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与“舍得”---雪漠访谈节选
(2008-07-07 07:37:18)
标签:
文化 |
分类: 媒体聚焦 |
闯与舍得
何羽:中国人造词具有独特魅力,她除了表达意思,往往还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比如,“舍得”这个词,我认为这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先舍而后得。不少人也许具有“闯”的精神,但因为不懂取舍,也很难成功。
雪 :生活中也一 。以前,在物质贫乏年代,我们苦于没有选择,而现在,可选择的生活方式、职业、道路太多了,面对各种诱惑,实在太多了,这时候,我们更要提醒自己,不能贪,要学会拒绝,学会舍弃。我想当一个好作家,在生活中首先要学会“舍”,舍去一些东西。这“舍”是非常必要的,它包括舍去一些娱乐享受、物质享受。当 达到一定境界后就会发现,很多人追求所谓的那种“享受”,其实是麻烦,是累赘。但如果达不到那种境界时, 就会沉溺于这些“麻烦”之中,心灵被“麻烦”牵引着,成为物质、贪欲的奴隶,难以自拔。如果不学会“舍”,在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上花去太多的时间、精力,剩下的时间、精力,就 法让 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要想达到很高的境界,就必须经过较长的修炼。生命有限,生命苦短,要想达到一种高度,只有投入全部的生命和灵魂,如果生活中干扰太多,影响了心灵的自由和宁静,那就很难达到。
何羽:时间最公平,每个人只有24个小时。其实我们都在和时间赛跑,看谁能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创 更大的人生价值。大家互相比赛的就是这一点。很多人可能没有感悟到这一点。
雪 :也许感悟到了,但很多人“舍”不得那种享受,放不下那种诱惑,有一天突然明白过来,可能已经晚了。保持独立人 、独立思考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对作家来说更是如此。
何羽:但是,我经常看到,很多文化人、作家成名之后,就会沉溺于一些应酬、交往,满足于已有成绩,降低了艺术水准。你如何避免这种现象?
雪漠:我和别人不同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任何事都以死亡为参照。我弟弟二十七岁就死了,我亲眼看着一个健壮的青年,一天天消瘦、枯萎,最后进入坟墓。亲见了死亡之后,世俗的东西对我已没有什么诱惑。死亡是最好的老师,在它面前,我什么都看开了,没有什么放不下的。所以我一般拒绝应酬,很少参加聚会,20年来基本都这样。我还租了几间房子,任何人不知道这个地方,创作时关了手机,谁也找不到我,所以就避免了应酬,有一个宁静的独立空间,思考一些别人不会思考的问题。我对自己要求很严,时间抓得非常紧。人即使能活100岁,也不过3万多天,除去吃饭、休息,以及必须花费的时间外,所剩无几。在这个有限的生命里,如果不珍惜时间,分秒必争,就很难达到高境界。直到今天,我虽然是中国作协专业作家,但也没有什么职称,这并不是说我没有资格,说实话,按我的创作成绩,可以拿到高级职称的。也不是单位不给我上报,人事厅早通过了,最后只需要我参加一个什么计算机考试,我就有了职称。但每次考试我总是忘了,没去。我想,要是我明天死亡的话,职称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作家,必须保持清醒,看淡那些别人趋之若骛的东西,比如:权力、金钱、美色,不为外物所动,才能保持独立、宁静和自由。我经常搞不清楚我有多少钱,只有用到一分钱也没有了,才记起“钱”这个概念。所以我的心态一直非常平静。只要吃饱、穿暖、健康,我就会全身心投入写作、读书和其他一些我认为有意义的事之中,决不会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干扰自己的心灵。因为,我们很快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百年之后,大家都会变成一堆骨头。那时,雪漠的骨头和一个小女孩的骨头没啥两样,当然,也许雪漠的骨头脑袋大一点,粗糙一些,但它仍然是一堆骨头。如何在生命存在的时候,尽快做完你自己想做、该做的事情,这是最主要的。这时候,哪个人骂了你,和你勾心斗角,都没有啥意义。一百年后,雪漠留下的,就是几本书,而有些人,可能什么都留不下,像苍蝇飞过虚空一样。所以,我经常想到死亡,当我想到死亡时,心中非常平静,决不去在乎一些没有意义的事。
何羽:你这样拒绝一切,拒绝得这么彻底,会不会对你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了解现实有影响?两者会不会有矛盾?
雪漠:我认为,一个作家,首先要做到“入世”,深入到现实生活的最底层,同时又要能够“出世”。仅仅“入世”而没有“出世”,不会有多大出息。要深入基层,感悟生活,在此基础上达到“出世”才能成功。文学到了一定境界,就是灵魂的倾诉,是生命力的自然喷涌。只有外界对灵魂的干扰和诱惑完全消失后,智慧的灵光才可能显现。在创作《大漠祭》之前的练笔,我写得很艰苦,越到了后来,越感觉不是在写作,越感觉不到苦,而是自然流淌了,接近于天人合一,只有这么宁静和专注的时候,才能领悟到“文章本天成”的内涵,才能享受写作之乐。
何羽:其它领域也差不多,首先要从基层做起,拥有丰富的阅历,大量积累,形成自己独有的经验,然后又要出得来,不被前人束缚,不被过去束缚,这就能创新。
雪漠;是的,如果一味“出世”而不能“入世”,那就虚化了,就不会成功,要感悟社会,融入百姓,熟悉生活,在此基础上,达到“出世”。“出世”并不意味着不近人情,出世意味着“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心的独立换取灵魂的自由。我认为,最好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其实,前面我们谈到的这个舍得也罢,放弃也罢,拒绝也罢,其实就看一个人怎样给自己定位,明白自己这一生该做什么,为自己定位,定位之后,还要想清楚为了追求的这个东西,我愿意放弃什么?我愿意为她付出什么?处理好“取”和“舍”的关系。比如,我以前很喜欢武术,很喜欢打拳,还进行过严格的训练,但实在太花时间,后来,我就把武术扔了;我曾经很喜欢弹吉它,也花时间,后来也不弹了;我也会下围棋,麻将我也会打,太费时间,就不玩了;我以前经过商,本来可以挣大钱,但我每次只挣到够吃饭的钱,就不做了;还有喝酒,抽烟,统统戒了……。
何羽;戒烟很难的,你怎么戒了?
雪漠:我刚开始抽烟为了提神,后来到了不抽烟就没办法写东西,我抽的还不是纸卷烟,而是磨合烟,也就是烟渣子,写作时必须抽,没烟抽就写不成,那我想,可能一个长篇小说还没写完,我就叫烟熏死了。后来,我用喝酒代替抽烟,左手端酒杯,右手写,喝得醉熏熏的,写。后来,离开酒又不行了。因为上班时经常要写个材料什么的,总不能端着酒杯写吧?但不喝酒,我就写不出东西来……
何羽:又用什么来代替酒啊?
雪漠:我总不能不当烟鬼,又成了酒鬼吧?所以又戒。大丈夫不能依靠任何东西,不能依靠人,也不能依靠物,应无所凭借。现在我以喝茶代替喝酒。一个人一生中必须舍弃很多东西。凡是对我实现总目标有影响的事,我统统戒掉。这就好比,一个人的目标设在很远的高山顶上,一步一步向它走去。在这个走的过程中,眼前可能出现一只野兔,你就去追野兔,看到一朵很美的山花在微笑,你就去摘山花……,这些各种各样的情况都可能迷失你的方向,耽误你的行程,如果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不及时调头回来,那就离目标越来越远了。所以,我认为,一个人成长,成熟,成功,就是学会怎样做“减法”,也就是舍弃。……扯远了,谈到这些,还有人会说,现实中有两种情况例外,为什么有的人就能“不舍而得”,有的人却“舍而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