢越界,立马同你死磕。

    细分析,波音、空客网开的这一面也还伏下了不少的杀机。如果真让它们的设计得手,加拿大、巴西、俄罗斯、中国的航空产业界还有不少烂果子吃。

    首先是两家霸主支持别人搞支线机,让竞争者越多越好,竞争的程度越激烈越好。

    一贯只卖飞机不卖技术的美国和西欧,这次对中国搞AJR-21还挺支持。著名的发动机厂商,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慷慨地答应供给中国ARJ-21的发动机,也就是GE的CF-34-10A发动机。航空电子大腕罗克威尔-科林斯公司和霍尼威尔公司还答应为ARJ-21提供相关航电、导航、控制装置。

 

喷气支线机的血肉之战 

俄罗斯RRJ型支线喷气机

 

    与此同时,这几家公司还支持了俄罗斯的RRJ系列。波音为其取得FAA(美联邦航空局)适航证和市场做了不少工作。一向不给别人技术的法国斯奈克玛发动机公司破例与俄国留里卡/土星发动机设计局共同研发适用于RRJ的发动机。斯奈克玛连自己的民用发动机技术也是通过与美国GE合作才学来的。

    可以设想,在2010年前后,中国俄罗斯的喷气支线客机会相继登场,在中、俄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打开销路,扩大生产,提高质量,降低单价,最终站稳脚跟。那么,中、俄所得,就是加拿大和巴西所失。CRJ机和EBM机的销售增长就会终止,反过来,销量下滑也说不定。

    不仅加、巴两国支线机销量下降,单价也会被迫下压。尤其是中、俄人工成本均低,科技力量一点也不逊于加、巴。ARJ和RRJ将决定或影响支线机的定价权,巴西和庞巴迪只得跟着ARJ和RRJ走。这一走不打紧,利润就会下降,下降幅度有多大,全看中、俄两国的生产规模和成本了。

    如此一来,庞巴迪和巴西将遭受挤压,能否立足尚不好说。即便能勉强支撑下来,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没有利润,就无法投入大飞机研发。在大飞机领域的竞争力,就大打折扣。波音和空客,在B737系列和A320系列降点价,设备升点级,就可以逐出新来的竞争者了。

    这个做法似乎不太人道,但市场竞争本身就是冷酷的丛林法则。未来几年会出现什么局面,关注者请拭目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