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燃烧的精神之火
(2013-07-31 15:15:43)
标签:
评论 |
分类: 评论 |
一束燃烧的精神之火
———浅谈赵宏兴《窗间人独立》思想艺术特点
清远日报新闻 时间: 2013年04月26日来源: 清远日报
景东
■佳作品鉴
散文诗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著名评论家王光明说:散文诗“是深沉感应现代人类内心意识和情感律动的独立文学品种”。近读著名诗人赵宏兴的散文诗集《窗间人独立》,深感这是一部闪耀着思想火光的散文诗精品。
思想者的诗化艺术。读《窗间人独立》,仿佛看到一个思想者在凝神思考:
窗里窗外,我和叶子思想着。
我的头顶,升起一片天空,它的沉思与高远像一双睿智的眼睛永恒着,我在土地上劳作,一朵怒放的鲜花就是一只对话的耳朵。
高处低处,我和天空思想着。
我的河流,发源于圣贤者的心灵,它的醇厚与僭越像骀荡的风穿越着时空,拒绝着石和土的阻拦,我每天都要去河边坐坐,河没有说话,我也没有说话。
河内河外,我和流水思想着。
思想着,会惊起一滩石头如鸥鸟。思想着,会使奔驰的骏马瞬间直立。一只苍白的手,会被思想灼伤。
———《思想着》
这是一首睿智的散文诗。读者仿佛看到,高远的天空,思想者的眼睛与星星一样在闪烁永恒的光芒,思想者的河流能穿越时空,会惊起石头和鸥鸟,会使奔驰的骏马瞬间直立……这就是思想的力量。短短几百字,蕴含博大丰富的思想容量。
思想者常常与黑夜为伴,在黑夜中寻找闪光的宝石。诚如作者所说:“贫穷的灵魂被富贵的躯体雇佣着,白天里容不得一丝懈怠,只有在黑夜里才有时间各自出来走走。”诗人保持着“对夜晚最初的激情”,夜晚再长他也不会疲惫,“我要在古老而久远的黑暗里,不断捡拾光亮,哪怕是最微弱的一缕。”(《守夜者札记》)“我思想得越多,用过的黑夜就越多,黑夜已无法还原到原来整洁的册页上,”“黑夜溢满了墙角的每个器皿,渐渐到来的白天,跳跃在我的眸子上,充满了金质的光芒。”这就是黑夜对思想者,对哲人的丰厚回报与馈赠。
出奇制胜,创新创出新境界。《窗间人独立》中的散文诗,无论构思、语言都讲究新与奇,出奇制胜,以新引人。譬如《伤口》:“白桦树有了伤口,身上会长出一个眼睛。橡胶树有了伤口,内心会流出汨汨的泪水。残缺的月亮是天空的伤口,流淌的河流是大地的伤口。心灵上有了伤口,灵魂在巢里被惊醒,像一只鸟振翅飞翔。一朵独自开放的花,有了自戗的伤口,高贵的血液洇染了流淌的风,草、树叶和阳光,都在呵护。没有伤口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完美的。有点伤口,是上帝犁头耕起的,在新鲜的土地上,可以播种种子。有点伤口,断裂的声音潜伏在血液的深处,他因此而有了知己。”这首散文诗就以奇取胜。奇特的构思:以“伤口”为楔入点,写出了白桦树、橡胶树、天空、心灵、花朵等不同的伤口的不同寓意,写出了对伤口的新思考。尤其是最后一句,发人深省。整首作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新意象,新联想,新比拟,新寓意,新思想。第一句“白桦树有了伤口,身上会长出一个眼睛”,令人拍案惊奇叫绝,这一奇妙的联想比拟,真有过目不忘的功效。
《在水的深处》一章中,诗人写一滴雨、一滴汗、一滴泪、一滴血落在水里的不同效果以及它们在水的深处相遇后的情形,巧妙的构思,深刻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艺术张力,给人以广阔的联想空间。
逼真的画面。赵宏兴的散文诗有一种美丽的画面感,如诗如画。比如他写土地:“从高处瞭望,麦子熟透了,一畦畦的,像刚出炉的面包,柔软而金黄,村庄掩映在绿树丛中,不留一丝痕迹。……河面平静,经过一天阳光的照射,散发着氤氤的水汽,阳光在水面跳动着,像在跳方格子游戏的小女孩的脚,轻巧快捷。一头老牛在悠闲地吃草,它黑黝的皮毛上,还粘着黄黄的一块泥土,使人感到生活的艰辛。”从远到近,有静有动,色彩鲜明,语言精练,油画般的画面,显示出诗人不凡的功力。特别是下面几句:“高大的脚手架多起来,它们长长的臂膀伸展着,像从深海里浮出来的巨型乌贼的瓜子,想抓住一切的欲望。忽然就有了成片的楼房,宽阔的马路上车水马龙,刮过来的风也长着灵敏的鼻子,在人的皮肤上嗅着是不是有钱人的味道。”(《成熟的土地》)对脚手架的比喻与描写,真切、精确、形象、生动,像一幅工笔画,富有立体感,形象而有新意。《唢呐声》画出了一幅街头众生相:来往的人流,跳动的女孩,竖着头发的男孩,骑摩托的,小贩们、矮小的残疾青年……宏观微观,虚实相生,令人如临其境。
精彩的细节。这细节不是小说的细节,而是诗化的细节,它是感觉化的生活片断,为抒情与哲理服务。《窗间人独立》中有大量精彩的细节,特别是两首长散文诗《它在穿过》和《生活里隐秘的结构》,除了构思的新奇与语言创意,就是其一个个生动的细节吸引读者,打动读者。比如女乘务员让我写意见,“像鹰一样左右巡视的警察在街头踱步”,夜色中的小站,天桥下喂奶的女乞丐……这些细节简练,逼真而又富有诗意。又如《候车室》:“这些坐在灯下的人,他们的身子里藏着遥远的旅途,候车室里的空间,压迫在他们的头顶,他们各自的姿势,没有一个雷同,驮在肩上的包袱里,塞满了苍白的日程,内心里的焦虑,在列车临近时躁动,又在晚上的预告里,忍耐着时间的割伤……”候车室的场景,是客观的描写,又是心灵的感受;是真实的场景,又是诗意的外化,是质朴的,又是文学的……
结构的多样化。结构形式上,赵宏兴也作了新的探索创新。长篇与短章相结合,散点透视,时空交错,情绪、心灵意识流与叙述、抒情相结合,使其散文诗张驰有度,摇曳多姿。
语言富有张力。赵宏兴的散文诗语言既优美又质朴、自然、精练。“这个下午是根绳子,拴在一根木桩上了。”“柔软的枝条像一根吸管拼命吮吸着从森林的缝隙里遗漏下来的阳光。”“火,柔软的身体在枯萎的草茎上跃动,如一片云彩飘落在地,剖开火的胸膛,我看见火的一腔热血在剧烈地沸腾。”这都是独特视觉的个性化语言,形象化,诗意化,声、色可感,富有张力。
读《窗间人独立》,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独立的思想者,探索者,他目光如炬,目光燃烧着一束精神之火,以其高超的艺术,点亮着读者眼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