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三倾巢留学是对高考的不屑和抛弃

(2009-06-02 23:05:06)
标签:

高三

空巢

高考

不屑

抛弃

杂谈

□岳建国

 

应试教育的弊端人人痛恨,但改革起来却束手无策,令人沮丧。但与此同时,来自民间及外部的一些举措正在以天敌的形式悄悄蚕食着应试教育的坚壳和内核,且力量不断壮大。据6月2日《重庆晨报》报道,重庆市2009年高考仅有5天了,可一些重点学校的高三考生却一整班的不回教室,出现了“空巢现象”,如巴蜀中学高三班共有29个学生,都没有到校上课,为什么?原来他们全部取得了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阶段正忙着办赴美签证。据悉,这样的学生单是在市教委直属学校就约有300个。

对于这种现象,学生家长们是这样说的:“国内的大学不及美国高校有竞争实力。娃娃花同样的力气,可能在国内只能上一般本科,而考美国高校可能效果更好”;“重庆考生就读美国高校的途径越来越多,如国内直接考SAT或托福申请海外院校,海外院校招生自己直接申请参加专门考试,考生通过中介申请海外院校等等。”很明显,重庆“空巢高三”现象的出现,是为了避免身体摧残、拓展自主选择权,是那里考试形式更灵活、录取更公正机会更多、教育质量更高。而这些,偏偏是我国以应试教育为灵魂的高考制度所不具备的。这似乎是对现有应试教育的逃避,但更是一种不屑和抛弃。

 

应试教育为何改革难?原因不难查找:对于教育管理部门来说,它是一种最容易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独立思考的边界加以限制的机制,而且无论出现多大问题和猫腻,仍然可以用“最公平”这面大旗加以屏蔽;对于高中校长来说,它是一个“傻瓜型”管理工具,只要抓住分数评比这一条就行;对于高校来说,校长是官僚,教师是铁饭碗,管他是什么教育……既然应试教育对教育的管理和执行者有这么多“好处”,自上而下及大刀阔斧式的高考改革几乎就没有可能,只能依赖于“空巢高三”这类自下而上的渐变式、竞争式改革。不能小看这种改革。几年前香港开始在内地招收优秀考生,其结果是催生了全国知名重点高校的自主招生制度,使高分考生集中的省份直接受益。

 

随着来我国招收留学生的国家越来越多、条件越来越宽松,随着我国公众家庭收入的增长,随着更多的考生和家长被现有高考制度存在的弊端所“玩累”,今后将会有更多的考生放弃高考独木桥,或直接求职谋生,或上技校、或到外国上大学,这将使现有高考制度面临越来越尴尬的局面。当内地知名高校名气直线下滑、报考者(尤其是尖子生)逐渐减少、学费收入下滑、校长教师经济收入减少时,高层管理部门的自信和自尊就会受到打击,其屁股就可能坐不住了,就会产生危机感,就会被逼上改革之路,人性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曙光才能出现。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对重庆出现的高三空巢现象表示担忧,而应把它当成一件好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