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艺考美术生90后雪山无尘教育 |
分类: 呓★悦读 |
张乐臣: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08级
农村孩子,耗不起
南方雪灾的时候,在潍坊考试。当时山东艺考生大约16万人,潍坊日高峰将近10万人次。考福州大学,在潍坊最偏远的一所商校,吃中午饭的时候发现连食堂也成了考场,只得在路边的小摊上随便吃点,吃了一肚子风,闹了三天腹泻。
去青岛的时候,遇到一位临沂妹妹,孤身一人奋考。到了青岛,在报名点再次遇到她,我问她学了几年美术,她说两个月。当时我愣了,学了两个月竟然敢来青岛,在青岛设点的学校可都是大牌啊。
考青岛农业大学,感觉自己就是神笔马良,一幅石膏像画了不到两个小时就交卷了。但事与愿违,最终非常凄惨地挂了。考浙江工业大学,高手不少,我和人家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不到一个小时我就交卷跑了,丢人,画的太糗了。
在青岛呆了两天,要去济南考山东师范大学,临走看了一次海,在海滩上大吼一声,把这么多天的压抑吐出来。可是身上只有一张百元大钞,到了济南又能怎样维持接下来的艺考呢?我才考了四个学校,我不敢打保票今年一定能过。我害怕失去这唯一的机会,从此走上打工生涯。
离济南还有一站时,我补了去泰安老家的车票,结束了自己的艺考生涯。
回到家里,母亲一边哭一边倾诉她心中的苦:“家里谁不希望你考个好大学?只是现在怎么给你拿这么多艺考费?我和你爹只好让你复读。”
几个月后,我收拾好行囊准备打工,却接到了浙江工业大学的专业合格证。我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妈妈,妈妈在电话那头说,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7月,我接到了浙江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一次,我抱着妈妈,哭了。
艺考路,对我来说是艰辛的,好在我没有被命运彻底抛弃。对于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来说,它并不是一条通往象牙塔的最佳途径,它的学费、作品制作费昂贵,艺考路上我们耗不起。
徐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98级
扩招之前的风平浪静,扩招之后风起云涌
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98级的100多名学生当中,有35位是他的高中同班同学。当时省内只有几所大学招收艺术生,出现同学扎堆的情况不足为奇。而从1999年开始,几乎所有的艺术院校都在扩招,这种情况也已不复存在。
1995年7月,15岁的徐冰以美术生的身份考入烟台市牟平一中。他所在的班级共有146名学生,是该校唯一的一个艺术班。除了文化课之外,这个班级里的学生有的兼修音乐,有的兼修美术,而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是因为艺术爱好而聚到了一起。此后的三年中,没有一个学生从这个班级离开,也没有一个学生中途插班进来。
高三上学期,为了应对艺术统考,徐冰所在的班级开始对专业课进行拔高训练。当时艺术培训班已经开始出现,然而牟平一中规定所有的学生必须在校内统一学习。后来,徐冰报考了曲阜师范大学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装潢系,最后都以前十名的成绩拿到了艺考合格证,而这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风平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