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人与机遇---雪漠访谈节选

(2008-06-25 14:53:43)
标签:

机遇

贵人

文学感觉

吴金海

雷达

大漠祭

史记

司马迁

文化

分类: 媒体聚焦

雪漠:作家的大机遇可能是灾难

 

何羽:雪漠先生,你怎样定义“贵人”这个词?

 

雪漠:“贵人”就是对人产生重大、深远影响,引导他向上的那个人。

 

何羽:除了父母,对你影响很大的人是谁?我记得,《长河落日圆》是你第一次得到较大范围认可的作品,当时你好像还没有朋友,没有老师可以一起探讨文学。除了看书,这条路,都是你自己摸索的吗?

 

雪漠:我的第一个文学上的老师是冉丹,甘肃省《飞天》杂志编辑。在我起步阶段,他对我影响很大,他当时指导我该读什么书。你要知道,在凉州这个地方,农村几乎找不到什么书,哪还知道该读什么书,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好书。当时我读了大量的小人书、杂志,直到24岁的时候,我参加一个笔会,朋友把我一个稿子给冉丹看,冉丹鼓励我说,这个稿子文字极好,文学感觉极好。他让我特别有信心,让我更加坚信自己可以走文学这条路。后来,我给他写了一封信。冉丹很快回了信,告诉我该读什么书。我读了他推荐的书,很受启发,才写出了《长烟落日处》。

 

何羽:他让你读什么书?

 

雪漠:《百年孤独》。后来我们还经常通信。还有一位编辑,叫李何?他点拨我一些创作技巧方面的东西。第三位,就是上海的吴金海老师,1992年,他出版了我的《江湖内幕黑话考》之后,就一直鼓励我写写写农民的苦难生存,这让我产生了写《大漠祭》的想法。另外一位就是雷达老师,他在《大漠祭》问世之后,让这个社会一下子发现了这部作品,因为他是重量级的评论家,他一推荐,谁都会去看的。

 

何羽:雷达老师怎么看到的?

 

雪漠:甘肃省作协主席王家达推荐给雷达。正好当时中国小说学会在评“中国小说排行榜”,雷达就推荐给唐吉夫先生他们,大家看了以后,果然是好书,就排上了全国第五名。很快,新华社一报道,在全国宣传,《大漠祭》一下子就跳了出来,评委们全票通过,获了冯牧文学奖。后来,雷达老师又写了大量评论文章。通过各种渠道,参加各种研讨会,碰到朋友,都推荐我的作品,他直接改变了我的文学命运。

 

何羽:你以前认识雷达老师吗?

 

雪漠:从来不认识。后来,我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学习时,雷达老师家住那儿我都不知道。

 

何羽:做与不做确实不一样。比如说,那位编辑,对一个无名的作者,他也可以不理睬,漠不关心,他可以不回信,不必告诉你应该看什么书,但他做了,就给了你这么大的激励和推动。从这个角度来看,点点滴滴,一步一个环节,一个人就是怎样成长起来的。雷达先生是大家,他改变别人命运的力度非常大,但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作用,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作用。反过来看,在社会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变坏了的孩子,最后堕落成为危害社会的罪人,他必然也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渐渐变坏的。比如,他可能生长在一个扭曲的不幸的家庭,他所遇到的,很可能都是坏人,一步一步,被别人往歧路上引,往歧路上推。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及时得到帮助,而是受了一顿“大捧”。这个时候,不要说成功无望,他实际上已经被推向了反面。

 

雪漠:所以说,善无大小,善无高低。不能小看小人物的作用。如果说一定要区分的话,它只是形而上、形而下的区别。一种是物质形态的善,一种是心灵精神的善,都值得赞美。因为有时候一个小善,可能会产生非常大的作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何羽:周董经常对我们说,要力所能及,多支持别人,多帮助别人,永远不要等,永远不要说:等我以后有条件了,有很多钱了,就可以怎么样怎么样;实际上,说这种话的人,即使等他以后条件更好了,更有钱了,他也是不愿主动帮助别人的。……你怎么看待机遇?

 

雪漠:对真正的作家而言,大可不必期待所谓的机遇。有时候,那种所谓的机遇,可能恰恰是灾难。文章憎命达。作家作品能达到怎么样的高度,关键来自于他用怎么样的一颗心,对生命、社会、世界进行了独特的体验、批判与思考。他必须与主流、时尚保持一定距离。还是要放到历史中看。试想,如果汉武帝垂青司马迁委以他宰相重任,《史记》的命运又将如何?无疑,政界站起一个新贵的同时,文坛必然倒下一位大师。历史绝不会因为一些御用文人的所谓的好机遇,就把他们的位置排在苏东坡和曹雪芹之前。问题的实质是,你写出了什么?你有没有好东西?有好东西的,你活埋不了,没好东西,你推不上去。乌鸦群中的评论家如何鼓噪,也无法把鸦王吹成凤凰。文学上最终说话的,就是作品。还是那句话,历史会因一首有价值的小诗而记住一个名字,也会毫不犹豫地将写了成吨垃圾的“作家”扫得不知去向。因此,我很欣赏海明威,他永远和死去的作家比。因为活着的终将死去。他的目标总是一个个虽不在人世但在文学上永远活着的作家。

 

                  ===《热血、厚土---东部企业家周星增与西部作家雪漠访谈对话》节选

                                                              编著:何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