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来自于河南郑州二中初中部的李红老师成了“网红老师”。因为李老师要外出学习,虽然对自己的学生很放心,但心有不舍,多有牵挂。所以就在中午放学后,她又偷偷“溜”回教室,借用仓央嘉措的诗,给孩子们留言,希望孩子们看到这段话,会更加努力,做好自己。
很多家长看到这首暖心的诗句,不少学生家长表示,看后都哭了。学生陈京帅的妈妈:读着黑板上李老师为孩子们的留言,瞬间热泪盈眶。正是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茫,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催发了多少征帆。为我们认真负责的李老师点赞。
据了解,除了留诗,李红老师还专门组建了家长班主任,让学生家长代理临时班主任,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15/a813acf8c4994fa1a9499bc2718eb991.jpeg
这位老师的如此做法,被网友称赞为“中国好老师”,确实如此,这样的老师不多了。令人遗憾的是,这本应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现如今类似李老师这样的优秀教师,却越老越少。
我们现实中所见到的老师,大多数是这样的:老师在电话中,或者微信中训家长,不管家长脾气多暴躁,在老师面前都是一只温顺的小绵羊,任凭摆布。
你的孩子英语不行呀,很差,得加强补习,你去买本XXX习题吧,最近大家都在做这套试卷,对孩子提升很大——其实,这套试卷是某某出版机构和学校或者老师有签协议,老师推销获得提成;
你的孩子数学跟不上呀,上课回答问题总是出错,晚上下了课来我的补习班吧,我们班很多学生都在这里上课——上课不好好讲,下课外边捞钱。现在很多老师学聪明了,自己不办班,查的严,找别人办班或者去别人办班授课。
我们一直在纳闷,为什么教师的综合素质大不如从前了呢?教学硬件上去了,为什么学生的整体成绩反而不如从前了?
因材施教,兴许成了教科书里的解释,而没有用到现实中。
不禁让人想起浙江大学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今年84岁,已经退休20多年的蒋老先生,原是浙大机械工程学院资深教授。今年,蒋老向学校提出申请希望重回讲堂,向学生传授他积累了一生的宝贵知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15/09d3a71288754f54a16f619d5c2c8574.jpeg
老人用实际行动像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匠人精神”,还有郑州的李老师。但愿这样的老师、教授能够多一些。
□微信公众号【夏了谁的夏天】周五更新美图秀,周日更新新歌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