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碎片》:如果世界只是传说,我们能够迷恋什么?

标签:
娱乐 |
分类: 观影 |
在IMDB上,《记忆碎片》评分高达8.6分,名列史上“TOP250”第24名,作为一部2000年出产的电影,臭屁得够可以的。
http://s14/middle/4bbed4e4g80f4422e36ad&690
其实就是部悬疑片,比较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而已,有人描述说是这样的:整个故事分成二十六个碎片,将后十三个碎片倒叙,以彩色片形式拍摄,前十三个正叙,分别加在十三个彩色情节中,并变为黑白片,以突出纪录片的风格。后十三个碎片每个碎片再被分成两半,并颠倒顺序,黑白片时而在两半之前,时而之中,时而之后……够搞脑子的吧。
如果只是这样而已,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盖·里奇的电影大致也有相似功效,无非是让速食年代的人们通过终于“看懂”了貌似迷宫般的逻辑以得到智力上的消遣,就好比是,一个人数自己的头发,固然没什么意义,但如果终究数清了,毕竟也是一个傲人的成果。何况《记忆碎片》的导演为了降低观看的门槛,还有意识地安排了众多暗示性对白,因此多少导致了剧情的稍显冗长,一定要较真的话,可信度也并非就全无问题。
让个人尤感况味的其实是,电影里那个所谓的“短期记忆丧失症”:只能记住十几分钟内发生的事情,十几分钟后就全然忘记了,为了让生活继续下去,男主角不得不凭借纹身、纸条、宝丽来快照等外部记忆手段来保存自己的记忆。
我有些疑心,这个灵感可能来自于《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那部著名的小说里曾让马贡多人全部患上过失忆症,为了不至于忘记,马贡多人不得不用蘸了墨水的刷子给每一样东西写上名称:桌子、椅子、门、钟、墙、床、锅,牲畜、家禽和植物也一样,牛脖子上的字牌是范例:这是牛,每天早晨应挤奶以生产牛奶,牛奶应在煮沸后加入咖啡,配置牛奶咖啡……“他们就这样在一种难以把握的现实中生活着,这现实暂时被文字挽留着,可是一旦人们忘记了文字的意义,它就会逃走,谁也奈何它不得”。
其实何止是马贡多人,如果把那个记忆丧失的时间跨度拉大,拉大到百年,说到底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记忆丧失症”患者,整个人类的记忆也无非是靠种种外部记忆手段来传承的,谁都不能保证所谓记忆的可靠性,大家都活在难以把握的现实生活中。《记忆碎片》里的男主角以为自己可以凭借理性和本能弄清楚“事实”,但他失败了,一个小小的谬误就让他差以千里。加西亚·马尔克斯则用一种色泽柔和的药水挽救了马贡多人,人们喝完药后记忆豁然开朗,“站在大厅中央看到周围的东西都荒唐地标着的名称、写着的正正经经的傻话,眼眶中涌出了泪水”。
问题在于,世上有那种药水么?如果没有,如果全世界其实都只是个传说,我们如何确信,自己迷恋的不是荒唐的名称、正正经经的傻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