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早恋中学生校园雪山无尘教育 |
分类: 呓★锐评 |
据报道,呼和浩特曙光学校,在食堂分别设立了男生就餐区和女生就餐区,因为学校禁止男女生之间有任何来往,如果有学生“混进”了对方性别的区域,就会被执勤的老师训斥。对于这种做法,校方解释说:“这么做是为了避免互相喂饭,不影响就餐效率”。
说是避免男女生互相喂饭,但是潜台词大家都懂,怕学生早恋!早恋,在中学时代是个十分敏感的词话题,老师、家长千防万防,生怕有人早恋,做出不利于对学校的事情。很多时候,教育者唯一的手段就是“堵”,制定各种各样的规定,哪怕是一些非常不靠谱的规定,但效果如何?总是不了了之,没有成效。
前几天和初三的表妹聊天发现,他们班上50多人,将近一半的同学谈恋爱,有些女生想法设法找理由出去约会,学校防治早恋的规定,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纸空文,比如男女生不能单独长时间呆在一起,他们会在放学走出校门后手牵手,或者用微信、QQ等方式互相诉说甜言蜜语;学校查手机,他们更有绝招,把手机藏在文胸里边。
早恋,一直是中国家长、教育者最头疼的问题,他们不敢面对,也不知如何和孩子沟通。而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学生在“谈恋爱”,情窦初开的悸动、默默的牵挂、学业的荒废、身心的伤害……学生早恋,教育者、家长们该如何去开导呢?
面对早恋,多数学校一直有着诸如“不许给男生传纸条,不许认哥,男女生交往需在明亮的地方、有5个以上同学在场”等细致的防早恋规定,但早恋依然如“洪水猛兽”一样挡也挡不住。
中学时代,正处于叛逆期,他们也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过多的硬性规定反而更使他们叛逆,让他们的好奇心越来越强,记得有位女生对学校的禁令很好奇,不知道性关系是什么滋味,带着好奇和好玩的心态与男友发生性关系,结果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导致怀孕。
在堵车问题上有个说法叫做“治堵不如疏堵”,在早恋问题上,教育者不如也尝试“疏”,堵疏有机结合。合理引导,算是一个比较靠谱的方式,相比那些雷人校规效果要好得多。
疏,最简单的做法是和孩子做朋友,懂得如何与他们沟通,理解、体贴孩子,当发现孩子早恋要冷处理,你越是批评指责他们,他们越觉得他们心目中的人可靠,可以倾述一切烦恼。面对懵懂的情感,他们更多的是不知如何处理,教育者、家长们更应该用宽容的心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加以引导,让他们明白在恋爱过程中,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记得一位开明的高中老师说过,“我们对男女生交往没有特殊要求,要相信孩子们能把持住。男女生交往应以学生自觉为主,老师适当加以引导。如果个别学生有异常,老师会用巧妙的方式加以引导和提醒。”
谁的青春不浪漫,谁的情窦不初开呢!早恋,“堵”不如“疏”,让孩子愿意和你做朋友,愿意与你分享他们的故事,你还会整天忧心孩子因为恋爱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吗?
□ 约稿、用稿请联系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