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4岁神童闹剧背后隐藏着什么?父母为什么患有神童饥渴症?

(2017-12-14 22:45:39)
标签:

神童

伤仲永

育儿

教育

分类: 呓★锐评

        最近几天,一位山东莱阳的14岁学生李某成了“网红神童”。

        媒体报道称,他6岁就开始研发软件,8岁时自主研发了“开放式云计算平台”,此外屡次在国内外的大赛中获奖。由于成绩斐然,年仅14岁的他,已经被美国顶尖名校麻省理工学院(简称MIT)录取。这位“神童”甚至还“惊动”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后者特意发来了邮件,商讨入学事宜。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12/0aad4c3798374c85808d7e316bb9f7ac.jpeg

        而就在14岁神童签约麻省理工火了没几天,故事发生大反转,有网友提出质疑。李某的简历不实,他曾参加 “香港IDC商业高峰论坛”和“国际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搜索引擎上均未找到相关报道。

        而且麻省理工学院此前在接受采访时称,并不存在主动去签学生的情况。所有的学生必须按照同样的申请流程申请入学,而且通常只会在高中的最后一年申请——而14岁的李某目前则只是“初四”。

        故事再次发生反转。据最新消息称,莱阳市教育体育局通过微信公众号承认报道失实并致歉。由于我们核实不严,导致12月1日发布的“莱阳第二实验中学李某某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成功签约”为失实消息。

        为什么我们总是崇拜神童,或者说,为什么我们有神童崇拜癖?

        其实,大家之所以崇拜神童,归根结底还是对自身教育的不自信,又或者是一种盲从。

        我们喜欢把神童推崇到一个至高的位置,他就是我们的标杆,是我们的榜样。即便没有这样的神童的存在,我们也会制造一个“假想神童”,其本质的意思就是要造一个你不可能达到的境地。当你快要接近这个期望值时,又会有另一个更高的期望值出来。

        我们平时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隔壁老王家的儿子,才四岁,就能把唐诗宋词背诵的滚瓜烂熟。隔壁老刘家的闺女,才六岁,就已经上电视表演节目了。等等,诸如此类的对比太多了。

        我们崇拜神童,是因为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个天才,什么都会,样样精通。但是现实中真的如此吗?有时候,我们在传播过程中,总喜欢把好的东西无限放大,而且是描绘的惟妙惟肖。举个栗子,某男生一口能吃一个西瓜,这个事件在传播的过程中,能够有很多版本无限延伸,你可以说某男生为了追女生一口吃了一个大西瓜,妹子立即跟他好了;还可以说,某男生一口吃了一个大西瓜,十几个女生都要和他拍拖。

        关于神童问题的探讨,最著名的莫过于王安石的《伤仲永》。崇拜神童是一种病,是一种自我意识缺乏的病。我们可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事物的发展都有该遵守的自然法则,脱离了基础的自然法则,只能“伤仲永”!


□微信公众号【夏了谁的夏天】周五更新美图秀,周日更新新歌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