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扯淡的“举报人情绪稳定”

(2010-02-03 17:37:12)
标签:

杂谈

三名警察实名举报陕西汉中市公安局副局长汪广赋一事,这几日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来自汉中市政府消息称:汉中市纪检部门已介入调查,汉中市公安局、汉台分局主要领导与实名举报民警进行了谈话,“目前,参与实名举报的民警工作正常,思想情绪稳定。”(2月2日《京华时报》)
又一个“上网讨说法”!值得寻味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公安民警上网举报上级的事情时有发生。先有15名中层干警集体网上举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公安局长孙钦刚变卖国家资产、变相贪污等问题,后有西安市户县公安局103名干警联名网上反映户县公安局原局长温志刚集资建房中的某些问题,现在这起对汪广赋的实名举报,举报人更是三名党员、一级二级警督,其中一人还是汉台分局纪检委书记(这个职务也只能上网举报本身就值得反思)!统而称之为一种现象,或许也不为过。
咱们老说弱势群体,但几乎从来不会把公安干警和这个称谓联系到一起——除非是对抗性的。但接连发生“民警上网举报”提醒我们:在森严的权力架构之中,即便“体制中人”,其话语权也常常羸弱不堪,如若渠道不畅,任何人都会成为弱势群体,都会被逼到鱼死网破的“上网曝光”这条听起来挺好、代价却着实过大的路上来。更吊诡的是:多次民警网上举报新闻,虽然一时间引发舆论关注,领导批示表态严查,但就结果而言,却常常冷处理,甚至干脆就没有下文,举报属实还是胡乱诬告,都缺乏必要的交代。这或许也堪称为一种现象。
这是一种体制性的维护使然,用道貌岸然的话说来,是“保持队伍稳定”的结果。但就本质而言,却常常会起到一种“负面教材”的作用,成为“举报高代价”定律在警察界的反映。比如现在所说的“参与实名举报的民警工作正常,思想情绪稳定”,“工作正常”或许应该交代一下,告诉公众他们还没有被打击报复丢了工作;但“情绪稳定”就比较“扯”了,也让人想入非非。
实名举报(尤其举报“上属”)可不是请客吃饭,可以你好我好你哈哈我哈哈。不管是路见不平还是不堪忍受,只有出离愤怒的时候才会上网揭丑,所以火药味是在所难免的。比如那个在汉台分局当了8年纪检委书记的举报人刘继全,接受采访时就称自己“很义愤”,多年看不惯汪广赋的做派,且有“差点跟汪广赋干起来”的正面冲突,怎么会领导谈了一次话就“情绪稳定”了呢?况且既然已经有了汉中市纪检部门的“调查小组”,与举报人谈话的怎么会是举报人的领导(汉台分局主要领导)?不由得想起此前那些“有举报、无下文”的事件,当事民警们都“情绪稳定”了,是“真稳定”还是“被稳定”呢?
民警举报跟公民举报一样,公权者不能擅自干预,应该对真相、对是非存有基本的敬畏之心。既然举报客观发生,便要坚持三不问原则(不问动机,不问途径,不问职务),以查清真相为最高准则。是捕风捉影,还是证据确凿,只唯事实公论。可每当看到领导同志们在强调“队伍稳定、维护大局”,就让人心里打鼓,生怕这看起来正确的表态给下面调查的人错误的暗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像曾经发生的那样。领导谈话不是灵丹妙药,谈谈话举报人情绪就能很稳定了,多年分歧就能够一团和气了——他们理解的“和谐”就是这么回事儿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