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一个朋友因男友提出分手和父母闹离婚要自杀,且我的各种安慰劝导无用,并不愿看心理医生的情况下,怎

(2018-01-30 16:00:00)
标签:

健康

教育

心理学

心理学网校

分类: 心理学堂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两个词:一个是“凉拌”,一个是陪伴。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问题的判断

首先,是这个提问题的人的朋友,现在有自杀的念头。说明想要自杀的这个人可能正处在两种情况下:第一种是她患上了抑郁症;第二种是她现在处于PTSD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的状态。

那么,第一种和第二种有什么不同呢?就是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有什么不同呢?抑郁症其实是一种心理的、精神的疾病。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也属于心理疾病,但是它是指生活中发生一些不良的心理事件、创伤事件没有多久,当事人在一种非正常时期背景下的正常表现。为什么说它是非正常时期呢?就是当事人生活中一定发生了一些突发性的事件。对于一个人来说,不是天天都发生这些事件的。这个事件刚刚发生,所以说这个时期属于非正常时期。

比如说这个问题里讲到了,她的男友跟她提出分手,然后她的父母也离婚了。这个没有说清楚:她的父母是离婚了,还是在闹离婚?总之这两个事件都是当事人生活中发生的突然的不良的事件。

不良事件会造成一个人心理上的崩溃。一个人如果没有办法去应对,这时候会产生一些心理的症状,比如说恐惧、焦虑、抑郁,甚至想要采取类似于自杀这种行为或者其他的一些不良行为。所以我听这个问题,就觉着它应该是属于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的范畴,还不算是抑郁症的范畴。因为这个事件没有交代发生多长时间。如果一个人长期处在这种状态下没有走出来,就需要心理创伤恢复,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种就是通过自己的心理免疫力恢复。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我们的心理也会有免疫力。创伤事件发生之后我们慢慢的会恢复过来。比如说男朋友分手属于失恋。失恋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心理创伤时期。会否认,不承认这个事情的发生;会逃避,假装不知道;会有愤怒,会有悲伤,就是那种像小孩子心爱的玩具被人抢走一样的丧失感。当然比那个要严重很多,因为这是一种爱的丧失。这段时间,一般的人都能挺过去,一开始是坚定地相信我再也找不到幸福。但是过了几个月或者几年之后,她突然发现其实当初真的那么傻,居然为一个人要死要活的,这就说明这个人走出来了。

第二种就是通过专业的心理关怀、心理帮助。比如说出现了心理创伤的人像失恋、离婚、亲人离去,或者发生了地震、事故等不可抗的灾难,就出现了心理创伤。一般情况下自己恢复起来比较难。大多数人单靠心理免疫力都不可能完全消化掉。这就好比我们得了感冒。感冒如果是症状轻的,那么我们依靠自己机体的免疫力不吃药就可以恢复。如果感冒很严重的,那你就必须要找医生,不然会死人的。心理创伤也是如此,有一部分是自己的心理免疫力可以消化掉的,有一部分是消化不掉的。这就需要通过专业的心理医生或危机干预方面的专家去给予帮助的。

现在大多数的个人,在生活中发生了生活性的心理创伤,类似于我说的分离,生离死别。大多数人不觉得这个问题严重,其实它可能会带着这种心理状态叫PTSD,也就是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这种疾病、这种症状,会过很多年,后来成为她性格的一部分。比如说,她没有爱的能力了,对别人不信任,遇到爱的时候她害怕接受,她逃避、她不安全。这其实就是当初遇到的心理创伤事件造成的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并没有完全好,而最后化成了她性格的一部分。

第三种就是通过社会支持系统。比如说社工,像我们培训心理学志愿者就是心理社工,为什么那么重要呢?因为人在社会当中,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比如在单位里面,她的同事对她都很关心,她感受到爱;回到家里面,她的家人也可以保护她,给她支持;她有很多好朋友、同学,这就意味着她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同时社会支持系统不仅显示在人际关系上,也包括她做的事情。比如说她自己的事业在不断上升,可能她是一个志愿者协会的秘书长或者是一个志愿者协会小组的成员,她经常去做一些服务和奉献的事情,这也是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她,她就会更好起来。

综上所述,第一种就是她自己恢复,第二种是专业的干预,第三种就是社会支持系统慢慢地使她好起来。那为什么我判断这个当事人目前不是抑郁症呢?这只是一种假设的判断。因为她的问题里提到了两个丧失:第一个丧失是男友提出分手,这是一个亲密关系的丧失。第二个丧失是父母离婚,这个是一种客体关系的丧失,因为父母离婚就意味着父母建构的爱的巢穴没有了,这是一种丧失,是一种爱的丧失。

往往我们讲一个人,她在心理上如果有丧失感就是心理创伤,就会造成PTSD。她会有各种各样的症状出来,比如说:整夜的哭泣、悲伤,想要自杀等等这种行为、这种冲动。如果长期保持了这种PTSD就会转变成抑郁症,或者焦虑症,甚至是一些精神疾病,比如说精神分裂,双向情感障碍等。从提问题的人所提供的有限的资料分析,我初步判断,她还没到严重的抑郁程度,但是她有自杀的倾向,所以她已经是轻度抑郁症。

那么怎么办?因为这里面的问题是说她的朋友劝导没有用,而且她的朋友也不愿意去看心理医生。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我给的建议就是两个:一个是“凉拌”,一个是陪伴。

二、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一,“凉拌”的话,就是作为她的朋友,你不要试图想要去解决她现在的问题。“热炒”就像把这个问题解决掉,炒一炒嘛,要烧大火处理掉。那凉拌就是不加火了、不加热了。因为你要明白一个道理,有些事情是解决不掉的。比如人生当中的生老病死,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比如你的男朋友不爱你了,这些事情你是决定不了的。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你爸爸妈妈过成什么样,也不是你能决定的,所以你做不到。我们作为帮助她的人,我们首先不要以一种一定要告诉她应该怎么解决,要帮助她解决掉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为目的。我们自己首先要相信,有些事情是解决不掉的,我们所要做的是与问题同行。

你会发现,身边有人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就很想要给她出一个主意马上把她的问题解决掉。这就是“热炒”。其实如果真的助人,你一定要看清楚最终能解决问题的是她。我们所要做的,是让她与问题在一起同行,我们与她一起同行,因为她是个有问题的人,我们与有问题的人一起同行,与有问题的人和她的问题一起同行,不再试图去改变。

比如我们很多人看到身边的朋友痛苦,我们就很想办法让TA变得不痛苦。我们越是不要TA痛苦,其实我们是在否定TA,否定她的痛苦。一个人,男朋友不要她了,爸爸妈妈闹离婚,她痛苦是不是天经地义的?所以我们说她是非正常时期的正常反应,她哭是正常的,她抑郁是正常的,她愤怒是正常的,她想要轻生也是正常的。总之我们首先不要试图改变她,我们要接受她,接受她现在这个样子。因为你会发现,很多人遇到的问题之所以是问题,并不是这个问题把她害了。而是我们身边的人对遇到的问题的人不接受害了她,不是吗?

一个人遇到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都觉得你怎么不把挫折回避掉呢?你怎么不赶快把这个挫折解决掉呢?当我们身边人都这样认为的时候,她就会产生“自己无能,自己没有办法,自己没有用”的想法,自己既然没有用,干脆就把自己毙掉算了。所以,我们不要试图改变她,她痛苦就痛苦好了,我们就陪伴一个痛苦的人,所以这是“凉拌”,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如果不“凉拌”,试图 “热炒”我们就等于火上浇油,助纣为虐,加剧她问题的严重性,使她的心理创伤更严重。

第二,就是陪伴。陪伴是非常重要的。陪伴就是我刚才说过的一点,你不是试图改变她而是陪伴她。怎么陪?就是和她在一起,完完全全和她在一起,接受她,无论她是丧失的也好,颓废的也好,我们都觉得很正常,你这样子是正常的,你这样子是因为你遇到了这样的事,所以很痛苦。我陪你一起痛苦,你想给我说说什么,我听,我也不试图马上改变……当然你想问我怎么办的时候,我也听,你最后会说咱这样办好不好,那样办好不好,最终你都把话说一遍,我还是觉得怎么办我都支持你,只要你自己好好的,你永远要相信,不管你到什么时候,我都会陪伴你,我是你的朋友,我是爱你的。所有这些,不是因为别的,只是让她感受到:这件事情发生了,她无能为力是正常的,还有人一直在支持着她。

这个里边有个心理的问题,就是很多人认为,我是普通人,我不懂心理学,不是心理医生,心理学家,我能不能做这个事情?我的回答是,每个人都能做。大家想一想,心理学才有多少年?科学心理学不就是1879年才成为了一门学科的嘛。今天我们吃得饱穿得暖,创伤已经很少了。过去我们的人类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会有多少创伤?随便走在路上被蛇咬了一口家里就死了一个人了,那他们不痛苦嘛?随便走在路上被掉下来的石头砸死了,他们不痛苦吗?那随便生一个小病没有医疗条件就死了……人类历史上我们的创伤太多了,但是那时候怎么安慰的呢?我觉得过去,我们的家人,我们的朋友,可能他们没有科学的方法,但是他们有一个东西,那就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我就在你身边,无论你什么样子,我都不会放弃你,我是爱你的,我接纳你所有的表现的一切。大家想一想这才是危机干预,就是心理危机干预的最高水平,最好的技术,不是用套路,不是用技巧,而是真正用我这个人,我陪伴你,我是接受你的,我是相信你的,我相信你未来会走出来,你有好的未来;我相信,这件事情不是你的错,这是你遭遇的问题而不是你的错,这个问题不会永远和你在一起的,而且无论发生什么,无论你怎样做,我都会选择陪伴你、爱你。

这样来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她重要他人的危机干预,而不是说只有专业的人才能做得到。专业的人当然重要,专业的人在她特殊时期给出专业的支持与理解,比如医生很重要,给你打一针,给你做手术,当然重要。可是医生走了之后,没有亲人的陪伴这个人怎么办?会死在病床上,对不对?所以那个陪伴的照料者很重要。

同样的,心理危机也是这样。所以这一位朋友请你相信,她既不看心理医生,而且你觉得你的安慰劝导没有用,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你总想改变她,不要她痛苦,赶快让她从痛苦里走出来,这件事情是谁也做不到的。可是你那样去做,就是否定她现在的痛苦。你方法没有用对,你爱她而你没有接纳她,这不是真正的爱。

第三,让她慢慢地找到自己的价值,重新去建构一个真正的自我。这个问题里,因为我们不了解当事人的人格是怎样的?她过去是不是有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她的个性是不是完善?也不知道她现在的家庭还有身边环境、工作都是什么样子?而我们就假设,可以说大多数人都是这个样子的,就是让她重新找回自己的价值感。因为过去在恋爱中她把自己全部给了这段感情,所以那个男朋友提出分手之后,她就会突然觉得什么都没有了。慢慢的让她找到一点自己,她就会发现,我的世界还是我的,我的未来也还是我的,并没有被别人拿走。慢慢的她就会发现爸爸妈妈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做什么并不代表我做错了,我会同情,我会遗憾,但是我不应该为他们买单。他们已经买过单了,因为他们过得并不好,我不应该买第二次单了,这就是我给他们的爱和支持。

所以今天我会鼓励大家,作为心理学家,为什么鼓励更多的人与他人建立爱的链接,去帮助别人,去寻找价值,而不是说教你学很多技术,因为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想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会怎样帮助别人,怎样关怀他人。因为虽然我们专业心理学工作者懂危机干预,但是他们并不一定找到我们专业的心理工作者、懂危机干预的心理学家,更何况很多人并不会去找。所以,就得靠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能有这方面的一个认识,有能力去帮助。这就是我为什么极力呼吁更多的人学习一些心理学的方法和常识,然后成为一名在生活中可以帮助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学志愿者。

好了,这个问题就解答到这里,希望能够帮助到这位朋友,以及遇到同样问题的朋友们。



http://p1.pstatp.com/large/4a36000799030a54b9b7

本文作者:韦志中教授

本文均为原创,未经许可不得私自转载或大段引用用于商业用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