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劳技《做镜框》评课稿  萧江三小 黄小燕

(2013-11-14 13:22:53)
标签:

送教下乡

教育

分类: 教学评价

《做镜框》评课稿

萧江三小 黄小燕

各位老师,下午好!

   很感谢大家不辞辛苦,真诚地到这里来倾听与传送经验!说评课,有点惶恐,毕竟我也第一次接触这课程。下面,我把自己对胡老师这堂课的学习心得与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交流。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回顾这节课时,我觉得胡老师的一路摸索,一路的前行,一次比一次的精彩,她那拼搏、探索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这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欣赏引趣,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这节课是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的积极情感。所以在课一开始就用一些自己做的各种漂亮的小相框展示给学生欣赏,并轻松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动手操作的兴趣,让学生自然地集中起他们的全部注意力,去学习,去探究。

 二、清晰讲解,奠定良好的基石。

  这堂课,要让学生在课堂里完成美观而且又有创新的相框,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老师的教显得尤为重要。老师能否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操作的流程清晰而完整地教给学生,也就决定了学生能否在课堂上掌握这一技术。因此,在课堂前18多分钟,老师是一边讲解一边操作相框的制作步骤,把整个操作过程用实物投影清晰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个个都能看清楚。同时把要点在黑板上清楚地作了板书。哪怕学生在实践时,忘了也能很快地想起。就在讲解时,她也是有抓重点,难点来说,比如楼空,对于有个别学生难懂,她亲自用剪刀操作给学生看,从后面的学生操作来看,学生已很好地掌握了这点技巧。整个讲解过程,短短的几分钟,老师有祥有略,有主有次,时间安排合理,基本上学生都掌握了剪‘刻、贴等基本技能,还设计了有创新的相框,给学生带来喜悦!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劳动知识,提高他们运用工具进行加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是为将来的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保证时间充足,激励孩子创新的动力。

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的基本特点。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操作实践是劳动技术课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胡老师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节约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本来在课开始,有利用课件播放各种设计新颖的相框让孩子欣赏,把这环节去了,留更多的时间给孩子动手创作,去完成他们独一无二的作品。让孩子的灵感在灵活的手中得以迸发。整个训练过程,老师恰当的组织好学生,以保证劳动实践有条不紊的进行。同时,让学生在掌握原有的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出新的创造方法,共同创造出新颖的劳动成果,制作出了美观、实用、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在本节课,胡老师都在用心地渗透着。当学生制作前,出示注意安全提示,制作中指导,激励学生个性化的创作,制作后进行作品展示,让生评价找出作品的优点和缺点,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越高,在提高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也带动审美能力的提升。虽然评价不能直接产生创新能力,但它会促进创新品质的形成,从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于这堂课,我还有点疑惑,在劳动与技术的课程中,在老师扎实的讲解中该如何与生互动。

  总之这节课学生们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很好的完成了作品,我觉得很不容易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