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仆标准焉能少了“民主意识”

(2008-06-09 10:52:11)
标签:

杂谈

    日前,由于抗震救灾不力,四川省纪委监察部门将多名干部免职。引发人们热议之余,也提出了一个“什么才是现代人民公仆优秀品质”的问题。近日,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81.5%的人认为人民公仆应该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39.0%的人认为应该“关注百姓生活,了解民间疾苦”;34.8%的人认为人民公仆应该敢于承担责任,遇到问题时不回避,不弄虚作假。(6月9日《中国青年报》)

 

公仆者,为公共服务之人也。追溯公仆标准的源头,亦可称之为“官德”吧。这是一个自古代便有的概念,即使是被我们认为“黑暗吃人”的封建社会,开明的君主任用官员时,也要注重对官员的官德考量。而古往今来,“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也是士人阶层注重官德修养的佐证,至于“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更堪称古代官员讲求“官德”的生动表现。

 

但公仆标准显然不能就这么简单照搬。现代公仆与古代“官德”最大不同之处在哪里?窃以为,最大之不同,便是有没有现代民主意识。如果说能否勤俭奋斗,能否关心民生是表象的话,那么是否具有现代民主意识便是根本——将决定他们是忠于君王还是忠于万民,公仆姿态的来源与奋斗的目的所在,更重要的是,将决定这个公仆集体,将为国民拓展开一个怎样的政治空间。这是当代公仆最不可缺少的政治素养。

 

     发扬民主政治的过程,就是各级公务员不断强化民主意识的过程。比如:得有“执政掌权源于人民授权”的思维取向,如果认为 “官位”来源于上级某个领导,就会对上谄媚而对下霸道;得有“人民为官员父母”的思维取向,如果开口闭口自己是“一方父母官”,乱作家长就难免肆意膨胀;得有“宪法至上”的思维取向,如果认为宪法的原则都是写出来看的,就难免会感觉个人意志可以高于国家意志;得有“管理就是服务”的思维取向,如果认为“管理”就是让人民群众服服帖帖,难免就会任由百姓利益成为代价;得有“民主决策集体负责”的思维取向,如果所有权力掌握到一两“把手”那里,难免“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得有“为官宽容”的思维取向,如果群众批评两句就火冒三丈,不惜动用公检法抓人,我们的法治成果就会在权力纵欲面前荡然无存;得有……

 

     唯有对民主意识的关注,才不至于以“魄力”的名义盲目歌颂人治,以“胆识”的名义盲目颂扬专权。才不至于被表面穿着破了大窟窿袜子,作着生活简朴“廉政秀”,背后却干着以权谋私、聚钱敛财勾当的“阳廉阴腐”官员蒙蔽多年;才能看清表面装作对百姓嘘寒问暖,背后听句调侃批评就要抓人报复官员的真正面目;

 

      更重要的是,从是否具有民主意识的角度考量,就不会简单地把衡量公仆标准全都放到“道德渴望”上面,简单地期待他们拿出艰苦奋斗、关心民众疾苦的姿态,而会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建立法治、制度,用权力制衡、监督、问责上,以此来提升官德,保证公仆不变颜色。毕竟,如果没有现代民主,就会有官本位,就会有特权当道,公仆就难保要变质;如果没有现代民主,贫困、歧视、教育、医疗等等,弱势群体的处境就无法彻底改善,权利贫穷的恶果就会不断繁衍;如果没有现代民主,司法、监察、审计等部门可能唯官是从,社会公正的根基便会被撼动……是否具有现代民主意识,将是作为公仆的标准“总纲”,唯有纲举,方能目张。岂能被忽略不计呢?

 

    公仆的理念是不断发展的历史概念。请允许我略有冒然地下个断言:能不能从骨子里接受现代民主意识,接受那些限权理念,才是全球化时代能否做好公仆的关键所在,才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的“官德”。不要以为“意识”层面的东西很难考量,恰恰相反,在人民群众雪亮的眼睛面前,随时随处的一举一动便能够暴露出民主意识的程度——这是最难掩饰、掩饰一时却掩饰不了长久的核心要素。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我愿意对其做一个现代解释:在一个倡导民主法治的国度,唯有为政的公仆们先全面地接受民主意识,从骨子里派生民主思维,我们的公仆才能“譬如星斗”,照亮并引领这个国家整体的民主法治水准。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6/09/content_2216121.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