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妈妈是怎样“炼”成的(二)

(2010-06-07 07:16:43)
标签:

贾海霞

家长

心理学

心理学堂

韦志中

杂谈

分类: 成长故事

韦志中老师课堂感悟   王艳萍

我有找到家的感觉,或者说是心灵的归宿。那天一进场,我就被那首曲子暖暖地包围环绕,不知道那首曲子的名字。只是在韦老师作开场白时的那一会儿,忍不住就想哭,不知道为什么,难道是冥冥中的召唤:回来吧,我四处漂泊找不到家的孩子!过了好一阵,我才控制住自己,恢复了常态。

我哭了,哭得彻彻底底,哭得嚎啕有声。就在我扮演姐姐,看到爸爸妈妈撕扯在一起的一瞬间!童年时的害怕、恐惧凶猛地袭来,我好害怕爸妈打架,那种记忆是痛苦的,一辈子再也不想经历的。转圈的时候,我好几次都想蹲下来拉开拉扯的父母,劝他们重归于好,可毕竟是啸天妈妈是帮助对象,我怕我这样做会影响她。情境体验真是神奇,它能在瞬间接通你尘封几十年的情感线路,将密码解锁,打开你的心结。韦老师不愧是大师。

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气场。在《我的未来不是梦》中,大家彼此手拉手,传递的是对未来的向往,对困难挫折的抗争;在《家》中,当我们相互牵手时,对幸福家庭的憧憬,对美好家庭的祝愿充盈我们的心,那是相互间醉真诚的祝福与关心;在《我不想说再见》响起时,握紧的那满满一圈的手,有不舍,有珍重,更有对未来寻找幸福的坚定。因为我们明白了没人能给你幸福,只有自己努力争取,而认真地去爱自己是重中之重。你看,当最后,慢走的人儿随着音乐激荡起来,欢悦起来,兴奋起来,欢呼起来,跳跃起来时候,那就是群情激奋的气场!当一次次紧紧地拥抱,一次次让泪水肆意流淌的时候,那就是相知相通理解的气场!

我要解放自己的心,不再去无端猜疑,给自己的心加重负担的同时,也给身边的人增添枷锁;我要更宽容地接纳孩子,他是我血肉的一部分,对他狠,就是对我狠。这不能一蹴而就,我要慢慢来,心灵的成长没有快速增长药,要守住性子慢慢来。

祝愿韦老师,贾老师,胡姐和所有班里的伙伴们得到幸福,永久幸福!

 

意外的收获    石立雪

 

说真的,这次课堂是婆婆给我报的名,当时贾老师做简短的说明会,我工作走不开,懵懵懂懂的走进了这个课堂,通过这次心灵成长的过程,虽然只有两天,但使我改变了很多。之前对家人的一些做法很不理解,态度也不是很好,在之后,使我明白了每个人的用心良苦。虽然我没有像别人之前经历太多的坎坷,但在以后的各个方面对我都有很大的帮助,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经常举办。

 

韦志中老师体验课程的感受  刘海琴

 

其实上课以前,我一直想不明白自己是以什么样的状态来进入这个课程。因为对于我的内心来说现在是处于一个自我建构逐渐完成和完善的阶段。包括心理的每一个角落,都被阳光沐浴。我明白心理咨询这条路的顺序是助已才能助人的。也就是和爱的顺序一样,每个人只有很好的爱自己才能很好的去爱别人。

其实最近连续再次发生的感觉,好象都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我内心的感受,我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形容,我无法解释自己这种内心的空旷、接纳。所以一到现场感觉就是张开每个毛孔去感受当下的东西,自己内心流淌出来的阳光、色彩、状态在发挥作用。我感受到每个生命的不同,也感受到了每个生命的可爱。每个人的生命历程、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每个人的认知层面、每个人的感受能力、每个人的生活现状、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每个人的童年故事、每个人的原生家庭、每个人的婚姻生活……

每个人生命是如此的精彩、神奇。让我感觉到心理学漫延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老师说我们是调控着背后的能量,而不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变化在没有感觉中发生。每个人都在释放自己的内心,能不发生变化吗?成长就是在这样一次一次的流泪中进行的。

别人的故事,我们的态度和情绪,并不是发生什么事情重要,而是事情背后我们的怎么看待才更重要。

当每个人选择自己进入那一个问题组时,我感觉自己好象都不是。当老师让画下自己的状态时,我用亮丽的颜色画了有阳光、有山水、有鸟语、有花香、有学习的画。

背后的解释是:喜悦——和谐统一

    阳光明媚

    依山傍水

    鸟语花香

    读书学习

    实现梦想

    成就自己

    自我超越

上课的过程我清晰的感觉到我流淌着自然的泪水,而不再有和自己内心产生联接的东西和纠结。

轮到分享时,我与大家介绍的顺序不同。我先说我是刘海琴,然后说是孩子的妈妈。要有自我,爱自己再去爱别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包括自己的父母、孩子、爱人。每人个只能改变自己,一生也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做好自己的角色,我们靠自己很好的改变去影响别人。心灵成长是要我们每个个体独立,经济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独立。不是把自己的酸甜苦辣建立在老公的宠爱上,不是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建立在孩子的成绩上。当我们独立了,自己的情绪就不会随着这些东西的得失而动荡和受不了。我们的内心要有自己的力量来支撑,来自生命的本能、潜能。

一天的课程验证了自我成长的心灵上的独立。我甚至感觉到每个环节我的内心、手心都是散发着能量的,我也能感觉到自己在吸收每个人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无形的场在发挥着无形的作用。

结束时贾老师说,要感谢场外对我们发生着作用的侯老师、魏小敏。所以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每一个曾经和正在帮助我们的身边的每一个人。

 

韦志中老师课后感  郄俊萍

 

上完韦老师的课后,尽管贾姐一再说不要感谢,我还是把感谢收藏在心中。此次课程对于我而言意义重大。感谢贾姐胡姐的精心安排,认识你们是我的缘分。这两天总结一个字由心的“累”,内心超常的平静,少了平常听完以往老师课的急于想分享的欲望,“我”在一点一滴中显现,我哪去啦?我不止一次次问过自己,在这两天中我又一次找到自己,强势的我有了感知爱的能力,听着伙伴们一个个的故事,我觉得我也挺幸福的。我能再次和自己对话,明白自己那个内在的我是有的多面性,我的自卑,自责,自虐。。。。。。是存在的,人的个性不需要改变,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可以啦,人要活得自然。我不能直视我内心的痛,它刺得我体无完肤,我在逃避。我又一次被撕裂,又一次整合,构成现在的我。我一次次的被撕裂,一次次的整合,一次次的成长,才能面对自己。我清晰的感觉到这是我们每个人需要成长的团体。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学习刚刚开始,还有很多的东西,我也说不清。我在笔记本上写了很多的东西一句半句说不清。我感觉自己想说的太多,又不知从何说起、、、、、、

 

    ---韦志中家长心灵成长感受  任凤娥

 

怀着一份对团体形式的好奇,怀着一份了解大师风格的期待,抱着一份既来之,则安心,顺其自然的心态走进了家长心灵成长的课堂。

最感叹兴趣的是,“体验”,从第一次感受自由联想,说出苦闷,到假戏真做,盲人走路,到孩童索物,母亲互动,体验给自已带来了非同寻常的内心触动,扔书,读人成为自己新生活的方向。每次体验后的及时分享成为画龙点睛,拔云见雾的点金棒。

什么是当下,就是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就是看好,用好,享好现有的一草一物,一时一刻。是脚踏在现实的土地上,用全身的每个细胞在感受周围的一切。是不悔过去,不求将来,只有此时此刻。是一种内外的和谐统一。

与感受相比,语言是苍白的,无力的,狭隘的。语言,仅仅能表述一个像形,却不能完整呈现它的神。

韦志中老师的课时中:

走动、对接、相视、自我、分组、评议、呈现、诗歌、绘画、心理剧 、“石头”对话,“破小孩” 、分享、感恩、鼓掌、共舞、忘我、欢呼、依恋

感受最深的字词和活动环节

接纳  当下  都是人    仪式  观察  感恩  依随

什么是真正的心灵成长

真正的心灵成长便是学会爱与被爱的能力。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接纳,是宽恕,是依随你心,还非随我所愿。

在爱与被爱中,接纳真实显得尤为重要

“教你再多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在人格发展方面有不足,都会影响它的发挥”是的,过去看得书不算太少,学历也不算太差,但与人交往总是在回避,遇到问题总不敢担当。自责,愧疚经常充斥内心,常常觉得自己不如谁谁谁优秀,不如谁谁谁聪明,也常常觉得自已不配现在的角色和职位。知心好友的无条件接纳,温和高师的及时解惑,让自己逐步接纳着自己的真实所有,过去我不接受自己是女孩子,希望自己能变成男孩子,了结父母的心病,让父母过风光的晚年。我拒绝接受他人对我的好评,我认为那是敷衍和讨好。前年开始我允许自己是一个女孩子,去年我允许自己有犯错的权利,这一次,我允许自己回归为一个自然的人。

回归为一个自然的人,让我身上少了许多包袱,本周五我一改以往短信交流的形式,主动找上级面谈沟通;今天,我主动请缨代夫赴宴,在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做自自然然的自己。因为,我的体认告诉我,上级是人,陌生人也是人,财富、地位、物理距离都是人的外在形式,对于每个生命的尊贵来说,都同样重要,自卑和自负是不同方向的厚此薄彼,而不是对每个生命的同等尊重。所以对权威的恐惧,对人群的逃避,被这次学习俘虏。

教育的真谛,是拥有爱,展示爱,传递爱

当父母只顾双方吵架,漠视孩子的感受和呼吁时,孩子被惊恐笼罩,求饶调停和逃离家庭成了孩子的被迫选择,爱在这里停滞,路在这里拐弯;当成人以孩子为中心,尊重孩子的当下的情绪状态和内心需求时,良好的教育便在父母无声的态度和行为中萌发了。

体验式的团体的活动,每一个成员都是一面镜子,在讲述他人的故事中,自己也获得了觉察。有的同伴不知自己的需求,有的同伴充满恐惧和不安,有的同伴被婚姻关系困扰,感受着一个个生命的痛楚,反省着自己“想当然”的做法和命令式的关心,一个个幼小的生命就在父母爱的大旗下,伤痕累累。

呈现魅力无限,音乐直穿心扉

在这个信息爆炸,价值转型的飞速发展时期,说服别人难于上青天。而一个个案例的情景再现,让我的内心掀起了波澜,父母的不和,竟如此影响孩子的内心,每人的选择竟是那样的有限。“人在江湖,身不由已”,从心里,我再一次宽恕了一直以来抱怨的母亲。对于母亲的不满,已非一日,相似的场景,让我 “虚拟”体验了母亲的无奈和艰难。

来得缓,去得慢,是我的特点,所以我称自己是“慢三步”,经常是一个活动开始好长时间了,自己才渐入佳境,也常常是,他人已从氛围中转换,而我还沉浸其中。而这次活动,因有音乐,我的心总在当下,思绪没有游移,也没有拖拍,让场景和感受深深的嵌入心中。

全心享受当下,搭上幸福快车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能观察每一个当下,并欣赏生活每一个细微变化。如果我们的生活是,强求结果,不管过程,那么便错过了许多生命的精彩;急着赶路,顾不上路边的鲜花,拼着挣钱,顾不上心灵的问候,让我们心身疲惫,让我们心灵枯竭。

悔恨过去,期盼将来,人在此地,心在那处,让我们远离了当下,而没有了当下,一切都无从谈起。

两日的活动,观察着他人,也展示着自己,尽情地写,自由地说,流泪,跑跳,交流,欣赏,一切都那么自然,一切都那么真实,手拉手,圈套圈,互助,感恩,爱在整个空间流动,被人理解接纳后的幸福感在心中荡漾。

状态是做事的基础,观察是探索的开始,练习是学习的保障

听讲解,参活动,共互动三种形式交叉进行。传统的学习,重教,不重用,常常是当时情绪激昂,过后,老套摆上,原搬照样。把习当成重中之重,这是头一次。从选观察学习对象到自由走动眼睛对视,到分组,到回馈,观察贯穿全部过程,从眼睛开始,从搜集信息着手,向外观察他人,向内观察自己,同开的镜头,既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当下,又能客观地置身局外,细微处着手,开启了每个人的心灵之门。韦老师的尊重每一个成员,尊重当下,尊重自然,用眼神与在场人互动,不摆架子,不唱调子,边呈现,边引导,边讲解,所有的“专业知识”被当成佐料,自然地流淌。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先做人后做事,什么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也让我把习当成调整和学习的方向。

每人都曾是一块石头,艺术化后便变成项链

 

一堆灰色的光光的石头,因了人的灵性参与,变成了闪闪诱人的项链;一群普普通通的人,因了高人的点拔,变成了传递幸福的使者;一个个伤创,一个个问题,都化成了前进的力量和生命的财富。发生创伤不是问题,问题是怎样来对待它,经历痛苦不是问题,问题是痛苦给你带来了灾难还是契机。

变态,变换生命的状态,改变生命的态度,这是成长之根。世界事件都没有变,对事件的认识态度变了,石头便变成了项链,痛苦变成了财富。

而韦志中老师,正是那将一个个“石头”变“珍珠”,将“珍珠”变“项链”的隐身在众人当中的艺术家。感谢团队,感谢老师,感谢引路人,感谢自己!

 

上面所有文章转自:http://blog.sina.com.cn/hxdrawing

家长团体照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c1edfd0100ib39.html

好妈妈是怎样“炼”成的(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c1edfd0100ifke.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