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明星剧照教育雪山无尘杂谈 |
分类: 呓★锐评 |
“港剧剧照入选内地小学生《品德与社会》教材,流行文化对教育的渗透可真厉害!”前天,有人在微博发贴称,港剧《天涯侠医》中,演员卢巧音和马国明着民族服饰参加婚礼的剧照,出现在内地一本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要求学生指出他们两人服装所属的民族及其民族聚居地区。而马国明在《公主嫁到》中身着唐装的剧照,也曾经出现在介绍传统礼仪知识的教材里。
印象中娱乐化的港剧,被品德与社会课引用,引发了“明星脸”能否走进教材的争议:有人觉得照片虽来源娱乐,但问题并不“八卦”,大可不必“拍砖”;反对的声音则说,把明星身上的“道具”当成传统文化,态度并不严谨。
报道称,教材中并没有说明图片来自电视剧,而是直接要求学生“看图答题”,填空回答相关问题。微博发出后,很多人一笑而过,丢下发出“难道编教材的老师是港剧迷”的疑问,也有“较真”的人发出意见对立的评论认为争议“明星脸”是否有资格进入课本。
教科书配图的正确性,一直是家长和教育界关注的问题。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太过于拘谨,大可把一些适用的海报、宣传画用于教材之中。整个社会都在追求时尚、追求潮流,让孩子们开阔一下视野未尝不可。
有一些宣传海报、剧照等,设计的还是蛮有艺术气息的,从艺术赏析的角度看,算得上是上乘作品,让学生们欣赏不为过。再者说,如今的教材编写不能说不适用,但过于古板,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适当添加一些流行元素进去,也是一种进步,至少可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学习。正如有人说“如果我读书那阵看到会很激动,涉及的知识点一定记得牢牢的”。
教材本身就是让学生能从中学到东西的资料,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一本好的教材,应该使学习者从中受到启迪,学到技能知识,拓展思维,倘若学习者拿到一本呆板的教材,连看的兴趣都没有,则称不上什么好教材。一些带有“明星脸”的剧照、宣传海报等,如果能让孩子更有兴趣学习,进入教材又有何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