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哪去了

分类: 杂文 |
古典地理学视野中,山川河流如同各司其职的器官,组合而成社会活动的基础。群鸟喧腾,万类知春,春景渐芳,忙着看花,徜徉于山水之间,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上班族真就没那工夫。
家有三件事,先紧紧的来,最紧的是领导布置的事,单位领导若干,大领导的事最紧,二领导的事次之,此即时间优先性中的权力关系。大会开完,发现与己并无关联,陪绑坐场而已。学习又学习,传达复传达,人不疲我,我已自疲。你会发现,手头的活越急,这样的会便越多。节奏为此乱,班上耽搁班下补,换把椅子,单位耽搁家里补,家已然枷。胸中没有未了事,便是人间好光景,未了公家事,何处倚晚晴,不被打扰,便觉很幸福。至于加班,多数人不具选择权,工作对私人时间的侵占,短期看提高了效率,对身心健康却会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首负是厌倦。
每个人的时间,皆需随上级的变化而变化,有的计划,莫名其妙取消,有的则无中生有添加。久处其间,已懒得问原因,问也白问。时间分配的压力,源自世道人心的升级之盼,难采东篱菊,折腰五斗米,到头来却是难以符合预期。
如上去下不来的赌桌,用于工作的时间总量持续增加。周遭全在喊加油,有时未必是好事,当你脚下生风异常奔波时,不可能为思考余出空当。耽于战术,疏于战略,缺乏思考的工作,最终沦之为工具人,过度辛苦,也意味着交出了创造力。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价值,埋头于沉重繁杂事务,自不会抬头找寻那些更为奏效的方法。撑过今天,撑过明天,辛苦获取收入的门槛并不高,只要愿意,德国心理治疗师海灵格便说:“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没钱被人看不起,有钱让人看不惯,然辛苦钱挣多了,人也就废了。人的坚韧度,取决于生活的残忍度,苦其难耐,还会自责用力不足。
个人的生活节奏,很难由己把握,被环境渲染,被地域裹挟,不同城市,快慢有别。不过走到哪座城市,都已无地方意象,已无闲情多子多福,传宗接代。所谓自由支配时间,或静坐,或孤读,漫无边际地乱翻书,将阅读嵌入日常。真是人生离苦得乐的奢侈,肥豚林泉,洗尽尘心,如此仙气飘飘的高士,只存在于传说。若现实中人,天天都是星期天,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歇。碎片化的困扰,在于终日忙碌不竭,心里倍感充实,回头检点,却发现毫无意义。
谈往论旧,形诸文字,纯在乐趣;文人动手,知人论世,原为记录。如今笔墨日下,已无人能以柔和方式,描绘浪漫意境中孤独时刻的优雅。细雨如丝,窗外水珠晶莹成帘,宁静如隔绝世界。往事的遗书,日落的余情,文字不光用来记录时间,还有心情表达。岁嘉禾生,需节令顺过,一日急不得,物候时来,一日不或缺。