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画图程序评课稿----鳌江小学郑香蕉
(2013-01-03 10:24:36)
标签:
教育昆阳七小送教下乡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杂谈 |
分类: 教学评价 |
初识画图程序评课稿----鳌江小学郑香蕉
各位老师大家好,有幸聆听了两节精彩的信息技术课。两位老师各有特色,下面我对蔡老师的这节课谈谈我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教材处理
《初识“画图”程序》小学信息技术三上第二单元《有趣的“画图”》中的一课,主要内容是初步学习Windows 里自带的“画图”软件,本节课是“画图”程序教学的起始课,这节课教材内容较简单,主要有打开画板,并用铅笔、刷子、橡皮等工具画画伴随我们一起成长的小树,如果光讲解这些内容,肯定也比较枯燥,不能满足不了三年级学生的需要,所以蔡老师在处理教材时,为了更好地培养能力,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补充,以看图讲故事引入,小鸟的家没了,很伤心!你想为它做点什么吗?我们就来为小鸟画一个家吧!把孩子们的爱心和同情心充分调动起来,然后蔡老师又向学生展示了精心设计的教学范例,显示了“画图”神奇的功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了培养创新意识的目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起了学习“画图”,用“画图”帮助小鸟画一个家的设想。所以说蔡老师在处理教材时,发挥了课本的示范作用,但又不盲从课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的实用性。
二、教法运用
蔡老师在教法上采用情境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本节课的主线是为小鸟画一个家,在这个大任务中蔡老师又设置了三个任务,任务一采用自学课本的形式,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尝试操作,结合书本对画图基本界面的描绘,自己去了解各个工具的功能,以此来达到知识的学习,培养了学生探究精神和自学能力。任务二为自学书本16页的教你一招,去发现“铅笔、橡皮、刷子”等工具的秘密。并尝试用这些工具来画一棵树,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经历应用画图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形成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任务三是在任务二的基础上给小树找朋友,使学生能更加熟练的使用各种工具进行绘画。大家在这三个任务中也可以看出蔡老师平时是很注重对教材的利用的,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作品评价
本课是画图的起始课,合理有效的评价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影响很大,提高了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中蔡老师还是比较重视作品的评价,评价中主要采用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的方法,但是我感觉评价都是关注作品的美感,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忽略了主题,如果能跟之前导入部分的故事结合起来会有更好的教育意义。
有待商榷的地方
(1)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画图的一些工具的用法,蔡老师授课的时候可能缺少示范,大部分学生对工具的操作还不是很熟练,导致最后作品量很少,大部分学生没有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在“关闭”画图这一块,没有让学生去探究。
(3)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反馈不是很到位。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粗浅的看法,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