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钱送物不如送“大师”头衔?
(2010-03-30 21:20:48)
□岳建国
3月30日上午,曾任证券会副主席、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在北京市一中院出庭受审,检方指控其受贿1190多万元,并有两个著名女明星牵涉其中。与其他贪官不同的是,他不但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聘为博士生导师,而且完成了音乐作品《神州颂》的创作,该作品在北京首演,此后到上海、杭州、广州、珠海、深圳、成都巡演,半年内演了17场。但事后曝出内幕,原来《神州颂》的观众,基本上是各证券公司等和王益有关的企业所组织的员工。其策划者名叫魏锋。(见3月30日《北京晚报》)
王益怎样捞钱、怎样“牵扯”著名女明星,看过有关重庆贪官文强的报道后的读者大都能猜出大致的套路,而借助秘密策划成功把一个贪官打造成一个音乐天才,送给贪官一个“大师”头衔,这种脱俗、“创新型”的行贿、受贿方式,才是王益一案的最大“亮点”和特点,值得读者特别关注。
现在的一些贪官,其嗜好已变得古怪刁钻,极具个性色彩,金钱、房产、美女、古董、金银、珠宝、奢侈品、出国、旅游等行贿品,已经由于太常规、太庸俗、太形而下而不是贪官的最爱,这让行贿者在大伤脑筋的同时,也激发出巨大的想象力,于是,行贿新方式不断被刷新,一个又一个“金点子”闪亮登场,由魏锋发明,采用送灵感、送激情、送创作、送畅销、送轰动甚至送市场认可的方式把王益包装、打造成音乐天才,堪称其中的“经典之作”。
乍一看,这并没有跑出古已有之的官员喜爱附庸风雅的范畴。是的,像王益这样的高官,其手中的权力、金钱几乎可以通吃一切,但唯一令他们遗憾的,就是自己没有艺术大师的头衔,没有写出像《梁祝》那样的伟大作品,没有自发崇拜自己的粉丝群,无法像李白那样名垂千古,更要命的,这种头衔无法像金钱、财物那样短时间内就可得到。越是最难得到的,官商们越是希望得到,“不怕官员有原则,就怕官员没爱好”的行贿人当然明白这一点,于是,王益就随着魏锋的指挥棒向音乐领域大举进军了。但不同的是,其他官员富商们往往通过中间人用封官、花钱等办法主动攀附大师级人物,而魏锋则反其道而行之,用暗箱操作的方式把王益直接塑造成一个“黑马”式音乐大师。也就是说,为了高效利用贪官的价值,魏锋已经不屑于让王益去攀附“李白”们,而是通过权威的“市场之手”把王益直接捧成“李白”了!
行贿受贿的方式越是新奇、越是稀奇古怪,越是表明贪官们的胃口越大,“权力通吃”的范围更广,越是表明行贿群体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越是表明腐败的方式更加高超和隐蔽,这不但会加深公众对腐败的痛恨,而且会降低腐败曝光的几率,使打击腐败的难度更大,对此,公众和司法部门应引起高度关注。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