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张乐臣
今日推荐博文:纪实摄影:爸妈劳碌的一天
高考结束,投递志愿也已经结束后。不过,今年的新情况是,这些已有去向的90后学生中,有不少提前成为“脉客”。通过微博、QQ群、论坛、贴吧等各种不同的方式,寻找学校的学长、学姐,在开学前与他们建立交流,了解学校的同时,也提前建立在学校的人脉关系网络。
刚从学军中学毕业的小陈,不久前收到了浙江大学录取通知书。确定学校后,他通过百度,找到了浙江大学11级新生QQ群号,不但加入了浙大新生群,还加入了自己就读工科专业的群,从群里得到了不少关于浙大的信息,以及本专业的学习情况。
他说,这两天有空就在群里和学长、学姐聊天,通过他们我对浙大和自己要读的专业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现在跟他们已经混得很熟了,这些学长和学姐大多是学生会的,功利点说,我有意向进学生会,没准他们还可以帮个忙。群里跟他一样的“菜鸟”很多,热心的学长和学姐不仅会积极回答“菜鸟”提出的问题,还会主动把问到比较多的问题,回答整理完后,放到群上共享,方便“菜鸟”查看。
新生群里,点开群共享后发现很多比较实用的信息,如《大学学长、学姐的忠告》、《浙大入学指南》、《浙大各专业所在校区汇总》等等。学习在大学生活中还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大一的时候,大家的背景都一样:整个成绩单上都是一片空白,你的历史,将由你自己去书写!《大学学长、学姐的忠告》,里面言辞恳切,涉及的内容除了学校学习、生活外,还有4年以后的工作问题。
葛平说,起初只是听说有“牛”学长指路上大学会容易很多,于是想认识一些本系的学长。在论坛上,不到两周时间,他通过发帖、发站内信、发邮件、加QQ好友等方式认识了几位同门师兄。通过网络,葛平还找到了不少同系的新同学。寻找新同学的念头缘起于论坛上一位师兄为学校07级新生建立的QQ群。在新生群里,大师兄俨然就是大领导,“呼风唤雨”,被不少人“顶礼膜拜”,葛平觉得很好玩。
对新生的活动能力,在浙江一所高校上大四的小舒自叹不如。今年录取工作结束后,他收到好几个高中学校师弟师妹的电话,都是来“认”学长的。据说,为了拿到他的联系方式,都费了不小的周折,有个师弟甚至是通过姑姑的朋友的亲戚辗转找到他的。
8月过后,小舒戏谑自己的“辐射区域”从“近亲”扩大到了“远亲”,“校内网”上频频收到这样的站内信件:我是跟师兄中学同一学校的07级的新生,通过校内网的搜索找到师兄的,能不能请教师兄一些问题?QQ上也时不时有陌生的号码加进来,查到他QQ号码的途径“多得有点吓人。

欢迎关注我的微博:张乐臣、夏云江
浏览更多文章,请返回博客主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