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加缪一身兼具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和评论家等多种身份,他的作品总是有着太多的棱面,在作品或丰富或寡淡的情节背后,有着层层的哲学隐喻。在《阿尔贝•加缪:自由人生》中,马丁•梅耶将加缪不同时期的作品前后贯穿,融合加缪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切身经历,紧紧抓住“荒诞”、“反抗”、“自由”等关键词,一层一层解析加缪的作品,既透视了加缪不同作品间人物的关联性,又通过人物的变化,透见加缪的思想变迁,以及那些深藏的哲学命题。

哲理随笔《西西弗神话》则同《局外人》共同构成了一个事物的一体两面。“《局外人》展现了令人感伤的被放大了的神奇西西弗”,而《西西弗神话》则痛快淋漓地将小说背后的引喻,摊开到纸面,直述人生的荒诞,以及面对荒诞的坚守和反抗。到了《鼠疫》,加缪笔下曾经反复出场的“局外人”变成了“局内人”, 他们由漠然的消极反抗,变为了以积极的行动抵御灾难,对抗荒诞,人性的光芒超越了黑暗,在荒诞中实现了面向自由的突围。

谈及加缪便不能回避其与曾经的好友萨特的论战,政治与哲学纠缠,孰是孰非并不能下定论。加缪在此问题上几次选择回避、退隐,假设将这种回避与退隐理解为其对过往友谊的尊重,更有利于维持大师风范,然而伊丽莎白•豪斯却在《加缪,一个浪漫传奇》中指出,这些曾对他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和伤害,在他独自面对自己的时候,都不愿触及心底的痛,甚至让这位“斗士”一度消沉。即使是才华横溢,哲思深邃如加缪,作为个体的人他仍然是脆弱乃至无助的,在一生的放逐流浪中,与那些美丽而又才华横溢的女子们深情的眷恋,或许是加缪唯一获得温暖、寻获支撑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