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宝到成年,如果他有快乐、上进、健康、幸福的心态和生活,且有事业的成就,这是父母、师长们最大的心满意足了。这一前景不靠天命,而是可以人为创造的,是能够给予孩子的人生财富。尽管人的一生中,大自然和社会常有不测风云、旦夕祸福,但是如果从小给孩子的性格、意志比较完美而坚强,那么快乐、幸福的人生体验永远是夺不走的,具备创造能力、乐观向上、自强不息性格的人即能如此。
人的“第一生命”的形象、表情和举止,世上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第二生命”中的性格,更是世上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心灵“相貌”,它们各自是那样稳定,而人和人相比却又千差万别。
性格是一个人对万事万物(包括对自己)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受人的潜意识支配和控制,总会不断顽强地表现出来。如有人乐观向上,有人暮气沉沉;有人善于思考,有人是思想懒汉;有人爱交朋友,有人十分孤僻;有人勇敢自信,有人怯懦自卑;有的勤劳,有的懒惰;有的谦逊,有的骄傲;有的善良,有的自私;有的整洁,有的肮脏;有的慷慨,有的吝啬;有的宽容,有的刻薄;有的善解人意,有的自我为中心……而且表现的层次也都不一样,总有差别处。所以说性格是一个人心灵的"长相"。
性格对于人生的意义实在是太大了:它是理想、道德、志气的基石,是人生成就的保证,是快乐、幸福的依托,还是智能开发的动力。所以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说:“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这话流传了数千年,经久不衰。
经亿万年自然进化和社会磨砺,积淀于人体的潜能是巨大而多方面的,不仅有体能、智能,还有因人类的长期适应性历练,而储存于脑内的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潜能(姑且统称为人的“性格能”),是一种非智力心理的高层能量。这种心理能是人类的精髓,是动物界所完全不可能企及的。
非智力心理能量总会因生活适应而不同程度地开发出来,但并非开发出来的对社会和个人都有益,因为它有鲜明的“两极性”。一个人如果养成(也是一种适应性开发)优秀的性格那就终生受益,如果养成了不良性格就将受害无穷。
人的性格主要是早期养成的,而且非常稳定,3岁或7岁以后较难改变,因此心理学界称性格为先天素质和后天生活经验的“合金”。中国古话说的“3岁看大,7岁到老”,也是指早期性格养成的重要性和它的长期稳定性。
人的智能没有负面的影响,我们可以尽情地开发。而性格潜能务必开发其正面部分,抑制它的负面,那就要为宝宝选择丰富、有益、有趣的生活。如果不为孩子安排丰富、有益、有趣的生活实践,不良的性格自已会滋生出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