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选手杰奎琳与残疾人任耀
(2010-03-30 21:27:53)
标签:
肯尼亚黑人
女选手
杰奎琳
递水
郑开马拉松
杂谈
|
|
□岳建国
在3月28日的郑开马拉松过程中,本报记者拍下一幅动人的画面:一位名叫任耀、失去双臂的选手在奔跑,肯尼亚黑人女选手杰奎琳(最后获得女子第二名)拿着水瓶帮他喝水。任耀告诉记者““她很好,鼓励我坚持,还给我拿水喝”。(见昨日《大河报》A14版)
这幅照片是激烈的体育竞技场大背景下难得一见的“副细节”,让人意外又让人感动,是个令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的美丽瞬间。想想看,作为已付出许多时间和汗水的职业长跑选手,杰奎琳从万里之外的肯尼亚来到这里,她不可能抱着绝大多数河南参跑者“重在参与”的心态,而是冲着金牌甚至是奖金来的,因此,每一秒钟对她来说都是宝贵的,可是,她在奔跑的同时,还能发现身边有一个残疾运动员,还要放慢速度鼓励对方坚持并拿水喝!如果没有难以遏制的爱心冲动,她能做出这样的行为吗?
这张看似平常的照片之所以被放在报纸头版上,肯定是它深深地打动了编辑的心。他可能觉得,竞技场上这样的细节太稀缺了,这样的镜头一定会感动无数读者。曾几何时,我们已经认可了金牌、奖金在体育场上的专横地位,为了它,一些体育从业者可以不顾一切、不惜代价甚至不择手段,使得“技术犯规”、“合理冲撞”、假摔、假年龄、兴奋剂、黑哨、赌球等数不胜数的丑闻不断发生,甚至使得某些体育行业成为腐败的重灾区。可是,仍然是这个竞技场,却发生了“杰奎琳递水”这样的救赎体育精神的行为,这样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图片,当然应该放在头版上!
体育产生于人类的游戏活动、娱乐心理和健身需求,而竞争只是一种工具,目的是让游戏更有趣味、娱乐更加刺激、健身更有效率,但久而久之,这种竞争使体育派生出许多功能,不但成了谋生的职业、个人获得荣誉和金钱的阶梯,而且成为促进经济繁荣的产业,甚至承载着单位、部门、行业、地区甚至一个民族的尊严和国力,从而形成“举国体制”——于是,体育竞技场和商场、官场之间的界限被模糊了,游戏和政治、娱乐和冷酷、健身和自残就常常被链接在一起,体育的原本价值就被遮蔽起来了。
体育毕竟不是一切,不是最后的目的,运动员不应成为竞赛机器、奖牌奴隶和金钱赌徒,他们应该和任何行业的从业者一样,首先要做一个高尚的、健全的、具有爱心、同情心的人,然后再去做冠军。肯尼亚黑人女选手杰奎琳就是这样一个运动员,只要受到人性的召唤,她可以随时放弃冠军和金钱。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