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往事6——过年
(2024-02-09 16:06:11)分类: 记录 |
1973—1974年,我在三姨开封的家里生活了近两年,在这里过了两个春节,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为了寻找这份幸福。今天,我又来到这里过年。半个世纪过去了,人健在,今非昨,童年的记忆依然清晰……
五十年前的开封的年,味道十足。那是因为,家里人多。老话说,过日子过得是人。而我们当时也是一个大家庭,三姨和姨夫带着我们五个孩子,我和表妹、表弟三个人相差六岁,家里的活我们已经都会干了。我弟和小表弟和我们相差的多一点。是我们小玩具,我们带着他们玩正好。
过年其实不是过那几天,而是从准备过年的时候就开始了。按照老皇历的说法,我们依次扫房、洗被、擦窗、刷地、噌锅备碗;一次又一次地采购,买各种各样的年货,吃的、玩的、用的;蒸馍、炸丸子、煮肉…… 贴春联是过年最有仪式感的事,虽然那时的春联没有现在的那么多花样,但是味道比现在的浓,贴上了春联就正式进入年了。
50年前的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做吃的。表妹是总指挥,大表弟主要是负责蒸馍,那时蒸馍还是用传统老面发面。他有力气,总是把面揉得有劲性,蒸出的馍又大又圆。年前的馍变成了花馍,上边有许多红枣摆出的花样。我和表妹主要负责炸各种各样的熟食。炸黄豆芽丸子、萝卜丸子、肉丸子。炸麻页,就是把芝麻放到面里,加上盐,把和好的面擀成薄片,再切成菱形的块,放到油锅里炸,拿出来又香又脆;还炸麻花,把加了糖的面搓成细条,上好劲再和到一起,拧成一个个小麻花,炸出来咬着嘎嘎响,又甜又脆又香。那时还没有厨房,烧的是风窝煤,小灶台边也就能站下我和表妹两个人。我们一炸就是大半天。把平时用来洗衣服的大洗衣盆刷干净,炸出来的丸子、麻页、麻花装了满满一大盆,开封的天气干燥、寒冷,能放好多天。麻页、麻花能当零食吃,各种丸子能单独吃,还能下到各种菜里面吃……一家人围在一起的年,吃得虽然没有现在的丰富,但是年味十足,满满的亲情、浓浓的爱意……那是我最渴望的家庭温馨感。
那时的年珍藏着我的好多回忆,之后的好多年,每当想到五十年前的年,那时的感觉与温暖和幸福还萦绕在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