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发现·幻梦
饥饿的瘦子和优裕的胖子
宋宜昌
洛克希德公司怎样在喷气时代的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且一一战胜原先非常强大的对手,最终成为军火老大,这个问题既是一个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问题,也是一个企业管理的范例。然而,依照洛克希德一贯的严格保密传统,无人明白就里。甚至也没有一个人,写一本详尽的历史,披露洛克希德的决策内容。这一点,和著名的波音公司相比,差异太大了。
我通过研究,暂时把老洛的战略称为“瘦子”战略,主要是与波音公司相比较,波音公司更像一个“胖子”。

F-94“星火”(Starfire)

L-749“星座”
波音的确像个优裕的“胖子”。首先,它以德国人老波音善于精工细作的传统,擅长于制作坚固可靠的大飞机,二战时,B-17“空中堡垒”轰炸机生产了12731架,B-29“同温层堡垒”生产了4000余架,波音积累了丰富的大飞机制造经验和利润。战后,波音先是为空军生产KC-135喷气式空中加油机。利用空中加油机改型,加上B-52轰炸机的设计和制造经验,波音成功研发了波音707民用喷气机,从此跨入民机领域一发而不可收。在空中客车公司尚未成立之前,波音公司是民用大型喷气机的绝对霸主(见本博客文章《波音怎样成为空中霸主》)。

P-3“猎户座”(Orion)代替了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的P2V“海神”

作战的F-35
波音有喷气式民机和军用轰炸机、导弹(民兵、土星系列)的大批订单,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大腹便便,以大自居。
而洛克希德就没这么好的日子可过了,螺旋桨机订单完成后,喷气机的订单很有限。它自己也明白:像U-2这种侦察机单价利润虽高,但总数只有30架,根本养不活庞大的公司。因此,洛克希德处于饥饿状态。人一饿便眼睛发亮找饭填肚子。北京、上海、深圳的打工仔和打工妹们的工作态度,同一个生活无忧的富家子弟是完全不一样的。
找饭找订单就成了老洛的基本生存要求。正因为它身处饥饿,想尽一切办法拼命寻找订单,反而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接单功夫。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