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亲密关系中的“福尔摩斯”吗?
(2018-08-27 00:00:00)昨天,我在今日头条上(头条号:一苇渡心)发了一个“心理测试”:
如果你遇到一件很幸运的事,你第一感觉是?
A:上天对我太好了,我一定要好好珍惜
B:这是真的吗?我要了解一下是真是假
截止这这篇文章共收到132个回答,选择A的比选择B的略高一点,相差不是很多。
提出这个选择题,源于昨天我去电视台做节目,现场一对夫妻来调节婚姻问题。
妻子提出离婚已经两年,丈夫不同意,所以来调节。
丈夫的诉求是,希望节目组和心理专家可以帮助自己让老婆回心转意,继续和自己过日子。
妻子的诉求是,希望丈夫不要再纠缠自己好聚好散,各自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节目中原本应该用积极的方式挽留妻子的丈夫,三个小时的调解现场一直在用“证明妻子不好”的方式在和妻子以及现场的调解团互动。
他甚至现场提供了妻子的很多对自己可能不忠的证据等等。
妻子说,丈夫听说自己和朋友去唱K,就去质问朋友是不是要把自己老婆介绍给别人。
妻子有一个同学以前喜欢过妻子,自从他们的关系不好之后,丈夫就去找到妻子的同学质问:你是不是喜欢我老婆,你一直单身不结婚,是不是就是希望等到我老婆等等。
这样的事情妻子还列举了很多,现场的调解员都觉得很唏嘘。
自从妻子提出离婚之后,丈夫经经常和两个孩子说:你妈妈不要我们了,以后不爱你们了,她要去对别人的孩子好了等等。
有一次,夫妻拌嘴丈夫说狠话:我一定要买一包老鼠药放在锅里,大家都药死都不要活了。弄的小儿子不敢吃饭,哭着跟妈妈说:妈妈,我不想死........
妻子有三姊妹,其他两个都在家带孩子不用上班辛苦赚钱,丈夫就认为自己的老婆长的是最好的,却嫁的最差,总是担心自己的妻子会不心甘情愿跟自己过日子。
凡此总总,还有很多。
所有现场的调节人员都在“批评教育”这位先生,我看到的却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这个丈夫获得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妻子,原本应该很激动,感谢上苍对自己太好了,然后好好的珍惜这份美好。
然而,自从他获得了这份美好的礼物之后,他不仅仅享受到了美好,同时也是内心害怕和担忧的开始。
为什么?
因为,在他心里一直有一个潜意识的声音:这是真的吗?我真的有资格拥有这份美好的东西吗?
所以,从此他就踏上了“福尔摩斯之路”,寻找自己没有资格拥有的证据。
于是,妻子就变成了案件当事人,妻子所有遇到的男人,包括雄性动物都成为了犯罪嫌疑人,妻子所有出入过的现场都成了可能的犯罪现场。
因为,在他潜意识里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不配拥有美好的东西,美好的生活。这份美好一定是有问题的,我现在没有找到证据,不代表没有,只要我活着我就会继续寻找证据。
我们可以说这是自卑的原因,也可以说这是神经质,这个丈夫就是神经病等等。
但我们又分明可以看到一个可恨的人背后的可怜之处,当一份美好摆在面前的时候,他却无缘消受,而是在煎熬中度过每一天,以至于让本应该“从此过上幸福的日子”的美丽故事,变成了“噩梦传奇”。
实实在在的说,现实中无论男女这类人还是不少的。
他们由于过去心理发育和成长过程中爱的缺失等一些综合原因,形成了不安全的人格特质,在平时的人际关系和生活中不太容易体现出来,一旦进入亲密关系就会“原形毕露”。
实际上是很可怜的,他们会很努力的寻找美好,并且为了获得一切美好而拼命努力工作和奋斗,但他们并不具备享受美好的能力,因为,在骨子里他始终有一个声音:我不配。
这类人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攻击、指责、情绪化、神经质,通过否定和打击别人获得安全感和确定感。和他生活在一起的人在压抑和恐惧中度过每一天。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这类人属于边缘性人格障碍,因为伴随着偏激、固执等特点,一般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对他很难有效果。必须经历长时间的心理辅导,加上个人的不断自我反思和克服才能超越自己的“骨子里的自卑”,最终成长起来。
不得不说,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是不少的,但是更多的人可能还没有严重到这个丈夫的程度,一些轻度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亲密关系中感受不到他人的爱,自己总是在“确定---不确定”的过程中度过。由于安全感低就会做出很多防御性的动作,或者攻击性的行为,导致自己并不轻松,别人也很累。
从我们的这个“心理测试”问答结果来看,还是有想当多的人需要心理成长的。很多时候,我们的幸福来源于内部自己的幸福的能力,而不是外部环境。当然外部的环境很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自己内部的一颗心。
拥有爱的能力的人,拥有幸福能力的人,是轻松的,是舒服的,也是能让别人轻松,让别人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