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祖德该如何理解“谨言慎行”

(2010-05-29 21:30:31)
标签:

杂谈

5月24日中午,宋祖德、刘信达兄弟抵达上海静安区人民法院,履行谢晋名誉侵权纠纷一案所作出的判决。宋祖德、刘信达当场提交了致歉声明,并补缴了15万元罚金。大嘴变小嘴的宋祖德嘴巴甜的发腻:徐大雯老师今年84岁,我42岁,我应该叫她一声奶奶,孙子向奶奶道个歉是应该的。(5月25日《京华时报》)

 

宋祖德是娱乐圈有名的“大嘴巴”,世人常以两种态度视之:(1)活蹦乱跳“一小丑”,(2)娱乐至死“搅屎棍”。有人受不了他的胡言乱语“咬这个咬那个”,也有人喜欢他动辄捅出点“内幕”,纵然据说正确率不超30%,却足以满足大家茶余饭后的猎奇之心。不怎么招人待见,却没有完全丧失市场——这就是宋祖德的生态。而此番“破天荒”地在法律面前低头认错,在笔者看来,却不仅仅是一个娱乐事件,而是对于网络时代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用复旦大学青年学者刘涛先生在《文汇读书周报》上创造的词汇来说,就是可以警醒大家提防“娱乐时代的审慎匮乏”。

 

成也博客,败也博客,宋祖德声名大噪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博客这个平台。这个平台好在哪儿?就是个人信息与观点,可能基本不经过过滤、程序以及编辑之手,迅速地进入公共领域,然后借助于媒体娱乐化的倾向迅速传播,掀起惊人甚至惊己的波澜。也就是说,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界限变得非常模糊,你可能把自己的博客看成自家客厅,想怎么抠脚丫子挖鼻屎都毫无顾忌,和老婆戳东家是非损西家败坏都可以信口开河;但一旦有很多人关注你,你这自家客厅就可能成为人民广场,且安装了超级大喇叭,你嘴巴下的是非、败坏就可能要经过是否侵权、诽谤之类的法律检验。

 

宋祖德哥俩被起诉两类侵权:其一是宋祖德在博客中称,谢导的死因是一夜风流所致,其二是宋祖德撰写博客称谢晋与刘晓庆有一私生子谢虞庆。坦率地讲,宋祖德可不可以这样“乱讲”?用个冠冕堂皇的词汇说,有没有“猜疑权”?应该是有的——如果他在家里和老婆埋在被窝里这么讲,或者和几个狐朋狗友在酒店包间里这样闲扯淡,哪怕你是在意淫当中虚构而成的,这么讲可能都没问题,——中国人是特别喜欢在私底下传播这类是非的,哪怕谁都知道纯属虚构。但发博客这东西,你写的时候可能一个“受众”都没有,但一夜之后很可能就变得“满世界都是受众”。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的转变,甚至用不上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在我看来,宋祖德如果不是有意为之,就是对于博客的这种特性没有理解好——即便他很可能属于前者,我们却应该趁机反思后者。就在本次道歉之前,宋祖德还在5月20日通过博客发表过一个被称为“推卸责任”的“道歉声明”:本人因博客管理不当,向徐大雯女士表示诚挚的歉意——到底是言说责任的边界没理解好,构成了主观侵权,还是一个博客没管理好,属于技术上的客观失当,宋祖德的逻辑好像有点乱。当然,这个道歉没有被接受,宋祖德也还将面临着接下来刘晓庆的起诉。

 

这种“审慎匮乏”显然不是宋祖德一个人的事儿。刘涛博士在那篇“审慎匮乏的娱乐时代”文章中,所举的就是郑渊洁、曹文轩两人争端的例子,郑渊洁通过博客声称“羞与曹文轩为伍,所以要退出中国作协”,而后来曹文轩向媒体解释自己“只是讲座并无售书”,借助于传媒争端搞得沸沸扬扬,事实如何却难有判断。类似于私人领域的“博客日记”,就这样一次次进入公共领域,不断地掀起口水波澜——的确是这个时代需要作出评估的新动向。

 

宋祖德兄弟二人手书的道歉信中写道:“我们保证以后遵纪守法,谨言慎行。面对记者“会不会继续爆料娱乐圈”的提问,宋祖德也表示,“以后我会收敛很多,会谨慎很多。”有网络“宋粉”很是痛心,觉得这是让宋祖德闭嘴巴,“大家哪里找那么多的乐子呢”?我倒是以为,对宋先生搞点“挫折教育”也未尝不好——最起码用他的低头道歉,为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注入一些“审慎评估”的传播理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