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的能力

(2013-11-15 12:39:11)
标签:

杂谈

学习的能力

——(根据韦老师PTP群内互动整理,整理人:陈一香)

今早一打开电脑,就看到周莉姐拍了一些秦皇岛的日出照片,由照片提出一个观点:“太阳就一个,可每天出来时一瞬是不同的,其原因是它与周边的云的环境,形态不同而不同啊!”,正巧韦老师在,他说这个观点曾经在咨询中和一对夫妻讲过类似的话语。以下是韦老师就这个观点展开的讨论:

观点一:

“当一位妻子抱怨丈夫没有以前对她好的时候,甚至咬牙切齿地说:“是我当初瞎聊狗眼,没有看清你的真面目”。又或者说:“她变了,不是当初那个人了”。我会说:“去年的冬天和今年的冬天都叫冬天,但他们已经不是一个冬天了。你的当初的丈夫和现在的丈夫,都是你的丈夫,但他已经不是一个丈夫了。一个人的痛苦往往是因为,用昨天的模式对待今天的丈夫。当然你会觉得很痛苦。” 用每一天都是新的态度,对待人生和生活,你的每天都会很精彩。想起那首歌,太阳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太阳走,我也走。这是很重要的,每天的太阳总是新的,每天我的韦志中、周莉当然也是新的了。

观点二:

据我的观察和经验,学员们在和我进行知识互动的时候,有几种不同的表现:

第一种,提出一个问题给我,然后耐心倾听,之后认真执行。在我讲解的过程中很少手拿“盾牌”。比如刘景绘,前几天我们电话中,我提出要学习刘备的“哭求”的精神,向同学们感恩求助。第二天他就在群里做了这样的事情。这类人向你提问和者探讨话题的时候,你总是很愉悦。因为对方说向你借点水,他带的是一个空杯子。因为他每天都是新的。所以才能带一个空杯子来和你交流。

第二种,手里拿着的杯子里还有半杯水,向我请教一个问题,但自己已经有了答案,不论你给出何种建议和思考,他总是觉得不是很好,原因是什么,他来交流这个问题之前,已经带着自己的一些固有观念和你互动了。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没有真正地放下自我,在和重要他人互动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些别扭。为什么不能放下呢?究其原因,还是内心的不安全,这种半信半疑的模式,表面上是保护了自己,永远不会让自己被动,或者陷入到一个不利于自己的境界当中,但最后实际上自己每一天都是没有完全更新的自己。我四处讲学和求学,见到的这类人比较多,尽管他们笑脸相迎,对我毕恭毕敬,但我发现我的水怎么也不能完全倒进他拿来的杯子里。反过来,我在请叫我的老师的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第三种,每天忙忙碌碌,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吆喝什么,显得自己也很忙,也很积极的在参与。比如每次有什么好事情的都少不了他。但发现这种人很少以一个全新的自己出现在大家面前。就从穿衣服上面也可以窥探几分。每次都是一种衣服风格,走路的姿势也是。在课堂上非常忙乎,不是照相就是记录等。前段时间在《学校心理学工具箱》实验学校培训班的时候,研究生班的某位同学在开课的下午来了,当分出小学组、中学组、幼儿园组、讲师组、销售商组的时候,他在那里犹豫自己更应该进入哪个组。我走过去问他这次来的目的是什么,他说先看看再说。我又笑了,这种先看看再说的背后,就是带着满满一杯水来的啊。我内心很是为他着急,一边想要获得心理学的发展,和自身的进步,一边手里拿着满满的一杯水。我是无论如何也倒不进去的啊,如果我硬要给他一些东西,水就会溢出来到烫到他的手,他就会对我生气。这就是我看到的和感受到的。

结论:空杯的人,他看到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半杯水的人,他看到的太阳每天都是半新半旧的,满杯水 的人,他每天都在接受太阳的沐浴,但每天都好像没有看见太阳一样。

其实每个人都有好多水,谁没有点经验和智慧啊。关键是,当你面对明天和外面的世界的时候,你是用那种方式来应对的。学、做、研、教、写,当你行驶每一种的时候,应该模式不同的,教别人的时候,当然倾囊而出,有多少水,就拿出多少来,任别人取,这样你的缸就会越来越大。

向别人学习的时候,你就应该把自己的水都放在缸里,出来的时候带一个空空的大容器。这样你无论走到哪里,遇见了任何一个人,一个事物,你都可以学习到新的东西!

周莉的感悟:每天太阳、每天心情、每天变化,每天心态,可改变一个人全新自我。

细观察细思量,都是我们知识积累,讲课内容的丰富,这就是自己体验生活吧

毕秀芝感悟:从前还真觉得自己懂不少。后来感觉得越来越多,但杂乱无序。现在发现,其实自己真不慬什么。要学的,还真的很多。

向别人学习的时候,你就应该把自己的水都放在缸里,出来的时候带一个空空的大容器。

我的感悟: 我们每个人都会带着水杯去问问题,至于这个水杯里到底有多少水,就看这个老师是怎么回答问题的,如果符合自己的价值体系,就会把水倒完,如果不符合也就含糊而过,所以说,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如何才能让来访者把自己的水倒光了来倾听,如何真的能站在对方思维的维度来解答问题,这是老师需要具备的能力,也是咨询师需要学习的能力!答案都一样,怎么说很重要!韦老师为什么能成为我们的好老师,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