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单身的不便
11月11号,是大陆的「光棍节」。一时之间,形容光棍的俏皮话纷纷出笼,比如说「剩男剩女」,或「必剩客」。
这节日是好玩,这些名词是戏称,都不必认真。但不管是「必剩客」、「败犬」、「干物女」,或「单身公害」,不婚族在全世界越来越多,但势力越来越薄弱。转眼间,我们从昨日的「单身贵族」,变成今天的「剩男剩女」。
除了戏称,单身族还面临着其他的不便。有天晚上八点半,我一个人去吃饭。时间已晚,餐厅里人不多,服务生请我坐吧台,我说;「可以坐桌吗?」他去请教主管,回来说:「抱歉,桌子有人订位了。」我在吧台上吃完晚餐,看着那张桌子始终空着。
单身族也想省钱,但很少去大卖场。因为租来的套房摆不下二十包卫生纸,没开车也很难把大包小包带回家。别说卫生纸,我冰箱中很多食物最后都丢掉了。酱油、醋、果酱、青菜、茶…一份都么大,还没吃完,有效期限就过了。
其实这些小小的不便都无所谓,单身真正的缺点,是突然空袭的寂寞感。湿冷的星期天晚上,整个世界都在合家欢,我们独自看着流理台堆高的脏碗。整夜和电力跟讯号都充沛的手机对望,感觉慢慢脱离了地球的磁场。那时会脆弱到打给曾辜负我们的旧情人,不是叙旧,而是求救。但他们都关机了,我们只好早早入睡。寂寞像湿冷的棉被,把我们紧紧包围。
这些实际和心理的不便,我们都有心理准备。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就必须拥抱它所有的好和坏。享受了单身的自由,当然必须承受一个人的孤单。你以为已婚的人星期天晚上就不寂寞吗?单身入睡,还可以翻身。同床异梦,像躺在棺材般动弹不得。各种生活方式都有妥协,看你要的是什么。
单身分界点
「单身贵族」和「剩男剩女」的分界点,女生大约在35岁,男生大约在40岁。过了分界点,单身的快乐递减、不便递增。
原因之一是朋友们在35岁左右都结婚了。突然间,你那紧密的社交网破了一个洞,你从那个洞掉到剩男剩女的星球。那个星球不像年轻时的单身族群,有紧密的连络体系和社交活动。剩男剩女的星球人口众多,但像一个没有电话的荒岛。我们不知道其他人在哪里,知道了,也没有方法可以连络。
这当然是借口。你若真的要认识35岁以上的单身族,还是有管道:婚友社、交友网站、朋友介绍…所以真正的原因是心态。 35岁以后,人没什么动力认识新朋友。毕竟个人的习惯都已定型,适应新人很麻烦。再加上要把35年的历史重新跟一个陌生人交代,一想就觉得很累。
没有第二摊
所以单身者的社交活动,往往变成三人行。你跟好友,以及他的老公或老婆,一起吃饭。三人行不会有第二摊,九点前准时结束,因为保姆要下班了。若是四人行(他们带着孩子),就只能吃到八点半,因为孩子想睡觉了。三人行不会去看电影,因为不切实际。三人行会做一件夫妻俩本来就会做的事,如吃饭,或带孩子去学才艺。三人行多半是顺便进行,不是专程安排。
三人行在九点告一段落,你们分道扬镳。但你似乎可以听到他们在回家的路上谈论你;唉,他看起来好憔悴!咦,他好像发福了!他们谈你并不是八卦,而是关心。他们也只能这样关心。他们过去实际帮过你,可惜介绍给你的对象你们彼此都没兴趣。他们现在没人可以介绍了,因为他们自己也已脱离那单身的圈子。
所以单身的人不能怨天尤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
只是刚好如此
的确有很多人有意识地选择单身,二十几岁起就抱持独身主义。他们一个人过得很好:喜欢旅行,常看法国电影。家里布置地有格调,食衣住行很乐活。发简讯用英文,发脾气就关机。可能有爱人,但不住在一起,也不打算结婚。这个族群的生活品质很高,不但不是必「剩」客,反而是必「胜」客。
但也有另一个族群,不是刻意地选择单身。单身,像是性别,他们慢慢发现、渐渐接受,然后随之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他们之所以单身,也许是在适婚年龄没有积极地寻找对象,或是当时正忙于别的事物。可能是忙着念博士,或开公司。可能是在照顾生病的父母,或是专情于可爱的宠物。可能忙着从一段感情创伤中复原,而没有看到自己一直在原地绕圈圈。
单身的原因很多,但结果只有一种。到了35岁,他们可能还跟爸妈住,爸妈心里着急,但嘴巴上不敢再催婚。他们也可能自己住,一个礼拜回家一次。轻描淡写地聊自己的工作,刻意避开婚姻这个敏感的主题。爸妈在他们面前战战兢兢,他们在爸妈家里感到多余。
光棍节过了,单身或已婚者,继续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快乐。有些单身的人想结婚,也有些结婚的人想单身。单身或结婚的原因很多,没有一种能保证快乐。我们单身,并不代表我们很难相处、标准太高、或在遮掩自己真正的性向。这些当然有可能,但不必然。我们单身,可能跟他们结婚一样,有时是人生际遇和个人选择复杂的组合,也有时只是刚好如此。
不管单身或结婚,我们都可能是好人。试着在不同的妥协下,活出美丽人生。你们会好好养家带孩子,我们会努力发挥「剩余价值」。让自己过得好,不让爸妈和朋友担心。比如说下次我们就大步走进大卖场,然后跟其他单身朋友平分那二十包卫生纸。我们就拒绝坐在吧台,大喇喇地坐在桌上,一边吃饭,一边假装在看原文书。那景象当然有些狼狈,但我们会试着做得有尊严。
剩下的我们,也许有一天会变成你们或他们,也许永远就这样。不管如何,我们会快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