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都爱荤段子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 |
据说是这样的:
如果你问一个中国人,谁是当今世上最好的土耳其作家?得到的回答十有八九会是帕慕克。但如果你问一个土耳其人同样的问题,得到的回答却肯定会是,李凡纳利。
老实说,个人之前也是只晓得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从未听说过所谓“土耳其国宝级作家”。所以,那天李凡纳利带着他的首部中文版作品《伊斯坦布尔的幸福》驾临中国、责编MM问我有什么问题想问时,我说,要不就问问他怎么看帕慕克?责编MM很不屑地说,那有什么好问的,李凡纳利比帕慕克牛逼多了,帕慕克无非就是比较擅长讨好西方人、有个诺贝尔光环而已,李凡纳利才是土耳其真正的全民偶像。
于是也不敢再问什么了,赶紧拜读大作去。
没想到,这部被称为“意义深远”、“继承了史诗文学引以为豪的传统”、“体现出了历史学家的洞见、社会学家的思索和人类学家的关怀”的伟大小说,个人读来竟味同嚼蜡。
小说起始于一场“荣誉谋杀”:土耳其凡湖水边的村落里,一位有着大家族姓氏的少女被自己的伯父强奸,大家族以捍卫家庭荣誉为由准备秘密处死少女——没有人关心是谁强奸了少女,只在乎的是少女损害了家族名誉。围绕着这场荒唐的谋杀,小说同时铺陈了三条线,除受辱少女外,还有一位离家出走寻求自我的中年教授、一个身负处死少女任务的退伍军人。纠缠交葛中所涉元素固然多得够可以的,人性啊战争啊宗教啊信仰啊的,但不知是文化本身的隔膜还是翻译过程中的脱水所致,一切都显得浮光掠影,尤其是那个多少有些李凡纳利夫子自道意味的中年教授,所谓的心灵桎梏和对幸福的向往,矫情而没有说服力。
也不是一点印象深刻的东西都没有,至少有个“纯真新娘”的段子,精彩程度直追答案酒吧驻唱小宝讲过的“纯情少女”。
“纯情少女”且不说了,“纯真新娘”是这样的:很久以前,有个女孩养在深闺,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后来她嫁给了牧羊人哈三,哈三对新娘的天真无邪十分珍视,决定要让它保持下去,结婚当晚他告诉新娘说自己和别的男人不一样,他有一样东西别人都没有。那晚以后,新娘的脸上总带着一抹神秘的微笑。几年后哈三去服兵役,她的脸上失去了往日的微笑。哈三的朋友米哈默德问她为什么这么郁闷,男人去当兵的女人又不是就她一个,她说哈三跟别人不一样,他前面有个东西别的男人都没有,米哈默德笑了,悄悄说自己其实有样差不多的东西,然后就把纯真新娘带到一块荒野地,一次又一次反复证明了自己没有说谎。哈三回来后,她哭骂哈三骗了自己,说米哈默德也有那东西。哈三很绝望,就又编了一个谎话来挽救自己说,其实那东西他本来有两个,给了米哈默德一个。纯真新娘听了更是失声痛哭,边哭边捶哈三,“那你为什么要把比较好的那个给他?!”
多“低俗”啊。以爱讲荤段子著称的齐泽克大师估计会喜欢吧,他说其实人人都有颗“低俗”的心。谁说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