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心理学时间 l 积极心理学的本土化与技术化(上)

标签:
健康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网校 |
分类: 心理学堂 |
用心灵温暖心灵,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
大家好!我是韦志中。今天是《星期三心理学时间》的第四讲,我在广州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积极心理学的本土化和技术化》
说到积极心理学这个话题,我们需要在几个基本的问题上做一个思考。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积极心理学流行的原因,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为什么会流行?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xoHYZJyE9icjs9Z4hic1iaJKIwNiaDATHB9Erfh9EPhhEKDK3S5DemoA34U3lmPl7Pg7XHChqG7SCJAg/0?wx_fmt=jpegl
我们发现在人类的历史当中,人们对于自身状态的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一直是我们要去面临的一个问题。
那么在人类进入到19世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人们就开始去思考精神和心理方面的东西。比如说: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弗洛伊德,是一个精神分析治疗师,所有学心理学的人都可能绕不开精神分析,精神分析也是心理学的四大流派之一。
弗洛伊德的一个巨大贡献就在于他把人的精神和心理疾病,用内部的心理动力进行了一个解读。在弗洛伊德之前,人们对于心理问题的认识是“魔鬼附身了”。疯子和精神病其实是身上附一些魔鬼,需要用巫术把这个魔鬼赶走。
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慢慢地人们开始发现,其实人的这种疯癫,这种精神的障碍、精神的问题,其实是由于生理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说:内部的血液发生了变质,或者是人的神经功能或机能发生了紊乱。因此就不能再从迷信的角度来看待人的精神问题了,而是从生物学的角度了。
生物学其实就是医学的前身,就是科学。发现人之所以会歇斯底里,会精神分裂会躁狂,是因为他自己身体的原因,所以就出现了一些心理治疗的方法,对于这一类人的心理治疗,比如说:电击、放血,就是生物性的模式去解决人的问题。
弗洛伊德的贡献在于他的前辈们,就是他之前的一些精神病学家已经开始转向了。发现人的精神问题,其实是人的潜意识。你在跟一个精神病人谈话的时候,你让他试图回忆一些他的体验,他就回忆到原来他被打的时候他是怎样的。比如说:当你让他回忆小时候曾经被打的那个场景,他可能身体就会发抖,或者眼睛瞳孔开始放大,或者是有一些身体的紧张,拳头就攥起来了,或者是他想逃避、逃跑、不想说。
弗洛伊德的老师们,比如说:佩尔斯这些前辈们,他们就会认为说,其实是他内心里有一股心理的动力在起作用,于是就开始从意识——潜意识——无意识的层面去分析问题。
人有两个探索:一个是对外部的自然的探索,一个是对内部的世界探索。比如说我们探索太空、探索宇宙、探索这个世界的物质关系,我们探索的这些都是对外部的探索。
那么还有对内部的探索、对未来的探索这是一个方向。比如说:我开始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的身体的结构是什么?”像中国的中医,我们知道人的身体里边有多少条经络,有多少个穴位,这就是对生理的探索。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xoHYZJyE9icjs9Z4hic1iaJKIBuRWoNjXbmRU54zR546B4WSSibxvJOVYVcbKSfrgspHtnsfSfibOeBSA/0?wx_fmt=jpegl
当我们在对精神世界的探索时,就会看到我们有多少个符号,我们对于这个社会内心潜在的形成有多少个心理条件。在这样的探索当中,我们肯定是要对自己定性的,比如“我们是什么人?我们是什么?”我们就要定性我们是一个什么性质的,这个叫定性。
不同国家的人定性的方式也不一样,比如说:中国人、西方人还有印度人,这三种国家的人对人的定性不一样。他们举这样的例子;如果一个房子破旧即将要倒了,下雨的时候就漏水。如果是西方人的做法可能会把它拆掉重建、更新。如果是中国人的做法就是爬上去把烂瓦拆掉,然后把它修一修补一补,修修补补又三年的这种做法,或者是下大雨的时候爬到房顶上去用一块布把它盖起来。如果是印度人会怎么处理呢?印度人的一个处理的方式就是坐在那里打坐,然后努力地克制自己不要去想漏雨这件事。
虽然看似是一个调侃的话,其实背后就是三种思维,对自己的思维,对自己的一个认识,对自己的精神的一个认识,然后紧接着就表现在行为上,因为我们是这样思考问题的,所以西方人发展出来就是科学,中国人发展出来的就是儒学,儒学更多的是伦理学,人际关系,而印度人就是佛学。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xoHYZJyE9icjs9Z4hic1iaJKICMeK7sYX3iaW5xPUlh5zneaH4ch58jIErKic10tPCAuvPsSw2nRSrXLw/0?wx_fmt=jpegl
我们今天看到中国人的思维“我们先到哪个地方去?我们为什么要面子?为什么要人际关系?”我们去办一件事“首先想到的是不是认识的人?”而不是想到这件事情怎样去办?这种思维没有好坏,恰恰就是这种思维的背后,我们可能会更加的在意面子,这就是我们的一个文化基因,我们的优势。
到了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开始有一批精神病学家就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他们开始发现其实人的精神心理问题,不光是内部的动力问题,还有外部的人际关系。比如说:一个精神病人,如果他的人际关系改善了,他的症状就会减轻,以此来推算就会发现如果一个精神病人,他原来的家庭,他的爸爸和妈妈跟他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即使他有生物性的遗传,精神病的遗传条件,但是他得精神病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减少。
于是有人开始关注到动力学的治疗了。动力学和弗洛伊德的内部的心理动力学不一样,这是社会心理学的心理动力学。后来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应用社会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至今我们做团体的人,都在用勒温的这种理论。
到了弗洛伊德的后精神分析时代,他的追随者就开始延伸出来了家庭治疗。有了家庭治疗之后,就是用人际关系去改善人的精神疾病,这时候我们就已经发展成对待心理治疗的两套体系:一套是内部的体系,就是从精神的动力层面去改变你,另外一个是从外部的人际关系去改变你。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xoHYZJyE9icjs9Z4hic1iaJKIBWtXMC6hdMp18nFbchz8elgRDmvSXcE6Rc71FzpWToKwPfE8N38eXg/0?wx_fmt=jpegl
就好像我们今天谈心理成长,成长一个是你自己要领悟,要自省,要对自己了解,对自己自省、反思、慎独,这是一种方式;另一种就是和别人互动,在帮助别人、与别人友爱的关系过程中去实现。
这就好比一对夫妻来找我们做咨询,我们可能有两种策略:第一种策略就是让他们两个人分别都做个人的心理成长,他们都在自己身上下功夫,然后他们两个人都好了,婚姻夫妻关系就好了;还有第二种策略就是我们让这对夫妻两个人在关系中去互动。比如说:让他们夫妻在我们面前去扮演,直接把他们生活中的冲突表现出来,看看中间出现什么问题,我们给他们教授一些方法,然后再让他们回到现实生活中去,用这种方法去改变,这就是夫妻性的咨询。
所以婚姻咨询的两个路径,其实也就相当于我们心理咨询和心理成长的两个路径。在这种发展中人们开始更加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什么呢?人其实是有自主性的人,人其实是有内部的一种向上的动力的。如果我们尊重了这股向上的动力的时候,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做更好的自己,人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它其实都有向上的动力。
当心理学界有这种思想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一个思潮一股浪潮,这股浪潮是什么呢?是人本主义。所以你会发现第三股势力,随着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之后紧接着就出现了人本主义的浪潮。人本主义的浪潮最大的特点就是,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罗杰斯,罗杰斯是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提出来的一种治疗方法,就是叫当事人中心疗法。
当事人中心疗法就不再是说我帮你治疗、我用技术改变你、我用药物让你吃,让你去怎么样,而是什么呢?以当事人为中心,让当事人感受到自己内部有动力,产生信心,并且觉得被爱被尊重。于是你会发现,这个人发生了改变,就是你充分地信任他、尊重他,他就好了,这是最主要的体现。所以罗杰斯的会心团体和罗杰斯的当事人中心疗法,就是在这样的一股人本主义的浪潮下产生的。
如果这样说的话,就是说人类在向前发展的过程当中对自己的思考,对生命的状态追求一直都没有停歇,我们一直在追求怎么样去更开心更快乐更有创造性更有价值。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xoHYZJyE9icjs9Z4hic1iaJKIq94ibiaNoFQ295QIWJqGrkL1Jg7d4b37Cjib1CMarY9yUowbkzFIonfSA/0?wx_fmt=jpegl
随着人本主义浪潮的一个发展,有一个问题出现了“人本主义,它是一种主义,它是一种思想,它是一种浪潮,但是它没有形成真正的科学服务模式,它没有办法去帮助更多的人,所以它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一种方向和理念,所以它注定会沦落。为什么它注定会沦落为一种浪潮,它没有办法被普及呢?”就像中国的武术和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柔道,后者可能很容易进奥运会,而我们中华武术就很难进,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太博大精深了,不具有可操作性。
当一个学术的思想、一个人类对自身思考的一个浪潮到来的时候,如果它不可操作,就不好普及,可是人们念念不忘这样的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潮,于是有一批人出来了,他们又开始旧事重提。其实人类是可以自身奋起反击的。
有这么一个人,在他读心理学博士的时候,开始研究的主题叫习得性无助。他研究习得性无助的时候用动物去做实验,比如说:他把狗放在笼子里面,然后他把笼子的门打开,让这只狗走出去,当这个狗走到门口的时候就被电击。每次当它试图要走出这个笼子的时候,就被电击一下,多次尝试之后,这只狗就产生了一种条件反射和认知。这个认知就是无论“我”多么努力,“我”都不能够改变现状。这个现状是什么?现状就是“我”不能走出这个笼子,“我”要在笼子里面待着。所以后来即便是电没有了,笼子门开着它也不会出去了。我们发现这个就叫做习得性无助,就是学习到的一种无助感,它就变成一种能力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xoHYZJyE9icjs9Z4hic1iaJKIOennria3TteQ8U3utTSopX6Mg4qIbncicibpXZuvTF5IYX9oeJwibLfutg/0?wx_fmt=jpegl
我们生活当中会看到这样一种人,他会跟你说:“韦老师,在我的生活当中我的困难在哪里......”给你讲他的困难。之后我们就会自然的有一个反应想要试图给他说你这个困难其实是可以解决的,可是当你说完之后,你会发现他一下子用了十几招,甚至100多个理由去否定你说他做不到。你就会发现其实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他有一种无能为力,这个人就是一种习得性无助,就是说他被多次电击之后躺在那里瑟瑟发抖,他根本不相信他能改变自己的现实。
这个研究习得性无助的人是谁呢?他就是前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塞利格曼博士。这个时候塞利格曼的出现其实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必然,说明什么?心理学家和人类在追求自己的精神探索的过程当中 ,想要改变自己、让自己更好的掌控和幸福的时候,是念念不忘人本主义的。
这个时候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就是积极心理学刚刚流行的时候,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试图非常清晰地划清界限,说积极心理学跟我们没有关系,其实就是它的近亲或者是它的儿子,或者是它的后辈。但是为什么要画清楚这个关系呢?
它怕玷污了人本主义,因为人本主义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了。
而你积极心理学是个什么我还不知道?这就有点儿类似于在江湖上,好像是一个后辈认了一个前辈,他认了你这个徒弟,万一玷污了或者影响了他的门风和名声怎么办?所以他就不会去认。而这时期的积极心理学家去写文章总是要写我跟人本主义是有关系的,是一体的。这是有大量的论文在研究和总结。
有意思的是当积极心理学发展了十年、二十年之后,你会发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写文章的时候,就说积极心理学是我们的,积极心理学是我们产生出来的,是我生的一个儿子,就是说有些母凭子贵了,真的是这样一种状态。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xoHYZJyE9icjs9Z4hic1iaJKIG0aUzK0epLtIgpIPJ8nf6UbosRGg4lXZEhU8vPicCQSwiadrY5kSibO1w/0?wx_fmt=jpegl
而这个时候的积极心理学家心态发生变化了,就是说人本主义是人本主义,积极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就是我不需要借你的势了,他们的支撑的背后折射出一种很好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什么呢?首先,人本主义,它有诟病。它的诟病就是说它没有可操作性。
它在两个方面有问题:第一个方面是它在科学的研究上没有进行一个持续的探索,科学研究的范式没有进行。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哲学的思想和人文的思想,如果想要继续进行探索,就要用科学的规律的方法去进行实践、实证分析,不断地在这个科学的领域里进行科学探索,而人本主义在这上面没有走到这个部分。
后来的一批积极心理学家基本上全部都是清一色的科学家。都是做实证分析,做实验研究是最厉害的,所以他们这些人就不愿意给那些从哲学层面和人文层面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走到一起。
于是你就会发现积极心理学家认识到了一点,如果我们没有持续的科学性研究,我们就会步入我们前辈的后尘。就是说积极心理学要想发展的话,它需要克服一个东西,就必须要有一个持续的科学的实证研究、实证分析。
这一点我们通过这十年二十年的现象发现,积极心理学家们确实做到了。比如说:很多的积极心理学家开始研究原来研究不清楚的哲学命题。比如说:幸福。幸福是什么呢?它不好研究,幸福是个主观的体验,我们把一个主观的体验可以做成量表、可以做成实验、可以找到大脑区域里面的某一个乐观的一个神经元的活动。我们都可以找到了大脑皮层里的进化,这个时候积极心理学一下子就高大上了,因为找到了生物学的技术,找到了认知智能的技术。
所以积极心理学家不愿意再跟他的前辈说我跟你有关系了,这就是发展的过程。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xoHYZJyE9icjs9Z4hic1iaJKIKiaGRgCu3xO4iasySu6fl3qE1L8qrdaic7TL0cEUaexwCUdvmYg5U8A2A/0?wx_fmt=jpegl
(本文由于琴、孟祥梅、王红娟、董彦彩、李秀丹、李英荣、李青兰、杨喆然、刘燕飞根据韦老师星期三心理学时间录音整理而成,感谢团队成员的辛勤付出!未完待续)
https://mmbiz.qlogo.cn/mmbiz_gif/Dxz7eBF4c3w2nTMRe29KRZg6zMsLVO6AsqcRND3HSQckbqKWIRoxzNCm4o87hks9a7DYWDHZQTfon6hLbbqLdw/0?wx_fmt=gifl
总编辑:韦志中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关注一苇渡心公众号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Dxz7eBF4c3wyiaHnUXSy4pXNUJJdaKpNvw0DhAj4ibKzAbzZjz3W7x9fp82GkKlfguF60G6zptlMFOTEklELQVbQ/0?wx_fmt=jpe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