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育儿宝典:不要教孩子去“害怕”

标签:
育儿宝典新爸爸育儿 |
分类: 名家童年★案例分析 |
不要教孩子去“害怕”
选自:http://blog.sina.com.cn/zhaoyuxin0322
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孩子逐渐的知道了“害怕”,如怕打针,怕看医生,怕小动物......
语新是一位非常勇敢的孩子,只是最近我每次说不让她打开门出去时,她自己总会说:“狗狗”,意思是外面有狗狗不能出去。经过“打听”原来是每次语新想要出去玩时奶奶都不让她出去,并且告诉她外面有狗狗。
前段时间去看语新的小舅舅(比语新大55天),虽然平时叫他男子汉,却胆小如鼠,听到外面打雷的声音都会吓哭。
后来我仔细观察到,原来小舅舅并不知道打雷害怕,只是在打雷的时候妈妈一下子很紧张,然后把他拉到怀里,然后不停的说:“太吓人了,太吓人了。”首先大人的这种反应就会带给孩子害怕的情绪,孩子会感觉的气氛的紧张和恐怖。
大人们的“恶行”导致了孩子的害怕的心理,有些爸爸妈妈不允许孩子做一些事情或者为了阻止孩子的哭闹,经常用吓唬的办法。
有一次,我们准备出门,语新非常开心的跑出来准备爬到车里,语新爸爸看到语新一个人跑出去立刻说:“语新,快点回来,现在不能出去,爸爸不要你了啊!”当时我孩子房间里收拾东西,我听语新爸爸这么一说,扔下手里的东西赶紧跑出去,狠狠地瞪着老公,老公问我怎么了?我故意降低分贝说:“就因为孩子跑出来,你就说不要孩子了啊?”老公似乎意识到自己错了,连声说:“知道了,知道了。”
虽然只是很简单的一句“爸爸不要你了啊”,却会让孩子感觉不安全。
大人们还经常会用“大灰狼”“坏人”“偷小孩”一些话来吓唬孩子,记得我和语新姑姑聊起这件事,语新姑姑说她就是吓大的,小时候晚上想出去玩,她的奶奶就告诉她外面有“红眼睛,绿眼睛的怪物”,有时候在被窝里也会讲一些“妖魔鬼怪”的故事来吓唬她,目的就是为了让她早睡觉。
吓唬孩子不仅会影响智力发育,还会让孩子感觉很紧张很压抑,很多幼儿时期遭受到的“害怕”在长大后都会表现出不安和恐惧。
虽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体会到害怕的情绪,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害怕的对象和过程也在发生变化,而我们父母要做的是正确引导孩子面对“害怕”不要给孩子制造“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