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4/mw690/4bc0e7cftd0aec4c469a3&690
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从开封迁到了郑州,我家也随之定居于此。也就在那时,省直机关所在地的行政区一带,开始大面积地种上了法国梧桐树。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就曾向我说过那时关于种树的一些记忆。事实证明,这里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宜这种树木的成长,待我出生以后,法桐树在行政区一带已经初具规模了。
在我的青少年时期,这里的法桐树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到了春夏之间,行政区的几条大街,已经完全被繁茂的法桐树掩映了,往上看,几乎看不到天空,人们好像穿行在绿色的走廓里。尤其蔚为壮观的是,两边人行道上的法桐树,每边不是一排;而是并行的两排,其繁茂葱茏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而逢到雨天,雨若不是太大,法桐树就成了天然的雨伞;当时人行道上也没有铺水泥地板砖,雨落下来,随即就渗入了含有沙质的土壤里;没有泥泞,道路依然平整如初而带点微软的弹性。每每到了这样的时候,我就从家里走出来在法桐树下散步;思想随意地飘散着,一个少年人的抒情气质就这样慢慢形成了。
八十年代初期,我的刚毕业的同学到郑州来,我就在临近傍晚时带他们走在这样的路上,看郑州市我心中最美的景致――法桐落日。
又过了几年,不知从何时起,几条幽静街道上的法桐树成了白鹭鸟的栖息天堂;抬眼望去,白鹭鸟飞来飞去,树上都是一圈一圈的鸟窝。
这几年回老家,我的年迈的叔父两次对我说:你小时候我到郑州去,你爸爸总是说,领你叔到街上去转转,在树下走一走。
现在物是人非,写到这里,我突然泪如泉涌,我在心里说:法桐树,我的父亲树,我的母亲树,我的生命之树!
来华强
2012.12.13日凌晨5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