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个性化教学杂谈早期教育冯氏早教冯德全0岁方案育儿 |
分类: 专家讲座★专题讨论 |
“母语”“外语”论
晨
支持者说:这个时期的婴幼儿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无论是学习母语,还是学习外语都是非常好的时间段,不能错过。
反对者曰:专家说了,一定要在母语学好的情况下,才能开始接触外语,否则不但外语学不好,还将严重影响母语的学习。
支持者说:我们有众多的成功的实例可以提供给大家考察。
反对者曰:我们也有失败的案例,请看报道。
支持者说:在孩子的外语教学中,关键是:方法是否得当?如果方法比较适合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一般来说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实践中进步比较大的孩子远远多于收效甚微的孩子。
反对者曰:即使是少数,也不等闲视之。那些失败的案例不仅影响宝宝的现在,甚至还影响到孩子的未来。
支持者说:少数的个案不能代表群体实践的结果,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推理,那么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之分,也就是所谓的“唯物辩证法”,俗话说的“因噎废食”。
反对者曰:即使是个案也能够说明问题:母语没有学好就去学习外语,容易产生语言混杂,甚至引起思维混乱。对母语和外语都不利。
支持者说:那些语言产生混乱的宝宝,不是语言本身造成的,是语言学习环境和施教者的问题,只要根据宝宝的心理特征、身体情况、情绪反映,因孩子不同而进行个性化的引导和教学,就会有很好的效果的。
君不见那些少数民族的孩子:从小就在两种语言环境中成长:一个是自己的少数民族语言---母语;其次就是汉语。他们不是都学习的很好吗?还有我国很多有严重方言的省市:江、浙、闽等,他们的地方语言发音对其他地方的人来说,甚至比外语还难以学习和沟通,但是他们的孩子从小也在普通话和方言中长大,也都是没有问题的呀!
西欧的孩子由于他们的国家之间的交往比较方便,因而那里的孩子往往会好几种语言。
另外为什么非要等孩子上小学之后才能够学习外语?而只有一年之差的幼儿园的孩子就为什么不可以呢?年龄相差一岁就有那么明显的差别吗?
反对者曰:你没有看到有些学习好几门外语的宝宝,到后来于的竟然得了“失语症”,连话都不能说了,多么可怕呀?!
支持者说:那不是真正的“失语症”,是心理因素引起的。真正的“失语症”是由于大脑发生病变,使大脑语言中枢发生障碍,不能正常说话,那才是真的失语症。例如脑中风或者脑损伤的有些患者出现语言不清,甚至完全失去语言表达能力。而宝宝学习外语之后不愿意说话,主要是传授的方法不对,有的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也过高;给孩子的压力过大,再加上学习语言时发生错误或者进步不明显时,有可能受到嘲笑、责难,甚至打骂,所以孩子害怕说话,明确的说是害怕说错话,所以就不敢开口说话了。有的不只是不说外语,甚至连母语也不说了。这主要是心理障碍引起的,绝对不是学习外语的问题。如果能够把宝宝的心结打开,宝宝自然就会说话了,这应该用心理治疗的方法来医治,千万不要用药物,即使用药物也是没有作用的。如果你有兴趣,你再看看他们的后续报道:他们的孩子又是这样恢复说话能力的?一定是实行了心理治疗。
反对者曰:哦,原来是这样呀?!看来我只是听信了报道,不知道也没有去追究根源啊。我回去后也要立即开始教宝宝学习外语了,不能耽误孩子的语言发展呀。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