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一部要火不火的大片,叫《攻》,讲的是墨子的故事。据说墨子擅长守城,其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出《城守》二十一篇。“墨攻”也就是“非攻”,鲁迅的《故事新编》中就有这一篇,是根据《墨子》中的《公输》改写的。
墨学一度与“儒学”并称,是门“显学”。但统治者也许愿意读一读守城技巧,至于“非攻”之类大抵都是不屑一顾的。更何况,墨子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其基本精神是自苦利人,以利人为义,亏人自利为不义。以“是否利于人民”作为衡量是非的重要标准,这样的学说最好的位置还是用在专门教育老百姓的政治思想教育讲义中吧,放在官场,恐怕缺乏流行的基础。
《墨子?贵义》中载,有人劝说墨子,如今天下都自私自利,你又何苦承担道义呢?墨子用个比喻加以回绝:有子十人,一人耕田而九人好吃懒做,食者众而耕者寡,难道那位耕者不该加倍努力吗?这么一个比“傻根”还“傻”的人,比老黄牛还勤恳的人,若能幸运地混入官场,也只能是个另类。《墨子.鲁问篇》记载着他另一个故事:鲁国的阳文君曾问墨子,“有人告诉我,一个想当忠臣的,教他趴下就趴下,教他起来就起来;放在那里,不让他动他就不动,叫他他才应,这样可称忠臣了吧?”墨子很不知趣地回答说,“教他趴下就趴下,教他起来就起来,那是影子;放在那里,不准他动他就不动,叫他他才应,那是钟。您要一个影子和一口钟干什么呢?”
从这段对话可知,墨子这个人的确没什么幽默细胞,也不是“当官的料”。他不知道官场最需要的恰恰就是“影子”和“钟”。不过后人以墨子这个故事为反面教材,总结出了一门大学问,叫做“影钟学”。据传这门学问若做好了,能让无官者有官,有官者官位永固。比之“墨学”自汉初就销声匿迹,“影钟学”却代代相传,至今仍被不少官员奉为圭帛,这怕是墨老先生生前万万没能想到的吧。
“影钟学”在国外有个兄弟,叫“执行文化”,前几年也被引进到中国来,很是受宠。听说有的领导履新之初,好给其下属送书,书名叫《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是“执行文化”的红宝书,通俗易懂,融教育性、思想性和故事性于一体。故事的大意是,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尽快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但加西亚躲在古巴的丛林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怎么办呢?有人给美国总统推荐了一个名叫罗文的人。于是罗文被找来了,他拿了信,连送往什么地方都没问,就走了,最后历尽千辛万苦将信送到。“罗文”后来成了那种不问缘由只知道忠实执行任务的人的代称。书上说这种人在每个城市、村庄、乡镇乃至每个办公室、公司、商店、工厂,都会受到欢迎。“世界上最需要的,就是这种能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
安徽省阜南县安监局局长於俊华显然不是那种能“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今年初,阜南县县委、县政府向县直单位和乡镇分别下达不同数额的招商引资任务,并要求各单位必须每月、每季度汇报进度,安监局被分派了40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面对上面定下的任务,於俊华并不是象“影子”那样,让“招商”就去“招商”,她也不是象罗文那样,“问都不问”就马上起程。她畏难了,退缩了,她以“安全监管工作太重,抽不开身”为由,向分管副县长要求请假外出招商,“但最终未有结果”。
“信”送不到,任务完不成,本已酿成大错。这位不懂得“执行文化”的安监局长竟然还弄虚作假,糊弄上级。以至于阜南县委、县政府不得不让於俊华代表安监局在全县引资工作会上检讨。之后,县纪检委、县监察局又分别下发“关于於俊华同志所犯错误的处分决定”的文件,处分称:“县安监局引进注册的阜南县升华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现阶段没有完成设备投资资金98万元,安监局也没向县招商局申报引进项目,於俊华代表安监局在县招商引资工作会上的发言存在虚报投资进度的错误,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没完成400万元单位招商引资任务,安监局局长於俊华受到党内警告、行政记过处分,并被宣布停职检查。我个人觉得,这个处分还嫌轻了一些,因为这个於俊华至今仍不思悔改,“影子”做不了,连“钟”也不做了,县里没让她发声,她却对新华社记者胡言乱语,故意泄露本县的机密事宜。在掀起了轩然大波之后,又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什么她“正活在莫名的恐惧中”。这样的思想认识,这样的不识大体,完全有必要再补充两项处罚,一是罚去电影院看《墨攻》N遍,在家背诵《墨子》N遍,作为反面教材;二是罚抄写《给加西亚的信》及其姊妹篇N遍,作为学习的榜样。三个月的思想改造期满之后,由县里为於俊华举行“影钟学”四级考试,兼加考“执行文化”六级,得两个一百分的,官复原职;低于二百分的,即刻革职,永不录用。
墨学一度与“儒学”并称,是门“显学”。但统治者也许愿意读一读守城技巧,至于“非攻”之类大抵都是不屑一顾的。更何况,墨子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其基本精神是自苦利人,以利人为义,亏人自利为不义。以“是否利于人民”作为衡量是非的重要标准,这样的学说最好的位置还是用在专门教育老百姓的政治思想教育讲义中吧,放在官场,恐怕缺乏流行的基础。
《墨子?贵义》中载,有人劝说墨子,如今天下都自私自利,你又何苦承担道义呢?墨子用个比喻加以回绝:有子十人,一人耕田而九人好吃懒做,食者众而耕者寡,难道那位耕者不该加倍努力吗?这么一个比“傻根”还“傻”的人,比老黄牛还勤恳的人,若能幸运地混入官场,也只能是个另类。《墨子.鲁问篇》记载着他另一个故事:鲁国的阳文君曾问墨子,“有人告诉我,一个想当忠臣的,教他趴下就趴下,教他起来就起来;放在那里,不让他动他就不动,叫他他才应,这样可称忠臣了吧?”墨子很不知趣地回答说,“教他趴下就趴下,教他起来就起来,那是影子;放在那里,不准他动他就不动,叫他他才应,那是钟。您要一个影子和一口钟干什么呢?”
从这段对话可知,墨子这个人的确没什么幽默细胞,也不是“当官的料”。他不知道官场最需要的恰恰就是“影子”和“钟”。不过后人以墨子这个故事为反面教材,总结出了一门大学问,叫做“影钟学”。据传这门学问若做好了,能让无官者有官,有官者官位永固。比之“墨学”自汉初就销声匿迹,“影钟学”却代代相传,至今仍被不少官员奉为圭帛,这怕是墨老先生生前万万没能想到的吧。
“影钟学”在国外有个兄弟,叫“执行文化”,前几年也被引进到中国来,很是受宠。听说有的领导履新之初,好给其下属送书,书名叫《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是“执行文化”的红宝书,通俗易懂,融教育性、思想性和故事性于一体。故事的大意是,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尽快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但加西亚躲在古巴的丛林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怎么办呢?有人给美国总统推荐了一个名叫罗文的人。于是罗文被找来了,他拿了信,连送往什么地方都没问,就走了,最后历尽千辛万苦将信送到。“罗文”后来成了那种不问缘由只知道忠实执行任务的人的代称。书上说这种人在每个城市、村庄、乡镇乃至每个办公室、公司、商店、工厂,都会受到欢迎。“世界上最需要的,就是这种能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
安徽省阜南县安监局局长於俊华显然不是那种能“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今年初,阜南县县委、县政府向县直单位和乡镇分别下达不同数额的招商引资任务,并要求各单位必须每月、每季度汇报进度,安监局被分派了40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面对上面定下的任务,於俊华并不是象“影子”那样,让“招商”就去“招商”,她也不是象罗文那样,“问都不问”就马上起程。她畏难了,退缩了,她以“安全监管工作太重,抽不开身”为由,向分管副县长要求请假外出招商,“但最终未有结果”。
“信”送不到,任务完不成,本已酿成大错。这位不懂得“执行文化”的安监局长竟然还弄虚作假,糊弄上级。以至于阜南县委、县政府不得不让於俊华代表安监局在全县引资工作会上检讨。之后,县纪检委、县监察局又分别下发“关于於俊华同志所犯错误的处分决定”的文件,处分称:“县安监局引进注册的阜南县升华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现阶段没有完成设备投资资金98万元,安监局也没向县招商局申报引进项目,於俊华代表安监局在县招商引资工作会上的发言存在虚报投资进度的错误,造成了不良影响”。
贫困县安监局长招商不力遭停职自称活在恐惧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
“活在莫名的恐惧中”
49岁的安徽省阜南县安监局长於俊华自言,她正活在莫名的恐惧中。一则以她为主角的新闻引致各方关注。
2006年10月19日,於俊华因未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并被指存在虚报业绩被停职,处分还包括行政记过、党内警告。
而该县市容局局长任献彬则因“检讨态度更差”,被就地免职,并遭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前一篇:文化部要为后人留下一部断代史?
后一篇:同步录音录像不能成为贪官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