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韦志中心理学网校第二十门课程介绍:成语心理学

(2016-06-22 14:30:00)
标签:

积极心理学

教育

网校

分类: 心理学堂
韦志中心理学网校第三门课程介绍:向西游记取育儿经

 成语心理学  课程介绍 


韦志中心理学网校第二十门课程介绍:成语心理学

学完这门课程我能收获到:


1、和老师一起学习成语中的心理学思想和技术;

2、把学习到的传统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应用到生活中去;

3、学习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心理学思想的能力,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本课适合人群:
 

心理学发烧友、心理咨询师、社会大众



01成语心理学的意义
 

大家好,我是韦志中,今天录制韦志中心理学网校大众心理学三十六门课程介绍之“成语心理学”。

      成语是中华文化里很重要的一个体系。成语常常是汉语的浓缩、精华;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关于现象、关系和心理的描述。因此成语往往承载着外显的行为、现象和情绪以及不外显的内在自我的部分。 

02成语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成语也有分类,比如一些是心理健康类,一些是心理发展类(如儿童、教育等)。“心安理得”、“问心无愧”和“随遇而安”这三个成语可以反应出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比如来心理咨询的人,他们带着一些问题来,往往是做不到“心安理得”的,多是“问心有愧”的,所以这些成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体现。可以说“随遇而安”是人对环境的适应性体现。在心理健康标准里,有一条是适应能动性。一个人如果心理足够健康,可以在任何变换的环境中自然、悠然地做自己。

因此这是一门通过讲解成语中蕴含着怎样的规律、如何反应心理活动并形成可应用的方法来丰富我们的生活智慧,从而服务于我们能够健康顺利地发展的课程。

“成语心理学”这门课既有文化基础在,又有科学的论证性,还具备学习的趣味性。

再比如,有一个成语“指桑骂槐”、类似的还有“指东说西”“指猪骂狗”等都是用隐喻、象征的方式来表达心理感受的。我们生活中都会遇到超出个人能力所及、无能为力的事情;有些人不愿妥协、服从,但是内心积压情绪也要释放,于是会选择“曲线救国”的方式来表达,就有了上述成语。当然这是个限制性的“权宜之计”,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换个角度,第二种,即直接形式的表达,比如言语和行为的攻击,即“咒骂、殴打”可能对双方造成的冲击和伤害短时间内会更多。最不可取的方式可能就是“病”,这是第三种,比如“压抑情绪”等,往往是自己不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因此以“病态”的方式呈现。这种称之为“权宜之病”是最糟糕的,比如一个小孩面临考试,自己办不到,这时身体反应“我生病了”,出现生病的症状“腹泻、头疼”等。而最好的方式是用更积极的态度表达出情绪,比如“幽默”。

因此,“指桑骂槐”是相对适应性的权宜之际。因而有些人在言语表达中找到了他自己适用的方式、并喜欢沿用这种方式来调整自己。 


03  成语心理学的价值


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是人类社会心理现象与行为的高度浓缩,透过分类、诠释、转换让传统心理学思想为现代人的生活服务,就是这一门课的最大价值。

 

这种惯性的心理模式值得思考,“成语心理学”这门课显得非常有意思,既可以在丰富的文化中提取心理学的内涵和原理,又可以借鉴到生活中,还能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以及彼此的关系!

     非常期待!欢迎报读韦志中大众心理学2016-2017的课程!谢谢!  


欢迎报读韦志中心理学网校2016-2017“大众心理学专业”。

报名请联系全国各地辅导员!!!

欢迎关注:

韦志中心理学网校第三门课程介绍:向西游记取育儿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